周末,带着老婆,去父母家探望,其间母亲谈到了“孝”,让人颇有感触。细细思来,不觉有些汗颜。
“孝”字始见于商代金文 ,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又引申指孝服。
中国上下五千年,以孝治天下,观历朝各代,首推以“孝”治国,尤以唐最为明显。过去,为了表彰孝,固才有了二十四孝,将各种不同的孝,以纸画的形式,在全中国推广、继承并延续,成为了古代中华的一种文明传统。
这么多年来,我所理解的孝,是指有能力让父母在应该退休的年龄退休,让父母在老年有所依,有所靠,不为财米油盐所费神,不为生病不适而担忧,有空的时候,多去陪陪,不忤逆,不与老人置气......至于其它的,最终要靠能力来决定,能则多孝,不能则固孝。
所以,当年为了生存,无奈之下背井离乡,来到太仓,等到站稳脚跟之后,便急急的将父母接了过来,确实因为那句“家有老人不远行”的古训。因为在老家无力生存,不能给老人更好的生活,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才不得已远行。远行之后,为了能照顾父母,所以才将他们接了过来,便于一家人团聚。
自从父母来了太仓之后,我便一直尽最大能力实现心中的那份孝。尽管明知压力甚大,可还是背负巨大压力,置了新房,给予老人一个不大但温馨的小家,能够结束那种漂泊在外租房的困顿日子。
周末的时候,我便经常带着老婆和孩子去探望老人,让他们能在晚年得享一家人团圆的天伦之乐。老婆是一个很有心的人,对于父母比我还要孝顺,有时间我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她先是考虑到了。每一次去探望父母,她总会提前准备好一些礼物,水果、粗粮、饼干、牛奶......但凡她觉得对老人身体有益的东西,她都会想到,这一点我自愧不如的同时倍是感激。
前天,我们一如既往的去探望父母,老婆照例带了一箱牛奶,一箱水果。进了门,桌上已经摆了几道菜:虾、无骨鸡爪、波菜,父亲还是在一如既往的做着发财的梦,伏在桌前研究着彩票,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碌。
我知道这虾和无骨鸡爪定然是父母得知我们要过去,特意去市场买的。虽然想抱怨几句,可又不忍拂了他们的心意,便没有说什么。
很快,菜炒好了,四菜一汤,都是母亲精心烹饪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饭,聊着天,父母照例询问着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叮嘱我们天冷了,要及时给他寄衣服,免得冻了。我们给他们讲述着孩子在学校的近况,他们一脸欣慰的听着,似乎只有孙子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
吃完了饭,便开始做着闲聊。我看到桌子上有两副扑克牌,便随口问了句。母亲便打开了关于“孝”的话题,一发不可收拾。
“人家那儿子可真是孝顺,知道老太太喜欢打牌,每周不管多忙,都会雷打不动的过来陪他们打一天牌,啥事也不干。”
“老太太家里啥都有,儿子没事就买东西,什么营养品,健身品,家里堆了一大堆。”
“老太太从年轻的时候,都不干活,连衣服都没有洗过。衣服穿了之后,就直接扔在床上,十几件堆在一起,等着周末儿子过来洗,真是会享受。”
“人家儿子有钱,两个儿子每年都是几十万,家里啥都有,老太太想吃什么,儿子给买什么。”
.......
我先还是附和着母亲的话,可是听着听着却变了味,深知这些年为了能多赚点钱,基本上过着非常忙碌的日子,陪伴他们的时间甚少,所以母亲才变相的这样说,来暗示着我们要多陪陪母亲,心里不由有些汗颜。
老婆初坐在那里,也时不时的附和着,眼见母亲几乎停不下来,便也不知如何插嘴,索性低着头不语。
过了许久,也许是实在没忍住,这才笑着跟我说道:“你听到没有?老妈的意思是让你每周过来陪她打打牌,不要天天没事就跑出去玩,不着调的。”
老妈似乎没听出老婆的意思,也笑着说:“我哪说让他天天陪我打牌,我只是打个比方,说人家儿子是真孝顺。”
一边坐着许久没有说话的父亲,似乎听出来老婆的意思了,便连忙朝母亲使了个眼色,让她不要再说了。
母亲不知是没看到,还是没理解,便又继续说道:“人家两个儿子,每个星期轮流着过来陪老太太,那可真是孝顺!”
老父亲这才忍不住说道:“光说这些废话,谁让你那个时候不生两个儿子,这样不也可以一周轮着陪你打牌了,你也享福了?”
母亲见我们都没有说什么 ,又听出父亲的话,连忙解释道:“我也就是举个例子,随便聊聊,又没说他们不孝顺?”
说完,似乎又觉得不够,便又补充道:“人家也羡慕我们,说我们孙子有出息,儿子媳妇也孝顺,我也知足了!”
母亲的话,似乎是那样苍白而无力,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思。
我则在思考,以后怎么样做,才能可以多陪陪父母,让他们不再羡慕别人的“孝”,内心满是自责,恨自己能力不足,时间不够,心思不足。
可是,我如果放下了生活,选择去陪伴,又拿什么去孝敬他们?我若扛起生活,又哪有时间去陪伴呢?恨自己无能,不得鱼和熊掌而兼之。
过了一会,我和老婆便找了个理由,匆匆回家了。在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话,也许各自在想母亲口中的“孝”吧!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认为,真正的孝应该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