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概》之诗概学习笔记(201-220)张福录

小豆丁看文 2024-09-30 04:32:04

二〇一、乐府调有疾徐,韵有疏数。大抵徐疏在前,疾数在后者,常也;若变者,又当心知其意焉。古题乐府要超,新题乐府要稳。如太白可谓超,香山可谓稳。

- 注释:疾徐指快慢。疏数指稀疏和密集。古题乐府指用古代乐府诗题目创作的作品。新题乐府指新创作的乐府诗题目。太白即李白。香山即白居易。

- 翻译:乐府诗的音调有快慢,韵脚有稀疏和密集。大致上缓慢稀疏在前,快速密集在后,这是常态;如果有变化,又应当心中明白其用意。古题乐府要超越前人,新题乐府要稳重。像李白可以说是超越,白居易可以说是稳重。

- 赏析:此段分析了乐府诗的音调、韵脚特点以及古题乐府和新题乐府的不同要求,并以李白和白居易为例说明。

二〇二、杂言歌行,音节似乎无定,而实有不可易者存。盖歌行皆乐府支流,乐不离乎本宫,本宫之中,又有自然先后也。赋不歌而诵,乐府歌而不诵,诗兼歌、诵而以时出之。

- 注释:杂言歌行是一种诗歌体裁,句式长短不齐。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 翻译:杂言歌行的音节似乎没有固定的规律,但实际上有不可改变的东西存在。因为歌行都是乐府诗的支流,音乐离不开其本源,在本源之中,又有自然的先后顺序。赋是不歌唱而诵读的,乐府诗是歌唱而不诵读的,诗则可以歌唱和诵读,根据不同的情况出现。

- 赏析:此段分析了杂言歌行的音节特点以及它与乐府诗、赋的关系,强调了诗歌的多样性。

二〇三、诗,一种是歌,“君子作歌”是也;一种是诵,“吉甫作诵”是也。《楚辞》有《九歌》与《惜诵》,其音节可辨而知。

- 注释:“君子作歌”“吉甫作诵”出自《诗经》。《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九歌》《惜诵》是《楚辞》中的篇目。

- 翻译:诗,一种是歌唱的,“君子作歌”就是;一种是诵读的,“吉甫作诵”就是。《楚辞》中有《九歌》和《惜诵》,它们的音节可以辨别而知。

- 赏析:此段通过《诗经》和《楚辞》的例子,说明诗的两种形式——歌和诵,并指出可以通过音节来辨别。

二〇四、《九歌》,歌也;《九章》,诵也。诗如少陵近《九章》,太白近《九歌》。诵显而歌微。故长篇诵,短篇歌;叙事诵,抒情歌。

- 注释:少陵即杜甫。太白即李白。《九章》是《楚辞》中的篇目。

- 翻译:《九歌》是歌唱的,《九章》是诵读的。诗像杜甫的接近《九章》,李白的接近《九歌》。诵读的明显而歌唱的微妙。所以长篇适合诵读,短篇适合歌唱;叙事的适合诵读,抒情的适合歌唱。

- 赏析:此段进一步分析了《九歌》和《九章》的不同特点,并将杜甫和李白的诗与之相比,说明不同类型的诗适合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〇五、诗以意法胜者宜诵,以声情胜者宜歌。古人之诗,疑若千支万派,然曾有出于歌、诵外者乎?

- 翻译:诗以意境和手法取胜的适合诵读,以声音和情感取胜的适合歌唱。古人的诗,好像有千支万派,但有没有超出歌唱和诵读之外的呢?

- 赏析:此段强调了诗的不同特点适合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思考了古人之诗是否有超出歌、诵之外的形式。

二〇六、文有文律。陆机《文赋》所谓“普辞条与文律”是也。杜诗云:“晚节渐于诗律细。”使将诗律“律”字解作五律、七律之“律”,则文律又何解乎?大抵只是以法为律耳。

- 注释:陆机《文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杜诗指杜甫的诗。五律、七律是诗歌的体裁。

- 翻译:文章有文章的规律。陆机《文赋》中所说的“普遍的辞条和文章的规律”就是。杜甫的诗说:“晚年逐渐在诗律上精细。”如果把诗律的“律”字解释为五律、七律的“律”,那么文律又怎么解释呢?大概只是把方法作为规律罢了。

- 赏析:此段分析了文律和诗律的含义,强调不能把诗律简单地理解为五律、七律的格律,而应看作是一种创作方法。

二〇七、诗之局势非前张后歙,则前歙后张。古体、律、绝,无以异也。

- 注释:歙指收敛。古体、律、绝分别指古体诗、律诗、绝句。

- 翻译:诗的局势不是前面张开后面收敛,就是前面收敛后面张开。古体诗、律诗、绝句,没有不同。

- 赏析:此段指出诗的局势变化规律,适用于不同的诗歌体裁。

二〇八、诗以离合为跌宕,故莫善于用远合近离。近离者,以离开上句之意为接也。离后复转,而与未离之前相合,即远合也。

- 翻译:诗以离合为起伏跌宕,所以最好是用远合近离的方法。近离,就是以离开上句的意思来承接。离开后又转折,而与未离开之前相合,这就是远合。

- 赏析:此段分析了诗中离合的手法及其作用,强调远合近离能使诗更具跌宕之美。

二〇九、篇意前后摩荡,则精神自出。如《豳风·东山》诗,种种景物,种种情思,其摩荡祗在“徂”、“归”二字耳。

- 注释:《豳风·东山》是《诗经·国风·豳风》中的一篇。徂指去;归指回。

- 翻译:诗篇的意思前后相互激荡,那么精神自然就会显现出来。比如《豳风·东山》这首诗,种种景物,种种情思,其相互激荡只在“徂”“归”两个字上。

- 赏析:此段以《豳风·东山》为例,说明篇意前后摩荡能使诗更具精神内涵。

二一〇、问短篇所尚,曰:“咫尺应须论万里。”问长篇所尚,曰:“万斛之舟行若风。”二句皆杜诗,而杜之长、短篇即如之。杜诗又云:“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其意亦可相通相足。

- 注释:这几句诗均出自杜甫的作品。

- 翻译:问短篇所崇尚的是什么,回答说:“咫尺之间应该谈论万里之遥。”问长篇所崇尚的是什么,回答说:“万斛之舟行驶如风。”这两句都是杜甫的诗,而杜甫的长篇和短篇诗歌就是这样。杜甫的诗又说:“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相互相通、相互补充。

- 赏析:此段通过杜甫的诗句,分析了长篇和短篇诗歌的不同崇尚之处,并指出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二一一、长篇宜横铺,不然则力单;短篇宜纡折,不然则味薄。

- 翻译:长篇诗歌适宜横向铺开,不然就会力量单薄;短篇诗歌适宜曲折婉转,不然就会味道淡薄。

- 赏析:此段指出长篇和短篇诗歌在创作上的不同要求。

二一二、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用之长篇,此如黄河之百里一曲,千里一曲一直也。然即短至绝句,亦未尝无尺水兴波之法。

- 翻译: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用于长篇诗歌,这就像黄河百里一曲、千里一曲一直。然而即使短到绝句,也未尝没有在尺水之中兴起波澜的方法。

- 赏析:此段分析了长篇诗歌的创作手法,并指出即使是绝句这样的短篇也可以运用兴波之法。

二一三、长篇以叙事,短篇以写意,七言以浩歌,五言以穆诵。此皆题实司之,非人所能与。

- 注释:穆诵指庄重地诵读。题实指诗歌的题目和内容实际情况。

- 翻译:长篇诗歌用来叙事,短篇诗歌用来写意,七言诗用来豪迈地歌唱,五言诗用来庄重地诵读。这些都是由诗歌的题目和实际内容所决定的,不是人所能随意决定的。

- 赏析:此段概括了不同篇幅和体裁的诗歌在功能和表现风格上的特点,强调其取决于诗歌的主题和内容。

二一四、伏应、提顿、转接、藏见、倒顺、绾插、浅深、离合诸法,篇中、段中、联中、句中均有取焉。然非浑然无迹,未善也。

- 注释:伏应指伏笔和呼应;提顿指提起和停顿;转接指转折和连接;藏见指隐藏和显现;倒顺指倒叙和顺叙;绾插指穿插;浅深指浅显和深刻;离合指分离和结合。

- 翻译:伏笔呼应、提起停顿、转折连接、隐藏显现、倒叙顺叙、穿插、浅显深刻、分离结合等各种方法,在诗篇中、段落中、对联中、句子中都可以采用。然而如果不是浑然天成没有痕迹,就不算好。

- 赏析:此段列举了多种诗歌创作的方法,并强调运用这些方法要自然无痕,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二一五、少陵《寄高达夫》诗云:“佳句法如何?”可见句之宜有法矣。然欲定句法,其消息未有不从章法、篇法来者。

- 注释:少陵即杜甫。高达夫即高适。

- 翻译:杜甫在《寄高达夫》诗中说:“佳句的方法是什么?”可见句子应该有方法。然而想要确定句法,其中的关键没有不是从章法、篇法而来的。

- 赏析:此段通过杜甫的诗句,强调句子的创作要有方法,而句法的确定又与章法、篇法密切相关。

二一六、“河水清且涟”,“间关车之牵”,皆是五言,且皆是上二字下三字句法,而意有顺倒之不同。

- 翻译:“河水清且涟”“间关车之牵”,都是五言诗,而且都是上二字下三字的句法,但意思有顺叙和倒叙的不同。

- 赏析:此段通过具体的五言诗句,分析了相同句法下意思的不同表现方式。

二一七、诗无论五、七言及句法倒顺,总须将上半句与下半句比权量力,使足相当。不然,头空足弱,无一可者。

- 翻译:诗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以及句法的倒叙和顺叙,总是要将上半句和下半句比较权衡力量,使它们足够相当。不然的话,就会头重脚轻,没有一个是好的。

- 赏析:此段强调了诗句上下半句在力量上的平衡,以保证诗歌的整体效果。

二一八、炼篇、炼章、炼句、炼字,总之所贵乎炼者,是往活处炼,非往死处炼也。夫活,亦在乎认取诗眼而已。

- 翻译:锤炼篇章、锤炼章节、锤炼句子、锤炼字词,总之所珍贵的锤炼,是往活处锤炼,不是往死处锤炼。所谓活,也在于认取诗眼而已。

- 赏析:此段指出锤炼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强调要往活处炼,而诗眼是使诗歌活起来的关键。

二一九、诗眼有全集之眼,有一篇之眼,有数句之眼,有一句之眼;有以数句为眼者,有以一句为眼者,有以一、二字为眼者。

- 翻译:诗眼有全集的诗眼,有一篇的诗眼,有几句的诗眼,有一句的诗眼;有以几句为诗眼的,有以一句为诗眼的,有以一两个字为诗眼的。

- 赏析:此段详细分析了诗眼的不同层次和表现形式,丰富了对诗眼概念的理解。

二二〇、冷句中有热字,热句中有冷字;情句中有景字,景句中有情字。诗要细筋入骨,必由善用此字得之。

- 翻译:冷的句子中有热的字,热的句子中有冷的字;抒情的句子中有景物的字,写景的句子中有情感的字。诗要做到细筋入骨,必定是通过善于运用这些字得到的。

- 赏析:此段强调了在诗句中冷热、情景的交融,以及这种交融对诗歌表现力的提升作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