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玉榴,挖红薯

声夫评旅游 2024-11-13 18:16:54
掰玉榴,挖红薯

作者 昇夫 字数 1650

在过去的年代,秋收曾是家乡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因为直接关乎一年的口粮。秋收的粮食主要有这样几种:稻谷、玉榴即玉米、红薯,还有小麦(小麦不在秋收,而是秋种,下篇《种麦》)。割稻最为重,一般放在先。田间收完了,再转收地里。继上次《割稻》篇,接着来说说“掰玉榴,挖红薯”。

掰玉榴是家乡话,即收玉米。相比割稻,地头的活要比田间轻松一些。我家玉米地在老屋南边不远的大平。紧连着大平之上的坡地,则是红薯地。坡地不适宜种玉米,因为玉米禾长得高,易受风害,而红薯贴地爬藤生长,正合适。

刚歇书那阵子,赋闲没有事做,家里所有的农活我都干。有那么两年,掰玉米只我一个人。大平地虽不是很广,但也有一定的面积。一双手一棵一棵的掰,两手对撕开苞衣,再从底部用力,把玉米棒从禾杆上掰断下来,扔在地沟。然后用粪箕捡起,倒入箩筐,再挑回去。由于长时间撕苞谷,手指头都有点开裂疼痛。

掰玉米也有乐事。有少棵的公玉米,不结玉米棒,或玉米棒很小,营养糖分存于禾杆,禾杆因此老得慢,皮呈紫红色,且脆硬,这样的玉米禾杆很甜,可以掰来当“甘蔗”吃。所以,挑玉米回去的箩筐中,总有几根“玉米甘蔗”,这是收获外的收获。

玉米收回去后,码堆放在屋檐下,任随晾晒。一般在阴雨天或晚上来剥玉米。翌日天晴拿到屋场去晒。晒干贮存,才算是功成。那时玉米是经常吃的。玉米糊、玉米粑。再有,炒玉米吃,用铁沙一起同炒,少量爆出花。加糖精,很香甜。上学时口袋里装些当零食,既解馋又解饿。

掰完玉米,接着挖红薯。天气一天天转寒,需及时收挖,以免受冻兽害。挖红薯之前,常先把红薯叶捋回来,剁碎加糠,调成猪食,用来喂猪。

捋红薯叶时,节气已在寒露。常常是早上去,红薯叶露水点点,显得青嫩。早晨的阳光照在山冈上,村野远山,白雾飘移,四下平静。捋完一箩,回家吃早饭。饭前必要洗手,因为手上蘸满了黑而粘的汁液。

霜降后,红薯叶经了霜打,渐萎变色,已不再适合喂猪。开挖之前,可以先扯掉红薯藤,也可以不扯。挖的时候需小心,两腿分开站好,没有说挖红薯挖到自己脚的,但挖破红薯倒是常事。而熟做农事的人,很少挖破红薯。挖破的红薯,常常是个大的,破了相不能卖,也不能贮藏,所以尽量不要挖伤。挖红薯最有趣的是身后一溜红薯,摆在厚土地上,很可爱,也很可喜,满满成就感。

红薯收后,捡一部分好的用来贮藏,我们俗话叫“窖红薯”。那时候,家家都有红薯窖。一般挖在山排脚下,向阳的地方,麻沙土质。也有的人家挖在自家屋后。

我家的红薯窖在红薯地南边的一个小山排下,距离有二里地的样子。把红薯挑过去,先走过一段地间小路,下一个坡后,再走过一段田埂,来到山排脚下,过小河沟,上去就是。

那时窖红薯,只觉得是一件新奇好玩又有趣的事。窖洞并不复杂,洞口向里或向两侧挖成圆弧形,或似葫芦形,没有任何其他附设。红薯直接放进去。码堆,不靠壁。

我不记得窖红薯是跟谁一起,是父亲,还是爷爷?我想是爷爷吧。我是孩子,猫钻到窖内,爷爷则在外面递红薯给我。时间是下午,傍晚前,因为上午得先挖红薯。

最后用一块大平石板,辅以稻草封口。到来年春天,红薯还保存完好新鲜,而且更红更甜。

除窖藏外,大部分挑回家。挑回家的一部分平时蒸煮来吃,另选一部分洗红薯粉,挖破的可利用上。洗红薯粉、晒红薯粉是冬天农村常有的一景。

红薯粉洁白细腻,原味正宗,味美营养。除做红薯粉丝吃外,常有两种吃法,烫红薯粉,切成块吃,或切片汤吃。香嫩爽滑,滋味无比。门外冰霜寒气袭人,一碗香热的红薯粉汤下肚,温暖了整个冬天。一想起来,不由吞口水。

割稻,掰玉榴,挖红薯,如今的青年一代很少经历了。因为农村不再是过去的农村,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刀耕火种、点煤油灯的日子已成为过去。但水稻还有种植,玉米、红薯却很少种了。

原来的家常事,平平常常的日子,每每叫人怀念。因那个时候的生活照片一张也没有,只能靠回忆。如果留有一张,一定会是永恒的经典。现在想看,也很少看到。即便到乡村田间地头,感觉像是作秀。因为那个年代和年轻的自己已不再有了。思想起,除了受条件限制外,也因个人愚劣无知,错过了许多。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