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句话,评估你是否读懂了《道德经》

呱呱呱文化 2024-03-12 16:03:40

我们都知道,《道德经》全文5000多字,讲了很多道理。

但是,

万变不离其宗,

一通则百通。

很多读《道德经》三五十遍的人,就以为自己读懂了老子的天书,其实未必。

基本上通过3类问题,就可以判断一个人读《道德经》到了什么程度。

三类问题,对应三个层级:

1,常识意义上的懂。1-100分。

2,明道意义上的懂。0或100分。懂了就是懂了,悟则刹那成正。

3,行动意义上的懂。1-100分。

多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一知半解。

老子《道德经》的伟大在于,哪怕你一知半解,也能学到很多干货。

我们这次先测第1类问题,常识意义上的懂。

这类问题,可以出10道,100道,我出一个相对难一点的。

问:老子反对智吗?

A:反对,为什么?原文哪里直接或间接说了。

B:不反对,为什么?原文哪里直接或间接说了。

C:既反对,对不反对,为什么?原文哪里直接或者间接说了。

研究

或者

学习

《道德经》

朋友,

可以

在此

停留

30秒,

思考

一下,

老子

到底

是否

反对

智。

不论你认为他反对,或者不反对,或者既反对又不反对,你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你的结论是听老子说的,

还是你从老子的文章中推论出来,

或者你根据自己的直觉来的。

在这个问题,我的观点非常明确:

老子不反对任何事儿,它只是一面镜子

包括易中天老师在内有很多学者,都说老子反对仁、反对义。

仁义都反对,当然就反对智了。

因为他们有一个预置的结论:

老子反对儒家。

易中天老师同样得出结论,因为老子反对儒家,所以《道德经》成书年代是战国或战国以后,至少应该在《孟子》以后。

这就大错特错。

我个人认为:孟子、墨子、韩非子,都有自己的时代局限。

而老子、孙子,却没有时代局限,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讲的东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老子为什么能穿越古今?为什么不写儿女情长?为什么不写天子诸侯产生过程?

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小事”,这些事都可以改变。

但是,修行的障碍,治国的原则,打仗的法宝,百姓的作风,千古不变。

什么是智?

智就是让人或物按照自己的心意移动(或静止)的本领。

再强调一遍:

智就是让人或物按照自己的心意移动(或静止)的本领。

比如,下棋是一种智力活动。

做数学题是一种智力活动。

开车也是一种智力活动。

中国的语言文字中,智和慧常常连起来用。

但智和慧还有少许差异,只不过我们现在不再做区分,因为区分的意义不太大。

老子对智的态度

我的答案是C,既反对又不反对。

也就是说,有的情况反对,有的情况不反对。

比如:

老子反对以智治国。

老子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也;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也。

其实,老这里讲的“智”是狭义上的“智”,也就是说,老子反对以利“智”鱼肉百姓。

以智治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钓鱼执法”。

很多国家为什么反对钓鱼执法?

比如,让警察在网上扮演美女,勾引P客,然后抓他说他P娼,给钱就放人,不给就扣留通知家人。

这就是钓鱼执法+滥用职权+敲诈勒索。

就是典型的用智。

再比如:

定向招自己人,某单位招聘信息如下:

招聘普通文员:要求男,身高1.75米--1.78米,体重85-90公斤,本科学历,工作经验2-3年,不戴眼镜,本市户口。

自通知发布之日起24小进内报名。

问题在于,这个通知只在网站的某个角落,只有少数人知道怎么看到。

其他人还没看到,报名通道已经关闭了。

公示了吗?

公示了。

招到“合适”的人了吗?

招到了。

腐败了吗?

当然也腐败了。

这就是“以智治国”,国之贼也。

招聘体制内的人才,当然是治国的一部分。

老子在用兵上主张用智。

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从用兵的角度,奇就是高级的智。

奇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没有智,就没有奇。

我们常说急中生智。

急中生智,就是人在紧急的情况知道自己怎么运动,才能逃离危险。

再说一遍,智就是让外界的人或物按照自己的想法运动(或静止)。

所以,不论是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甚至我们普通的人,都有智。

只不过有人智大,有人智小。

为什么教员只看《三国演义》就可以指挥战争?

因为他有这个天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历史上的著名的兵家,都是在奇上作文章。

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让敌人以为他在修栈道,然后敌人就真以为他要通过栈道来进攻。

三国时期为什么司马懿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搞定孟达?

因为司马懿智高一筹,孟达还在饮酒作乐,诸葛亮就知道他死期不远了。

结论是:

老子不反对智。

人的智,作为一种观客存在,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只是,老子告诫我们:如果你有智,最好别用错地方。

END.

------------------

世界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用丰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

本文作者:

王鸿飞,代表作《老子略释》

一个研究《道德经》500遍的人,告诉你怎么样才能读懂《道德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