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类的历史不可分割,但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在不同的个体中,饮食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特色,体现了不同的风物特产、民俗习性、口味喜好等。
我们熟悉的中国菜,不说那八大菜系,如果回顾久远的历史,考古探究一番,就能看到它经历了多少繁杂的变化发展,才形成如今各地五花八门又内涵深厚的饮食文化。
从饮食特色和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与社会的风貌特点,也可以品读出一个人的风骨性情和文化精神。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饮食的制作者,无论是发现和尝试新食材,还是创造新的烹饪方法、发明新菜式,人与饮食的关系一直都密不可分。
在《至味人生:三千年饮食文化与人物风流》一书中,作者李凯教授选取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14位名人和代表食物,结合史料和历史背景,回顾他们的饮食人生,发掘他们与美食的关系,从中体会他们通过饮食习惯与风格所表现出来的个人性情、思想面貌和处世哲学,并由此勾连出华夏历史变迁中的饮食文化特色与流变。
身为广东人的我,对煲汤喝汤有着天然的熟悉和喜爱。原来,不只在广东地区,在中原地区,煲汤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出土过大量铜鼎,鼎就是当时的古人拿来煮汤的器皿。曾有西安咸阳的考古发掘出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装在青铜器中的骨头汤,用汤来做陪葬品,可见墓主有多爱喝汤。
在古代,“汤”主要指热水,而把浓汤叫做羹。曾有唐诗描写新嫁妇的生活:“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便是用“作羹汤”来指代做家务照顾家人的生活。
拿汤食来说事的不只是老百姓,还有商朝的名臣伊尹,《史记》中就写到他“以滋味说汤”,伊尹从说饮食的滋味入手,向君主成汤进谏言说治国王权之道。
他劝说君主,只有把国家做大,成为天子,才有可能获得丰富的食材和调料做出美食来享用。这是妥妥地用美食来“诱惑”君主啊!可见美食对老百姓和统治者都一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老子曾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也是直接将饮食烹饪与国家治理的大事联系了起来,以日常的饮食之事做比喻,让人们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也是一种饮食文化的打造。其实,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日常生活工作之事,甚至于我们的人生,都如做菜一样,需要精心合理搭配安排材料,掌握火候,才能烹饪出一份味道相宜的美食。
经常做菜的人大概会发现,在西餐食谱中,往往会写明要放多少克的食材和调料,但在做中国菜时,搭配各种食材和调料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却又不会死板绝对,而是留有灵活的调整空间。
我们会说要放少许的盐、糖、酱油等,那么“少许”到底是多少?这里面就很微妙了,并没有明确的数值,而是由厨师根据情况来操作,让各种味道取得一个平衡,形成各人不同的风味。不得不说,这里面也体现了一种儒家的中庸之道。
唐宋时期,是文人名士辈出的时代,饮食也是他们进行文化创作的重要素材,涌现了大量记录和吟诵美食的诗词文赋。
但对心系黎民百姓、忧国忧民的杜甫来说,却痛恨朱门酒肉臭,为路边冻死饿死的百姓感到悲伤。而他的一生也颠沛流离,饱受风霜,甚至面临过无米下炊、靠友人接济的窘迫境况。
直到辗转去到成都,杜甫才获得一段宝贵的安居时光,即使住茅屋、种瓜吃瓜,也已经很满足。“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在乱世之中,这是一个难得的梦想。
苏轼可谓是文人之中“美食家”的知名代表。他的为官之路也十分坎坷,经常被贬谪到偏远地区。但幸好他是个天性豁达之人,还很热爱美食,去到哪吃到哪,这也成就了他的美食之路。
去到徐州、黄州,可以做一道东坡肉;去到广东惠州,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去到海南儋州,可以煮酒食生蚝……有美食便尽情享受,无美食粗茶淡饭也可度日,“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让我想起香港歌星林子祥的一首粤语歌里唱到:“有了你开心点,乜都称心满意,咸鱼白菜也好好味。”意思就是,无论生活如何,有你在身边便能开心满意,即使吃咸鱼白菜也觉得味道好。
是啊,只要生性开朗豁达,不轻易被挫折困难打倒,有所爱的人陪伴在身边,生活便能继续下去,可以从美食中获得慰藉,即使粗茶淡饭也能品味出生活的美好,这就是所谓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