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建议:不要长期待在家里

率真鹿梦说剧 2024-10-16 11:33:02

为什么那些生活美满、内心充实的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往外跑?

在家歇歇不好嘛?

但接触了一些很宅的朋友后,我终于明白:整天待在家里,人会慢慢地像见不着阳光的盆栽一样萎靡不振。

我们不长期待在家里。

废掉一个人,就让他长期待在家里

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写作圈的朋友,她有一个硬性规定——绝不在家工作。

在她看来,每天出门,非常有必要。

她曾说:“不想让自己废掉,就别老待在家里。”

好运从不降临在逼仄的环境中,只有走出去,人才能找到更多的出路。

作家梭罗,在《河上一周》一书中就分享过自己的真实经历。

22岁那年,他因为工作、生活各种不如意,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三个月。

这期间,他懒得见人,懒得看书,甚至连吃饭都懒得动弹。

久而久之,他越来越没力气,只能一天天躺在床上熬日头。

哥哥见这样不行,就强行拉着梭罗出门散散心。

他们开始自制木筏,沿着家乡的康科德河漂流……短短一周后,梭罗发现自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完全打起了精神。

他曾很感慨地说:“人必须在路上重生!”

生活是讲究磁场的,能量是需要交换的。

足不出户,人自己就会把自己憋出内伤。

走出低谷,从改变环境开始

这几年,“公园20分钟效应”火了。很多人发现,不用花太多时间,也不必去很远的地方。只要在公园待够20分钟,就能满血复活。

作家蒋勋也曾呼吁:“人一定要走出去才行。”

他年轻时,因为太宅导致各种事都进展不顺,工作怎么做也不出成果。

有人就提醒他,你整天闭门造车,怎么会有感触呢?

蒋勋一听,很有道理,就拿出全部积蓄去旅行。

一路上,他饿过肚子,睡过火车站。但世界的广阔令他大开眼界,跋山涉水的旅行,令他身心得到了锻炼。

一路上,他只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心里满满的都是好奇与期待,整个人的状态都好了许多。

如果你最近状态不太好,不妨也试试从改变环境开始:

养成户外活动的习惯。大自然是最好的能量场,一花一草都包含治愈的力量。

三公里city walk,感受人间烟火。去菜市买点食材自己烹饪,或是去喜爱的街边小店打卡。

户外运动,让身体野起来。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风吹过耳畔的惬意。

走向旷野,去行万里路。去全新的环境中体验,去陌生的地方磨练,生活就永远有新鲜感。

摆脱内耗,从走入人群开始

很多人宅家,还有个原因,就是社恐。

但对于习惯性内耗的人来说,越是一个人在家越容易胡思乱想。

最好的办法,不是躲开而是融入,就是去人群中找回安全与归属感。

有这么几点建议,推荐给大家:

主动起来,建立与人的“弱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弱连接,往往能帮上大忙。

深度工作,在合作中实现价值。因为工作,我们能建立自己稳固的社交圈。

多渠道表达自我,寻找同盟。网络是虚拟的聚集体,但这种虚拟,也可以通往一个个现实的出口。

心理学家黄仕明曾说:“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走出去回来,再走出去再回来的过程。”

走出家门,做一点事,见一些人,有了接触,有了回应,再带着这些体验回归自我。

家是休憩的港湾,外面是拼闯的舞台,我们要学会给生活“转场”。

爱自己,就要让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

从明天起,不妨给自己制定一个“出走计划”。或许是早晚的楼下遛弯,或许是周末的户外徒步,也或许是约朋友们聚聚餐。去享受旷野的气息,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拔节生长。

爱自己,就要让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

0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