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结识了一个正营职飞行员病友,他们训练中的奇闻轶事,让人感叹

UC匠心品质 2024-09-07 14:54:22

1975年8月,我在武汉空军医院4内科住院期间,无意间结识了一位在外科住院的飞行员病友。他38岁,正营职干部,身体素质极佳。

此次住院是因为某晚,他从孝感机场飞往武汉王家墩机场执行任务途中,安2飞机突发故障,发动机停转。

在这黑黢黢数百米的夜空中,飞机如波涛中失控的一叶扁舟上下颠簸急速下降着,最终他凭借多年丰富的驾驶经验,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幕间,凭感觉迫降在一块稻田中,机上乘客虚惊一场,他却两根肋骨骨折。

每天晚饭后,他都会给我打电话,我俩一起散步聊天。当他得知我是山西临汾人。他满口称赞临汾盆地是个好地方。原来他曾是歼-5 战斗机飞行员,后因个高改飞轰-5 轰炸机。

有一次,他执行任务到山西临汾十二航校,返程起飞后不久,右侧发动机故障停机,情况十分危急。为尽快返回航校降落,只得减重,把机载弹药丢弃在襄陵镇一片麦田里。最后凭借另一个发动机的运转成功脱险。

当他得知我是空军雷达兵时,他十分高兴,拍着我的肩膀说:“哎呀,咱们更是亲密的战友了。你们雷达兵就是我们飞行员歼敌的眼睛和空飞的保护神,没有你们的引导,战机就如瞎子一般。”从此,我俩的关系更贴近了,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飞行员这个行业,至今仍在人们的脑海中充满了神秘、高尚且伟大。出于好奇,便问了他许多关于飞行员的日常生活及诸多问题。他也给我讲述了许多飞行员在日常训练和飞行中的奇闻异事,今天我从脑海中挑选三则分享给大家。

张宝生的生死返航

张宝生,一位杰出的歼5飞行员,在飞行大队中,他以高超的飞行技术和卓越的业余能力,成为屈指可数的金牌飞行员。

一日,历经四机两组紧张的空域模拟实战演练后,在返航途中,张宝生所驾驶的战机于4千米高空突发故障。指示灯骤亮,紧接着发动机停机报警器鸣响,这可怕的声音宣告飞机已然停车。

张宝生临危不惧,一边迅速向塔台报告,一边冷静地排查飞机停车原因。他仔细查看是否有火警警报引发火灾,又望向机外,检查是否有撞鸟情况,或是发动机吸进异物导致冒黑烟熄火。

然而,种种可能皆被排除。重启发动机无果后,他竭尽全力保持飞机飞行姿态,避免大幅度转弯机动,操纵着战机缓缓向机场方向滑翔。

他的脑海中瞬间生成无动力飞行预警方案,战机凭借目前2500米的高度,只要操纵得当,距离机场20公里,仍有希望成功返航。他向塔台详细报告了飞机目前状况和自身想法,塔台指示若返航或迫降无把握,可弃机跳伞。

张宝生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这架重达 8.5吨失去动力的战机,在广袤无垠的天空中朝着机场滑翔。此刻,飞机启动点已接近极限,张宝生深知这是最后一次启动飞机的机会。若启动失败,飞机将失速,开始颠簸。

他压低飞机高度,增加发动机温度,看着发动机转速稍有提高,毅然按下启动按钮,却再次以失败告终。此时飞机高度仅一千米,下方是高楼林立的城市。

他谨慎地驾驶着飞机,耳机里传来塔台领航员焦急的询问声,同时再次指示必要时可弃机跳伞。他稳稳地握着操纵杆,极力保持飞机的平稳。

还有八公里,飞机高度七百米。张宝生心中忐忑不安,但保住战机的决心丝毫未动摇。机场渐渐映入眼帘,飞机高度五百米。随着高度不断下降,飞机坠落速度加快。

二百米高度时,他提前调整好降落方向。当高度降至一百三十米,在塔台的精准指挥下,他对准跑道,最终成功安全降落。

好奇心害死人

故事发生在他担任歼5飞行员的那段日子。他们中队有个叫王凯的飞行员,是个悟性颇高且各方面表现出色之人。无论是飞行训练,还是生活琐事,他都全力以赴,事事力求拔得头筹。可实际上,这背后是他那极强的虚荣心与好奇心在作祟。

一日,王立科与李明完成双机编队训练后,在雾气弥漫的淋浴间冲洗。王立科对长机李明赞不绝口:“李哥,今日你那惊艳之举堪称传奇,别说咱们部队,就是八一飞行表演大队的人也望尘莫及。”岂料,这几句简单对话却被雾气笼罩中的王凯悉数听去。

晚饭后,王凯热情地邀约王立科出去散步,实则是想打探那所谓的惊艳之举究竟是什么?

王立科深知此事泄露后的严重后果,但经不起王凯的软磨硬泡,无奈,压低声音告知王凯,今日训练返航时,路过十里外波涛汹涌的那条大江,江面上,有一座横跨南北的大桥。

机长李明一时兴起,驾机从桥中间十米宽的桥洞内一跃而过。王凯心存疑虑,毕竟歼 5 飞机翼展 9.6 米,仅 40 公分的间隙怎能穿过?可看到王立科一脸严肃诚恳的憨样,他才勉强相信。

自此,王凯那虚荣好奇的心火被渐渐勾起,他萌生出跃跃欲试的念头。心想李明飞行技术向来不如自己,怎可能飞跃桥洞?如果事实真实,说明李明本人不但城府很深而且隐藏得更深,他怀疑王立科在说谎。

当再次确认事情的真实性时,王立科依旧对李明的飞行技术赞不绝口,佩服至极。这番话无疑给王凯那妒才嫉能、虚荣心极强的他如火上浇油。如果战机是他家的,此时,他便毫不犹豫地驾机前往尝试,可惜他目前连辆自行车都没有。

从此,王凯每次路过那座桥,都会不由自主地观察和目测他即将挑战的那个敦实的桥洞。桥洞上方“洞宽十米,限高八米”八个大字格外醒目,似乎在向他招手发出诚挚的邀请。

最终虚荣心战胜了理智,他暗下决心凑机会一定给它来个“一箭穿心”。他盘算着李明是驾机正面穿过桥洞,便被王立科赋予诸多耀眼光环,要想超越李明,我必须驾机倒飞穿洞。

机会是等来的,现实却很骨感。在一次常规单机飞行训练返航时,王凯远远望见那座岿然不动车流不息的桥,它仿佛如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吸引着他。良机难得、岂能错失。要超越李明,让飞机和桥洞说话。

于是,他侧翻倒飞,缓缓压低飞行高度,提升飞行速度,贴着江面对准桥洞飞速前进。

然而……

虚荣酿大祸

高中即将毕业之际,刘若拙从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被部队选拔为飞行学员进入航校。在航校期间,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飞行训练,刘若拙都认真刻苦,虚心求教。

三年后,他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歼 5 飞行员。

来到某部队后,在老飞行员带领下,刘若拙参与了双机飞行、四机穿云飞行和暗舱仪表飞行等科目训练,成绩斐然。然而,刘若拙有个致命弱点,虚荣心极强。

他觉得飞行员异于常人,是个高尚且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使得他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爱显摆的坏习惯。

一日,刘若拙执行单机转场任务,航线恰好路过他的家乡。于是,他萌生了在经过家乡村庄时进行低空俯冲的念头,目的就是想给乡亲们留个深刻的念想,日后回村也有吹嘘的资本。当快飞行到村子时,他压低飞行高度。飞到自家上空时,看到母亲正在院里扫地,此时飞机处于最低点,快速呼啸而过。

次日,部队接到通知,刘若拙家里来电。原来,一架不知名飞机在村里俯冲而过,气流掀翻了许多草房的屋顶,更严重的是,飞机过后产生的气浪,将他母亲掀翻了好几个跟斗,母亲连惊带吓,现命垂危。

这三个半故事、四个人物故事的展现,让人感叹,这也深刻地揭示他们良莠不齐的思想境界和任性举动。人无论处于何种地位,都应保持谦虚谨慎,切勿让虚荣心和好奇心主导自己的行为,否则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和惨痛教训,让我们看到了不恰当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热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