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家领导人接见河北富豪去世:年入2000亿,不给子女留一分

小甜甜说娱乐文化 2024-10-19 20:44:42

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在商界传开:“信誉楼”的创始人张洪瑞,因病医治无效,在78岁高龄告别了这个世界。

这位河北富豪曾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他留下了一个让人惊叹的200亿商业帝国,然而,他并没有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任何财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他和自己的子女有什么过节吗?别急,让我们慢慢来解释。

张老爷子这一走,可不得了。你想想看,一个从零开始的农民,竟然能把企业做到年收入200多亿,交税9个亿。这是什么概念?咱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他们一天的税呢!更厉害的是,他一辈子捐了1000多万做公益,临走前还把公司股份都分给了老员工。

真的,这个操作的敬畏感让我肃然起敬。然而,让人感到最震惊的是他对遗产的处理方式。

要说张洪瑞的故事,首先得谈一谈他的经营理念。他经常说:“做生意要诚实守信,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仅凭这句话,你就会发现这位老爷子的非凡之处。

张洪瑞可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他在1986年就推出了"售货信誉卡",比国家的"三包"政策整整早了9年!这种超前的意识在当时可谓是领先一步。

张洪瑞对员工的态度更加令人敬佩。他将公司大部分股份分给老员工,自己仅保留不到1%。这样的做法堪称现代活雷锋。此外,他还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不允许他的子女继承和转让他的股份,也不允许个人控股。

这是什么意思呢?他希望公司不成为家族企业,而是让有能力的人来掌舵。

张洪瑞的离去,不只是某一个企业家的谢幕,而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诚信经营、以人为本,才是企业长青的秘诀。

尽管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智慧永远激励着我们。愿天堂没有生意,只有诚信。

张洪瑞的励志故事,可以说是一部生动传神的传奇。1946年,这位日后的商业大佬在河北省黄骅市黄骅镇的楼西村出生。

遗憾的是好景不长,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母亲体弱多病、祖父年迈、姐妹年幼,张洪瑞不得不放弃学业,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这个孩子原本有出息,但现在却被生活逼迫去种地、打零工,想想都让人觉得可惜。

你可能无法相信,这位后来成为商业大佬的人,在年轻时,竟是被人称作“傻子”的。那么原因何在?这是因为他总是在工作中付出很多,但却没有得到应该的认可和奖励。

当他担任生产队队长时,他总是主动承担最辛苦的工作,而在分配其他物品时,也总是给予他人优先的选择所以说,创业成功的人并不是一定要事事领先于他人,有时,一颗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心才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在分瓜果蔬菜时,他总是让别人先挑,自己拿剩下的,即使分量不足或短斤少两也不吭声。

张洪瑞不只是一个技能出众的木工,还是一个有名的"活雷锋"。他常常免费为别人修缝纫机、灌溉农田,对自己的付出常说:"自己能力虽然不大,但无论做什么事都全力以赴,只有用心才能把经历转化为经验"。

然而,就是这个"傻子",后来却遇到了两个改变他命运的关键人物。一个是公社书记夏相臣,一个是前商会会长贾疏忠。夏相臣看中了张洪瑞的为人,动员他开商店。

幸好有贾疏忠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指点。他对张洪瑞说:“洪瑞啊,社会上有‘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那说的是小商小贩,可是大商人并不然,守法经营和坚守经商之道两者都不可或缺。

"这番话,给张洪瑞打开了新的世界大门。"

1984年底,张洪瑞决定放下锄头,联合15名农民一起创办一家280平米的小商场。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小店在开业六年之后仍然未能实现盈利。

你说气不气人?但是张洪瑞不急不躁,坚持自己的经营理念。他说:“买卖不欺,诚信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就这样,张洪瑞从一个“傻子”成长为亿万富翁的传奇故事,慢慢揭开了序幕。又有谁能预料得到,这个曾经的农民,竟然能成为一个身价上亿的企业家,还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

信誉楼的成功在于诚信经营的力量。

张洪瑞如此执着地致力于诚信的打造,效果如何呢?答案是:非常显著!

1984年,张洪瑞带着15个农民创办了信誉楼。刚开始的那段时间,真是艰难无比。你们猜怎么着?这家店开业六年,账面利润居然是零!换成是你,早就撂挑子不干了吧?但张洪瑞不一样,他在一次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自豪地宣布:"信誉楼成功了!"这话一出,大伙儿都觉得他疯了。

但张洪瑞心里有数。他坚信:“我无利于客,客则不存;我利客小,客则不久;我客利相称,客则可久存,我则可久利。”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让顾客和商家都能从中获利,生意才能长久不衰。

在1986年,张洪瑞早在国家"三包"政策推出的9年前就制定了"售货信誉卡"!他的这一英明之举,无疑是领先于时代的!他还常说:"我们的职责不是卖什么,而是帮助他们买到最适合的商品。

你听听,这话多有水平。他不是想着怎么坑顾客,而是想着怎么帮顾客。

信誉楼就是坚持下来,逐渐壮大。到了2022年,你们猜怎么着?信誉楼的收入突破200亿元,纳税超9亿元。

张洪瑞的那句"诚信"让这家起初的小破店发展成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不过,张洪瑞不仅仅是对顾客好,对员工也一样。你知道吗?他把公司大部分股份都给了老员工,自己只留下了不到1%。

不仅如此,他还立下规矩:不允许子女继承和转让他的股份,更不允许个人控股。他这样做是想避免公司演变成家族企业,而是希望能让更有能力的人来掌舵。

张洪瑞经常强调:"以员工为本、以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这话说得是不是让你想起了某些互联网大佬的"员工第一"的理念?但张洪瑞并非嘴上说说,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如此一来,信誉楼从一个小店铺一跃成为商业帝国。

说到这里,你们是不是觉得张洪瑞对自己的子女太狠了?先别急,听我给你们分析分析。

张洪瑞经常对子女说:“我挣的钱与你们无关,你们要有独立的意识,成为真正的大树。”

你看,他们的二儿子张建港在一档综艺节目上提到,他们从小就在父亲严格的教育下成长。现在是公司高层,但都是从底层一步步奋斗而来的。

此外,他父亲还不允许他们在公司实行家族化管理。

更令人惊奇的是,张洪瑞连子女结婚都不安排车房。

张洪瑞的教育理念核心是让子女自食其力,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只知坐享其成的纨绔子弟。

此外,张洪瑞的这种做法也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的。他之所以不允许子女继承和转让他的股份,就是为了防止公司变成一个只顾家族利益的企业。

这种做法,不仅对公司有益,对员工也有利,从长远来看,对他的子女也是有益的。

张洪瑞的教育方式看似严苛,但实际上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着想。他并非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用了一种更高级的方式来表达父亲对孩子的爱。

这种爱,并不是溺爱,而是需要去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坦白说,现在的社会中,很多父母都像是把孩子当成了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掉。张洪瑞的这种教育方式,虽然看着严厉,但这实际上却是他的大智慧。

张洪瑞的商业传奇告一段落,却留给我们许多启示。

张洪瑞的离世,不仅代表了一个企业家的谢幕,更象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他的一生都在告诉我们:坚守诚信经营,重视以人为本,才是企业永续经营的秘诀。

张洪瑞,他的故事比电视剧更具传奇色彩。从被人叫作“傻子”的农民,一跃成为被国家领导人接见的企业家。他的逆袭之路,让人惊叹。

但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着朴实无华的品格,坚持勤俭节约和知足常乐的人生智慧。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从张洪瑞的故事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呢?

第一,诚信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张洪瑞就是依靠"诚信"这两个字,把企业做大做强的。

第二,我们要敢于创新,例如30多年前售货信誉卡的推出,这种超前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以人为本。无论对于客户还是员工,张洪瑞都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将大部分股份分配给老员工,这种操作实在是商界良心,这也是真正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第四点,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只是溺爱,而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虽然张洪瑞的教育方式看起来严厉,但实际上是真正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这一点,是家长们值得学习的。

最后,知足常乐。张洪瑞虽然身价几十亿,但他的生活方式非常朴素。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显得尤为珍贵。

张洪瑞走了,他留下的有这以地方,就是他以亲身体验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一点也不需要耍花招,只要踏踏实实、诚诚恳恳,一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在这个快餐文化当道的时代,张洪瑞的故事无疑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在商场这个大染缸中,也可以坚守初心,坚定地走正道。

张洪瑞的离世让商界失去了一位楷模,然而他的精神却将永存世间,激励着我们。愿天堂,没有生意的纷扰,只有诚信的守护。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学习张老先生,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付出,为社会贡献力量。

1 阅读:1360
评论列表
  • 2024-10-20 15:08

    他是我家乡的企业家,确实让人佩服,现在信誉楼有若干家连锁店,信誉楼的员工就像入了教门,非常守规矩,没有贪腐,服务好

  • 2024-10-28 18:14

    哎,按说78对于现在来说不算太高龄呀。老爷子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