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城南庄》深析—桃花依旧笑春风

呵呵呵文化 2024-03-12 16:51:12

本文约3200字。

自古物是人非诗词很多,尤其是描写爱情的诗词。但是能够把物是人非的爱情写到悲从中来,痛彻心扉,千年以来无非两首。

那就是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和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笔者之前详细探讨过“物是人非”主题最顶峰的十一首诗词,详见拙作《那些写尽物是人非,悲从中来的十一首顶峰诗词》。

本篇只深析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当最美好的期望,最美好的期待彻底破灭。最残酷的现实呈现在面前的时候,那种悬崖绝壁式的强烈对比,千载以来,回肠荡气,悠然不绝。

一、创作背景—最落寞的时刻,最美好的期待,最悲痛的现实

唐朝贞元年间(公元796年之前),博陵(今河北省定州市)人崔护进京赶考,当年,年轻的崔护科举落第,便在长安住下,准备再考。

同年清明节,他心情不畅,在长安城南郊郊游,突然间,遇到一个美貌的少女站在桃树之下,桃花纷纷,少女明艳,似乎正在含情脉脉的看着他,说不出的美丽惊艳。

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念念不忘,再到故地重访,结果发现桃花依旧,那个曾经站在桃树之下的美丽少女却已经再也不见。

心怀难以言说的悲伤和遗憾,在现实和希望强烈的落差下,崔护挥笔写下这首千古名篇—《题都城南庄》。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图1 桃之夭夭

1.1 唐代孟棨的《本事诗·情感第一·崔护》记载

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护惊起,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此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特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孟棨在《本事诗》的记载,是完全在崔护《题都城南庄》的诗意中,凭借想象,扩充而成。

记载共两段,第一段比较符合诗中的意境,言有尽意无穷,充满了遗憾和惆怅。但是第二段却是狗尾续貂,虽然想象力丰富,但是完美的大结局却把诗中惆然凄美的意境全部冲淡,甚至完全没有了诗中的意境。所以孟棨的故事讲的并不好。

1.2 北宋《太平广记·情感·崔护》(卷二百七十四)记载

《太平广记》中崔护一篇完全是摘于孟棨的《本事诗》,只有几个字不同,此处不做赘述。

二、首开叙事式“物是人非”的对比模式

崔护之前,也有较多的描写或者感慨“物是人非”的作品。不过大多数只是空间对比,加上作者的感慨抒情而已。没有叙事模式的,更鲜有爱情题材的,大多数都是感慨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中“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如,岑参的《山房春事》中“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如,崔颢的《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而崔护这首诗却别开生面,直接截取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场景,用叙事的模式讲起,对比更加鲜明强烈,更让人感触至深。

全诗一共四句,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清明节,长安城正值早春时节,桃花盛开,春意盎然。科举不第,失意的年轻诗人偶遇一个美丽的少女站在桃花之下。

艳丽的桃花,暖暖的春风映衬着少女美丽的脸庞,而这个美丽的少女又在含情脉脉,娇羞的看着自己。

这是何等一幅春光明媚,光彩照人,让人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画面。

第二个场景,第二年的清明节,还是那个地方,灿烂的春风下,却不见了曾经对自己含情脉脉的少女,只剩下依旧盛开灿烂的桃花。

回忆中,最美好的事物失去了,最期待的希望没有了。

诗人也许无限后悔为什么当时不去和那个少女说上只言片语,也许无限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再来这里寻访……

但是,再多的遗憾,再多的后悔也只能化作深深的伤痛。

偶然的美好没有去争取,当刻意再去找寻时,却再也找不回来了。物是人非,人生悲痛莫过于此。

“依旧”二字让人无限惆怅,痛彻心扉。

这种基于叙事模式的空间时间对比,是诗人的首创。影响很大,后来很多大家都沿用这种模式。

最成功的就是另一首物是人非的代表作,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也是截取元夕节日中,对比最强烈的两个画面。第一幕甜蜜的场景和第二幕凄凉的场景形成峭壁式对比,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还有晏几道的《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再如袁去华《瑞鹤仙·郊原初过雨》:“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这些都是受崔护这首诗的直接影响。

图2 长安城南桃花

三、三重对比

本诗短短四句,用了三重对比。

“人面桃花相映红”,用“人面”和“桃花”作对比。《诗经·周南·桃夭》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就开始用桃花比做美女。桃花与美女,到底谁美?在诗人的眼里,早春的桃花虽然璀璨,但是应该远远不及桃花下美女含情脉脉的容颜。也正是早春桃花的烂漫娇艳更衬托出这位邂逅的美女的美丽和多情。

“人面不知何处去”,用“去年今日”和“今日”作对比。这种对比是相同场景,不同时间线的对比,也是“物是人非”的基本对比。

隐藏的第三重对比,就是第一次与美女邂逅的惊喜和第二年寻而不遇的怅然。

三重对比,一层层加深,最后造成巨大的落差。

四、不动声色的巨大想象空间

本诗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不着痕迹,不着诗人主观色彩。

大部分“物是人非”的诗词中,作者总要带出自己的主观描述或者主观色彩。本诗字面里只有客观的事件描述,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传奇色彩。

“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没有对美女作任何描述和形容,只此一句,在读者的视野中,都会按照自己对美女的评价标准自己补齐。

美女的明艳,美女的娇羞,美女的脉脉含情,诗人的欣喜……

“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一句更是无穷的想象空间。尤其是“依旧”二字。

惆怅、怅然、遗憾、悲愤、失望、落寞、孤独……甚至是绝望,都在字面之后深深蕴藏。

越是不着主观色彩,想象空间越大。

这首诗千百年来刺痛了无数人。就是这短短的四句话,二十八个字,道出了千万人的心声,道出了千万人的经历,激发了千万人的共鸣。

后人多有评价,认为把“人面不知何处去”改为“人面秖今何处在”更为工整细腻,但是笔者认为完全不必。“人面秖今何处在”看似更为工整,但是文言太过修饰,大大冲淡了全诗悲伤的氛围,实不可取。

沈括在《梦溪笔谈》评价道:“诗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蹂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以其意未全,语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秖今何处在’。至今所传此两本,惟《本事诗》作‘秖今何处在’。唐人工诗,大率多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后人以其有两‘今’字,只多行前篇。”

吴乔在《围炉诗话》评价道:“唐人作诗,意细法密,如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后改为‘人面秖今何处在’,以有‘今’字,则前后交付明白,重字不惜也。”

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崔护进士登第,后来一路做到京兆尹,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他在《全唐诗》存诗六首,其中这首《题都城南庄》一诗封神,为崔护赢得了千古不朽的诗名。

虽然后人的记述中都是笔记小说,没有正式记载此事,但千百年来,大家还是希望这个传奇色彩的悲剧故事是诗人真实发生的。因为,千百年来,往往只有悲剧的人生或者遭遇,才能给文坛带来伟大的作品。

图3 桃花依旧笑春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