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乌台诗案”的罪魁祸首,却用两句诗惊艳了朋友圈,真是才华与品德的两难!
历史长河中,总有些人物让人又爱又恨。今天要聊的这位主角,可以说是宋代历史中一位非常复杂的人物。他曾是“乌台诗案”的主要推手之一,把苏轼这位千古文豪推向了险些丧命的绝境。
然而,讽刺的是,这位饱受争议的人,却因一首绝美的宋词流芳百世,尤其是其中关于冬雪的两句,更是成为现代朋友圈的热门“金句”。他就是舒亶,一位让人唏嘘不已的历史人物。才华横溢,德行却备受诟病,这样的反差,难免让人一边感叹他的才情,一边对他的人品不齿。
那么,这个舒亶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当年他是如何把苏轼陷害至深渊的?他又写了哪两句让人惊艳的诗词?
更重要的是,当一个人有才华却缺少品德时,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段历史,看看舒亶是如何从“罪人”到“诗人”的身份切换的。
“乌台诗案”的前因后果:苏轼如何被陷害?
事情发生在公元1079年,那是北宋神宗年间,一个以改革和权谋著称的时代。苏轼,作为当时的大文豪,因其反对变法的立场,早已成为新党的眼中钉。虽然他才华横溢,但在政治上却显得有些“耿直”,总爱在诗词和奏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不乏批评时政的意味。
也正因如此,当他调任湖州并向皇帝呈递谢恩表时,一场巨大的危机悄然来临。
苏轼的谢恩表中有这样一段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看似谦逊的表述,却暗藏玄机。这里的“其”指的是他自己,而“新进”则是指那些新党掌权者。
这几句话的潜台词,明显带着对新党的批评意味,甚至还暗讽了皇帝当时推行的新政。
要知道,苏轼反对变法的立场早已众人皆知,而这封奏章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呢?新党的人抓住了这段话不放,硬是把苏轼塑造成了“反对皇帝决策”的典型。
这还不算完,新党内部的几个御史台官员更是火上浇油,开始对苏轼进行全面“挖坟”。
舒亶——“乌台诗案”的幕后操盘手。
在这场针对苏轼的“政治围剿”中,舒亶无疑是最卖力的角色之一。他不仅参与了对苏轼的弹劾,还亲自搜罗证据,甚至不惜曲解苏轼的诗文,给他扣上“讽刺朝廷”“攻击皇帝”的帽子。
最典型的例子是苏轼的一首名为《山村五绝》的诗。诗里描述了农民在青黄不接的季节,两次向政府借贷的情景。原本诗意平常,却被舒亶解读成了对青苗法的批评,并用来作为弹劾苏轼的重要“证据”。
不仅如此,舒亶还大肆翻找苏轼的其他诗作,试图从中找出“攻击皇帝”的内容。
在舒亶和其他几位御史台官员的努力下,苏轼最终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并被押往京城关押审讯。而这座御史台,因为院内柏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的乌鸦,才有了“乌台”的别称,“乌台诗案”也因此得名。
苏轼的命运转折:一场生死劫。
苏轼被捕后,关押在御史台监狱中,整个案件的气氛一度非常紧张。新党的几位高官接连上书弹劾苏轼,恨不得将他置于死地。而舒亶更是穷追猛打,日夜翻阅苏轼的诗文,试图挖掘更多“罪状”。
然而,尽管苏轼的反对言论确实存在,但这些罪名并不至于判死刑。幸运的是,大理寺的官员秉公执法,最终判处苏轼两年徒刑。就在苏轼即将服刑时,朝廷大赦,他才得以免除牢狱之灾。
不过,苏轼此后也因此遭到贬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舒亶的结局:一场人生的大起大落。
舒亶以“乌台诗案”一战成名,但他的仕途并没有因此一路坦途。公元1083年,因为党争的激化,舒亶被贬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十多年后,他才重新被朝廷起用。
然而,当他再次回到官场时,早已物是人非。舒亶此时年过五十,心境也发生了变化。
也许正是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舒亶写下了那首名垂千古的《虞美人·寄公度》。这一首词,用深刻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遗憾。尤其是那句“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更是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
“才华”与“人品”的两难:我们该如何看待舒亶?
舒亶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复杂的历史剧。他的才华毋庸置疑,但他的品德却让人难以恭维。作为“乌台诗案”的主谋之一,他无疑是苏轼人生中的一大劫难。
然而,他的那句“雪满长安道”,却又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美好意境。
那么,问题来了:当才华与人品无法兼顾时,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一个人?我们是应该为他的才华鼓掌,还是为他的品德叹息?
历史从不缺乏争议,更不缺乏矛盾。舒亶的故事,正是这种矛盾的典型写照。他的才华让人惊叹,他的行为却让人不齿。
或许,这正是人性复杂的体现。我们无法用简单的“好”或“坏”来定义他,但我们可以从他的故事中,看到历史的深度与人性的复杂。
舒亶的一生,既是一场才华的绽放,也是一部品德的悲剧。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才华再高,也无法掩盖品德的缺陷。而苏轼,则是另一种人生的典范——即使身陷囹圄,依然能用才情和品德赢得后人的尊重。
历史的波涛起伏,总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思考和感慨。透过这段历史,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才”与“德”的重要性,也能从中学会如何为人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