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5首哲理诗词,首首有深意,看出来的人都特别优秀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12-23 10:11:10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幼年聪慧绝人,襟怀宏放。贞元十二年(80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今天向大家分享几首白居易的哲理诗,首首都是道理,发人深思。王国维说过,人生要经历的三重境界,像这样的三句话,如果不是大词人是写不出来的。

我说,白居易这几首诗的深意,能看的出来的人,都很厉害,比如你们,都是优秀的小主。

0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五言律诗,是白居易的成名之作。据记载,白居易初到长安时,带着诗稿前去拜谒著名诗人顾况,顾看到他的名字白居易时,开玩笑地说“米价方贵,居大不易!”及翻阅诗卷,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时,大加赞赏,连声说道:“有诗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

首联破题,总写古原草。“离离”写春草茂盛,“原”写地域广袤,二者搭配在一起,使人放眼望去,有一种开阔、无边无际之感。

正是这些野草,随着季节的变化,一年之中,有一次枯萎,也有一次繁荣,周而复始,永无休止,这是自然规律。“一”字重叠,形成咏叹,为引出下一联先作好铺垫。

野草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烧不尽也铲不绝的,只要根系存在,照样发芽生长,覆盖大地。作者抓住了这一特点,经过锤炼,概括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传唱千古的哲理名句。

野火燎原,惊心动魄,转瞬之间,草木皆尽。然而,这只是暂时的,一旦季节变化,春风吹拂,在原来烧过的土地上,小草又悄悄冒出新芽,很快绿遍原野,欣欣向荣。这两句所以受人们的赏爱,就在它以“烧不尽”和“吹又生”这样质朴的语言,揭示了事物生生不已的自然规律,给人以哲理性启迪。今天,引者往往用它来说明新生事物是压抑不住的,虽然有时暂受挫折,但总有一天会战胜腐朽势力。

《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姜萋”句子,就是送别、盼归的名言。“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里,作者化用楚辞句意,大意是说:在这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芳草萋萋,一片碧绿,此时此刻给朋友送行,真有难分难舍之情啊!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使草与情融为一体,令人回味。

“萋萋满别情”一句极为含蓄,南唐后主李煜在其《清平乐》中将这一句发展成“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足见此句对后世的影响。

综观全诗,立意新颖,构思精妙,风格隽永,描写生动,夸张得体,用字警炼,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进生活感受,哲理见解,字字含情,句句切意,故能千古流传,脍炙人口。

0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

首句“人间四月芳菲尽”,不论是用字还是造句,都很平常,不假雕饰,不过是说:在四月的郊原上,一些早开的桃花都落了,春已归去。诗人似乎有些留恋,有点惋惜。“芳菲”虽指繁卉茂草,但这里主要说的还是桃花。

接下来一句“山寺桃花始盛开”,情景则大不相同了,表现出一片惊喜之情。如果说“芳菲尽”给人的感觉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话;那么,“始盛开”给人的感觉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诗人正是用这鲜明对比的手法,在平淡中显出新奇,令人赞叹。

“长恨春归无觅处”,也很平平,不过是说:眼下春已归去,暂时不可复见,虽然明春还会回来,但总觉得有些遗憾,有点怅惘,故此以为“长恨”,这恐怕也是人之常情。可是一经引出“不知转入此中来”一句,情景又大大不同了,狂喜之情溢于言表。一个“转”字,视无情为有情,把景物简直是给写活了。

“不知”一词用得尤其精妙,表现了意外的惊诧。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春天的不同感受,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山高地深,时节必晚”的自然规律,蕴含哲理;而且还深刻地写出了诗人感情跳跃性的变化,正当他为大地的春光匆匆归去而愁绪满怀之际,有幸登上庐山,看到大林寺桃花盛开景象怎能不且惊且喜,乃至于心花怒放呢!

简单点说,这首诗的深意等同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遇到问题不必过于纠结,或者在转角处会发生新的生机呢?

03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有木诗八首·其七》

《有木诗》共有八首,皆属寓言诗。每首各咏一木,均以“有木名……”领起,既相互联属,又独立成章。

此诗共十六句,以叙述描写形式出之,构思缜密,语言通俗,意脉连贯,描写生动,富于哲理,大体可分四个层次。

一至四句为第一层。起句点题,对凌霄花全方位描绘。

此花虽然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甚至有点不可一世,但它并非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而只是“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罢了。这里作者不仅描绘出它高至百尺,气凌霄汉的形态,而且也道出它善于高攀,援物生长的本性。

五至八句为第二层。描绘凌霄青云直上,自鸣得意的神情。

凌霄所以能够得势,高高在上,完全是依附它物的结果,从根到梢都是如此。这里的一“附”一“寄”两个词语,既照应了上两句,使前后意脉贯通;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凌霄虽势高花盛,但却缺乏气节,贬抑之意,溢于言表。这是写其“得势”。

九至十二句为第三层,承前继续生发,但却有转折。

作者用“一旦”宕开一步,与上四句形成鲜明对比。凌霄看起来身达百丈,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而一旦失去依赖之物,没有了靠山,它便立刻香消玉殒,在疾风的吹拂下,飘摇委地,失去以往的风采。这是写其“失势”,与上一节写其得势形成强烈的反差。

十三句至结尾为第四层,既有描述,又有议论,寄寓良深。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总括前十二句,既有一气呵成之势,又有言简意赅之妙,虽然有些夸张,却也合情合理。最后两句点明借物喻人之意,卒章显志,以儆世人,真可谓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令人读了怎能不为自己敲起警钟?

这首诗富于形象,含有理趣,它深刻地揭示了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同时,特别强调内因的重要作用,借此告诫人们:人生在世要自立自强,努力奋斗,不要依赖别人,攀附权贵,否则一旦失去靠山,自己也就垮了,乃至死无葬身之地。

04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的《放言五首》,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被贬去江州途中,这组《放言》诗是和元稹《放言》长句而作,当为政治抒情诗,对社会、人生一些问题发表见解和议论,以表示对当时朝政的愤懑和自己遭遇的不平。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和第三首。

首联直接点明本诗的主旨,要辨别真伪,勿为假象所蒙蔽:“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作者开明宗义地告诉人们:一些两面派人物,早晨还装得道貌岸然,还真像那么回事,可是到了晚上就变了样,露出了虚伪的面目。

从古至今,这类事情无处不有,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识破他们的庐山真面目呢!这里的一“朝”一“暮”,不仅道出了两面派的变化之快,也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蔑视与憎恶。

颔联运用典故,以事实来说明真伪的难辨:“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这句说臧武仲,此人道貌岸然,善于伪装,被人们称为“圣人”,而孔子却指出他是凭借实力要挟君主的奸诈之徒。对句写宁武子,此人智慧非凡,不易辨识,被一般人看作是愚人,而孔子却称道他是佯装为愚的智者贤人。古往今来,奸邪和高贤就是这样难辨,而臧武仲与宁武子,只是他们中的两个典型罢了。

辨别真伪的必要:“草营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意思是说:草丛间的萤虫,虽然有光,但它毕竟不是真火;荷叶上的露珠,虽然浑圆,但它终究不是珍珠。这一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告诉人们:世界上尽管有许多相类似的东西,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辨别,就会发现真伪,不为现象所迷惑;假的毕竟是假的,只能蒙骗一时,不能蒙骗一世,迟早会有真相大白的时候。

识别真伪的方法是比较:“不取潘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作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告诉人们说:如果不用潘柴之火与照乘之珠来和萤火、露珠相比较,又怎能识别优劣、真伪呢?

这也就是常言所说那两句含有真理的语言:“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嘛!

05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放言五首·其三》

在白居易《放言五首》中,这第三首最为著名,因为它立意深刻,例证生动,论述透辟,又蕴含哲理,常为后人所引用。

首联伊始,作者便劈头宣布:他要告诉人们一个解决狐疑的办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这里,既不用钻龟占卜吉凶,也不用祝著预测祸福,那用什么法子呢?诗人欲擒故纵,没有立即说明,只留下一个悬念,吊起人们的胃口,非读下去不可,以便弄清到底是什么方法。这就为下面的描述作好铺垫,树立了张本。

接下来作者用自然界的两个实例,初步地向人们介绍了这一方法:“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两句非常有名,它既形象,又贴切,生动地告诉人们:对人或事物要获得正确认识,解决狐疑,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考验,要让历史去判断,不能根据一时一地就下结论,这就给人们以深刻的哲理性启示。以小见大,试玉如此,辨材如此,推而广之,识别其它事物又何尝不须如此呢?

以人为例,判断是非、解决狐疑的方法:“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周公本是忠臣,兢兢业业地辅佐成王,可是却遭到了流言蜚语的诬陷、攻击;而王莽在其未篡汉前,却以谦恭下士的面目出现,欺骗了不少人。

如果不用这种方法进行鉴别,能给周公和王莽作出正确评价吗?可见,要对一个人获得正确认识,必须经过时间考验,再作结论,这才是科学的态度,正确的观点。

尾联再行深入,继续论说周公和王莽:“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在上联例证的基础上,诗人作出推断:如果周公和王莽早逝,一个死于“流言日”。一个死于“未篡时”,还有谁能够分辨他们的真伪呢?可见,如果不用时间考验人,匆匆作出结论,必定是非颠倒,冤枉好人。这种寓哲理于形象之中的写法,小中见大,耐人寻味。

【免责声明】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2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