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哥哥和丈夫都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自己也是副国级,活到了90岁

史在没有弦 2024-09-22 04:07:5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蔡畅同志是中国近代首批拥护共产主义的杰出女性之一。出生于一个昔日显赫的封建家庭,她经历家道中落,最终摆脱封建束缚,成为革命的坚定战士。她在多个重大历史时刻与诸如毛主席、李维汉等重要人物肩并肩战斗,而且在推翻压迫中华民族的“三座大山”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蔡畅是如何从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最终成为一位女性革命楷模的呢?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00年初,一段新纪元的序曲正在悄然奏响,虽然暗夜未尽破晓的曙光已在地平线微露。就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刻,蔡畅诞生了。她的母亲葛建豪,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女性。葛建豪坚信教育的力量,无论男女,都应该接受教育。因此她自己创办了一所学校,还亲自担任校长和教师,教授学生们知识。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蔡畅从小学习识字,她的教育之路得到了母亲的全力支持,她所在的时代,女性仍然地位低下,遭受歧视,特别是中国当时仍流行的缠足陋习。

蔡畅见证了缠足给母亲带来的痛苦与不便,到了自己应该缠足的年纪时,她开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反抗,她坚决拒绝缠足。这是对女性命运不公的抗议,也是对命运给女性设定的枷锁的逃离。在母亲的支持与保护下,蔡畅拒绝了封建束缚,开始在母亲的学校里担任教师,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迈出了第一步。

这样的行为在当时的主流社会中并不受到欢迎。她的父亲,认为这种行为违背了传统女性的角色,丧失了家庭的面子,甚至自作主张,以500大洋的价格将蔡畅卖给了一位地主家作童养媳。

在那个年代无数女性的命运就这样被500大洋定格。幸运的是,蔡畅的母亲果断而机智,她表面上波澜不惊,暗地里卖掉了自己的嫁妆,筹集了一笔资金,安排蔡畅逃往长沙,投奔她的三哥。

这一次的逃离使她摆脱了封建社会的枷锁,开始自由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追求她的目标。在长沙的那些日子,蔡畅得到了三哥蔡和森的庇护。蔡畅在周南中学继续深造,还结识了未来的嫂子向警予及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一起讨论时事,分享彼此的梦想和抱负。在这里蔡畅遇见了未来的中共领导人毛主席,成为了校友。这段经历令她感觉自己像是从鱼缸重返大海,终于可以自由游弋。

1915年,蔡畅在长沙的周南女子师范学校结束了她的学业,并开始了她的教育事业。几年后,她和她的兄长蔡和林积极参与新民学会的活动,并于1919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她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次年与李富春结婚后,她前往苏联莫斯科大学深造。1925年,蔡畅回国后,她在中共广东区委担任了妇女委员会书记,并逐步担任了江西省委妇女部长、组织部长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等关键职务。

1934年,蔡畅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万里长征,她是当时长征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女性红军成员。长征中她展现了出色的体力和坚强的意志,还积极参与决策和组织工作。

1935年长征到达陕北后,她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后来还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妇女部长。这一时期,她致力于提升妇女在社会和政治上的地位,积极推动妇女参与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活动。

1947年,她的努力和影响力得到国际认可,被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1949年春,她主持了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在会上不仅被选为全国妇联主席,还连续三届获得了这一荣誉。这标志着她在妇女解放和权益提升方面的巨大贡献。

1957年的一个春日,危秀英前往拜访蔡畅的长姐。在那次访问中,廖志高偶遇危秀英,他的情绪异常激动。然而对于廖志高,危秀英却表示自己没有任何记忆。“真的是你,你这个小个子!”

廖志高激动地回忆说,“那时候我病得很重,烧得厉害,走都走不动了。正当敌人快要追上我们,我已经准备和他们拼命时,你突然出现了。你没说什么,直接拿起你的水壶让我喝了几口水,然后帮我拿行李,把我扶起来就往前跑,我们一起翻过一座山,终于甩掉了敌人,你把我安全送回了部队。

危秀英在战争中救助了无数的战友,她对于每一次生死救援都视为寻常。她记得的是与一个名叫胡家兵的战士的往事。穿越一片草地时,胡家兵向她请求一些粮食。那时危秀英手中仅有的一点青稞麦是林伯渠分给她的。在那荒芜的草地前,危秀英几乎每天都在外面筹措粮食,但她自己的粮食却因连队的疏忽而未能发放。

得知这一情况后,林伯渠主动将自己的一份粮食让给了危秀英。她最初是拒绝的,但最终在林的坚持下接受了大约二斤的青稞麦。危秀英珍惜这份粮食,一路上舍不得吃。战友们都说,“这时候,粮食比亲人还要重要!

当胡家兵向她求粮时,危秀英还是毫不犹豫地将手中宝贵的粮食分给了他。她觉得在那艰苦的环境下,男兵比女兵更需要这份力量。回首那段充满挑战的岁月,危秀英心中充满感慨。正是在蔡畅大姐的指导下,她一步步成长,从一个普通的女战士变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导者。

在1969年,李富春夫妇定居广东从化,期间李富春的健康急速恶化,夜间常因牙痛难以入眠。这时周恩来总理不时通过电话向两位老朋友表达关心,细致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次年周总理亲自探望他们,见到他们消瘦的面庞,总理心中充满忧伤。

考虑到李富春的牙痛问题严重,周总理特批蔡畅夫妇返回北京接受治疗,并推荐了国内顶尖的口腔医学专家亲自为李富春进行治疗。蔡畅夫妇也时常关注周总理的健康,每当见到邓颖超或周总理的秘书,他们总是首先询问周总理的身体情况。

1973年国际妇女节前夕,一场专为外国专家及其家属举办的庆祝活动在北京举行,蔡畅与周总理均受邀出席。活动中,周总理在讲话时指着蔡畅对在场的同志们说道:“妇联主席蔡畅老大姐,一直勇于与外国友人交流,她的开放和勇气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会场上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蔡畅对周总理的突然表扬措手不及,只能向大家谦虚地点头致意。回家后蔡畅与李富春分享了这次经历,李富春含笑对她说:“总理非常了解你,这是对你的肯定和奖励。

1975年1月9日清晨,蔡畅突然接到医院来电,告知李富春病情加重,急需她赶至医院。那时李富春已患有晚期肺癌,正在北京医院接受治疗。蔡畅感到意外和紧张,毕竟几小时前与丈夫通电话时他还声称自己一切安好。

蔡畅急忙前往医院,到达时李富春的主治医生已在门外等候,紧握她的手却无言以对。从医院入口到电梯间的短短距离内,每一位医生都表现出异常的严肃与沉重。

电梯门开启时,邓小平已在门外等候。他紧握蔡畅的手,沉痛地告诉她:“大姐,我们尽力了,但富春在今天凌晨离开了我们。”蔡畅震惊地听着,几乎感觉不到手中纱巾已经滑落。

蔡畅冲进病房,见到丈夫被白色的遮盖布盖住,旁边的桌上堆满了材料和文件,有些文件甚至还未来得及查看。就在这时,周总理也不顾医生反对,从303医院赶至,向老友李富春告别。

周总理瘦弱的身影出现在病房门口时,蔡畅既感动又心疼。周总理深深一鞠躬,向李富春告别时哽咽道:“你年纪比我小,病也比我晚,怎么就这样急着去见马克思了呢?

离开医院时,蔡畅一路搀扶着周总理至汽车,车子启动时,周总理还特意摇下车窗,望着蔡畅,缓缓说道:“时间会证明一切,你要保重身体,这非常重要!”

在革命的漫长岁月中,蔡畅与周恩来的关系超越了常人的友谊,他们之间的缘分充满了生死相托的情谊。周恩来在蔡畅生命中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数次在关键时刻救她于危难之中。

蔡畅在法国期间的一次事件,尤其显示了周恩来的重要性。那时蔡畅刚与李富春结婚不久,怀孕期间仍坚持工作以维持生计。一次,她因为营养不良和劳累过度在家中晕倒,幸运的是,周恩来前来拜访李富春,及时发现了情况,迅速将她送往医院,这一举措无疑挽救了她和孩子的生命。

第二次是在蔡畅回国后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期间,她因身体不适在街头晕倒。周恩来偶然路过,看到聚集的人群便上前查看,发现晕倒的是蔡畅,他没有犹豫,立刻将她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第三次是在一次重要会议期间,蔡畅尽管身体极度不适仍坚持参加。周恩来察觉到蔡畅的异常,坚持让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蔡畅胃部大出血,若非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周恩来的及时行动再次救了蔡畅的命。

在1975年蔡畅在北京饭店偶遇周恩来时,她充满了深深的担忧和关爱。蔡畅见到周恩来身体日益衰弱,无法掩饰自己的心痛。她拉着周恩来的手,情感深厚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恩来,你已经比我年长,一直叫我大姐,看到你这样,大姐的心里真是难受。

周恩来温和地回应:“我们的关系超越了普通的友谊,富春称你为大姐,我也愿意这样称呼你,这是对你的尊重和亲切。

在这深情的氛围中,蔡畅请求周恩来:“恩来,让大姐亲一下你,好吗?”周恩来笑着应允,他们互相轻吻对方的脸颊,这个动作不仅是对彼此多年深厚情感的表达,也是在革命岁月中同志间特有的情感交流方式。

1976年1月8日,当周恩来辞世的消息传来时,蔡畅在追悼会上的镇定和坚强,是给予邓颖超最深的慰藉。她们紧握的手传递着力量,也传递着为未来而继续前行的决心。

1990年9月11日,蔡畅逝世,享年90岁。在她漫长的一生中,她始终不懈地致力于推动妇女的解放和平等,她的事迹令她成为了中国女性的骄傲,更是全世界所有追求平等和正义女性的楷模。她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中,特别是在长征和女性解放运动中的角色,使她成为一个不朽的象征,她的生活和工作展示了女性在最艰苦条件下的坚韧和力量。

6 阅读: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