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导报:从内陆到前沿,开放的长沙与世界同频共振

数在湾区 2024-12-13 03:45:48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肖建花长沙报道

马王堆汉墓曾出土了一张西汉《地形图》,它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张清晰标明中国海域海疆的地图。在这张图中,长沙到南海只有一根火柴的距离。就是一根火柴的距离,把长沙限定在了中部内陆,既不临海,也不沿边。

唐代沉船“黑石号”上打捞出水的长沙铜官窑瓷器

尽管身处内陆,长沙人骨子里却从来不缺开放基因。从唐朝开始,长沙就深度参与了“一带一路”上繁荣的贸易往来,从唐代沉船“黑石号”上打捞出水的6万多件瓷器中,其中产自长沙铜官窑的瓷器就达到惊人的56000余件。当年,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长沙生产的陶瓷运销到29个国家和地区。

“走出去”,长沙初心不改,决心如磐。以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开放长沙新机遇。

组团出海 赢在全球

在开放中发展,在发展中开放。长沙表现出了从容,自信,坚定,坚实的态度。

铁建重工生产的盾构机

这种态度铁建重工做了淋漓尽致的诠释。不久前,一台直径9.28米的盾构机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区顺利下线,这是他们出口意大利系列盾构机中的第5台。

企业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铁建重工与长沙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坚定实施“海外优先”战略。他们将优化海外经营、渠道布局,隧道掘进机产品突破罗马尼亚、波兰、阿塞拜疆市场,钻爆法设备批量出口到沙特,矿山设备突破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等市场。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铁建重工完成海外新签合同/中标额21.53亿元,同比增长77.15%,实现海外业务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74.28%。

这只是长沙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沙鼓励企业抱团出海,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一18号工厂,工人在组装泵车

三一集团旗下的三一重工18号厂房,被业界称为“最聪明的工厂”,1540个传感器和200台全联网机器人,通过数字赋能,每45分钟就会下线一台泵车,产能提升123%。

近年,三一集团积极推动海外本土化制造布局,将国内智能制造经验复制推广至全球。三一已有15家海外工厂建成投产, 其中,三一印尼工厂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座海外“灯塔工厂”,结合了三一在国内40多家智能制造工厂的核心成果,贯穿了工业4.0智能化、柔性化、绿色生产的概念。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销售收入 235.42亿元,同比增长4.79%,海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2.23%。”三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前,三一集团海外产品销售已覆盖180多个国家与地区。

中联重科塔机助力埃及“沙漠新城”拔节生长

“机械巨龙”鱼贯出海,是长沙的一道独特风景。中联重科以“地球村、端对端、孪生平台”为战略发展主线,加速向海外转型。目前,中联重科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分子公司及营销、科研机构,先后建设了30多个一级业务航空港,370多个二级网点,境外基地和工厂数量达到15家,产品覆盖超 140 个国家和地区。

乘风出海,“长沙造”名片一次次闪耀全球:在卡塔尔,中联重科的高空塔吊为世界杯球场建设送上长沙元素;在土耳其,铁建重工的盾构机开山遁地;在肯尼亚,山河智能的重型机械成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先锋;星邦智能拥有近300项有效专利,全面突破国际高空作业平台技术封锁,产品出口70余个国家……长沙制造与科技大显身手。

长沙,被誉为“工程机械之都”。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五家企业携手跻身“全球工程机械50强”,成为全球第二座拥有5家50强企业的城市。拥有12大类、100多个小类、近500个型号规格产品,涵盖全国工程机械品种的75%。通过补短板、破卡点,长沙工程机械集群突破2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102项新产品、120项新技术,其中5项产品为全球首创。

陆海空联 长沙与世界更近

沿湘江北上,驱车半个小时,便到了开福金露经开区长沙新港。港内一片繁忙,满载200多辆由长沙本土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搭乘“港达6号”滚轮船,从长沙新港汽车滚装码头出发,经长江走海运出口。

产业链是长沙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重要抓手,长沙拥有17条硬核的产业链。近年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增势迅猛,长沙紧跟新一轮外贸发展大势,以“新三样”扩大出口。星沙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长沙“新三样”产品出口71.8亿元,增长75%,其中,自主品牌产品比重89.6%。

而相当一部分产品就是依托长沙新港出海。今年1-10月长沙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45.1万吨,同比增长9.61%,其中件杂散货吞吐量945.1万吨,同比增长23.95%。

中欧班列(长沙)

与此同时,位于长沙开福区金霞经济开发区内长沙国际铁路港里,一列满载家电、生活用品,汽车及零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长沙国际铁路港发出,将通过满洲里口岸出境,预计15天后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

湖南吉利汽车是中欧班列(长沙)的常客。“通过中欧班列(长沙)运输时间平均压缩了50%。”吉利汽车国际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中欧班列依托陆桥、向陆而生,贯穿东西、联通内外,直通欧亚腹地,助力长沙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目前,中欧班列(长沙)已有常态化运行路线12条,辐射亚欧大陆近30个国家100个城市,2023年开行1111列,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4年1-10月,中欧班列(长沙)进出口到发862列,货值233192.09万美元,同比33.12%。

非洲姑娘小米

“这款包包很不错,快下单试试吧!”直播间里,热情洋溢的商品推介声不断传来。与其他直播间不同的是,主播是皮肤黝黑、扎着丸子头的非洲姑娘小米。

“非洲人的‘购物车’里,常常装满各类中国特色商品,家用电器、陶瓷、服装、鞋帽……通过飞机运输,24小时就能到达客户手中。”小米说。

近年来,长沙加速布局国际航空网络,客运直达英国伦敦、肯尼亚内罗毕、泰国曼谷等15个城市,开行纽约、达卡、亚的斯亚贝巴、曼谷、布达佩斯等5条国际货运航线,辐射欧盟、东盟、北美、非洲、中东五大经济体。

陆海空交汇,长沙与世界更近。如今,长沙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深度融入,已经构建起陆、水、空、铁、公立体交通体系和互联互通新通道,国际航空货运、中欧班列、江海联运、铁海联运、东盟货运等五大国际贸易通道通达全球,让一批批“湘品”大步“走出去”。

长沙迄今已与230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较去年同期增加8个。今年前10个月,长沙市进出口总值2291.4亿元。

非长合作,“非长”情深

Kilimall,一个了不起的非洲电商平台,长沙与湖南生产的厨房电器、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产品应有尽有。在位于内罗毕马卡科斯县的海外仓里,平台的员工们正分拣货物、打印订单、包装出库,忙碌而有序。

“现在,Kilimall上有100多万种商品可供选择,大约20%的产品来自湖南。”Kilimall物流经理伊冯娜介绍。

被誉为非洲“淘宝”Kilimall,总部已经迁回到湖南湘江新区麓谷,由长沙非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打造。Kilimall于2014年在肯尼亚创立,是第一家进入非洲互联网和电商行业的中国企业,如今已是东非第一大电商平台,用户规模达千万级。

非洲水果进入长沙

不久前,记者走进位于高桥的中非经贸博览会线下常设展馆,犹如走进了广袤的非洲。埃及的香水和精油、肯尼亚的特色紫茶、南非的钻石……中非经贸博览会线下常设展馆云集了诸多非洲特色产品。

江守方是湖南高桥大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该馆致力打造“永不落幕的中非经贸博览会”,设有34个非洲国家馆和3个综合馆,涵盖了53个非洲国家。

6月13日,全省唯一对非经贸标志性项目——中非经贸总部大厦在长沙经开区正式启动

6月13日,湖南唯一对非经贸标志性项目——中非经贸总部大厦在长沙经开区正式启动。该项目预计未来3年可实现对外贸易总额超700亿元,其中对非贸易额不低于300亿元。

“我们针对非洲推出的右舵面包车,功能全、续航久、价格亲民,在当地十分畅销。”入驻中非经贸总部大厦的中国通讯多媒体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立足长沙打造国际化产业园,未来3年预计完成对外贸易超百亿元,对非贸易不低于20亿元。

位于长沙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

随着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对非合作平台落地,为长沙对非合作按下“快进键”。近3年来,长沙对非贸易累计完成近600亿元,已覆盖非洲54个国家和地区。

首位度攀高 “世界500强”钟意长沙

钟意长沙的,不只是长沙的“长红”,更有长沙的底气。

博世长沙工厂

每隔7.5秒,博世长沙工厂就有一台ABS电机下线。记者在该工厂看到,一根烟的工夫,七八台ABS电机顺利下线。“机遇长沙”不是一句简单的网红台词,而是实实在在的红利市场。

全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机器轰鸣声不断、各项生产数据在主控室的显示屏上持续跳动……而在益海嘉里湖南粮油食品加工基地里,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去年底,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总投资30亿元的益海嘉里面粉项目正式投产,今年又追加投资14亿元,建设中央厨房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极具潜力的市场和庞大的消费群体,让我们看到在长沙发展的机遇。”基地负责人表示。

德国巴斯夫、日本永旺、英国保诚、荷兰壳牌、法国威立雅、美国沃尔玛、瑞典宜家……他们与新加坡益海嘉里一样对长沙高看一眼厚爱一筹,越来越多的外资“来得了、待得住、活得好”。从德国克力宝亚太研发中心,到索恩格电动系统全球新能源研发中心,再到日本永旺梦乐城湘江新区项目,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长沙。

近三年来,长沙直接利用外资累计59.83亿美元,占全省的81.1%,其中,2021年、2022年位居中部城市第一。2023年长沙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0%以上;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7家,同比增长20.4%。

目前,长沙的外资经营主体超5000户,201家“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全球贸易“朋友圈”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沙开放经济首位度持续攀高,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深耕“试验田” 跃向开放前沿

4年前,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获批成立,在这片79.98平方公里热土上,处处奔涌着创新与开放的活力。这里,正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中的“丰产田”。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

不久前,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发布了《2024年度制造业数字化典型案例集》,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经开区区块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创新,成为全国10个园区级案例之一,系湖南唯一。

11月的长沙,天气晴朗。湖南好得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再制造设备维修平台,工人们正在对一台二手旋挖钻机进行再制造加工。数日后,这台设备在完成评估并且达标之后,就会发往老挝的客户手中。

“今年以来,我们出口了23台再制造设备,货值3000万元,远销墨西哥、哥伦比亚、沙特阿拉伯、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能成为海外市场的‘香饽饽’,利益于长沙制度创新。”湖南好得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第二届湖南装备与制造走进东盟投资博览会在马来西亚举行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积极探索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出口,率先开展集中试单,推动成立行业联盟,制定发布团体标准8项,规范出口标准评估流程,推动5项团体标准实现国际互认,引导相关标准的国际推广和应用。

7月的马来西亚,骄阳似火。马来人用骄阳一般的热情接待了一群来自长沙的客人——长沙片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标准发布会,宣布中国美的集团净味、抑菌冰箱分级标准成为马来西亚国家冰箱行业准入执行标准。这也是推动国内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首个标准,实现了从“适应标准”到“输出标准”的转变。

“我们将突出抓好新型易货贸易、外籍人才资源转化、标准合作等集成制度创新,助力长沙迈向改革开放的高地。”自贸区长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谭浩然表示。

让制度更接地气,让世界分享制度创新带来更多的红利。长沙在全国首创“先进制造业知识产权数字化服务新模式”,率先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将“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运用到商业秘密保护中,探索商业秘密与保险、银行业务融合新模式,推动商业秘密数字化、资产化、可交易,为商业秘密保护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在全国自贸试验区“雁阵”中,长沙“制度创新指数”连续3年实现全国进位。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在全国自贸试验区“雁阵”中,自贸区长沙片区的国家级制度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