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时,100毫米口径以上重炮,东北国军总计有多少?

甲骨堂 2024-10-22 15:03:09

之前我们讲了1948年辽沈战役时,东北野战军的大口径火炮(100毫米以上)数量情况,其结论为:

当时东野有日造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18门、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7门、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47门、辽十四式“十榴”10门、美式105毫米榴弹炮14门,以上总计96门。

那么在国民党军方面,口径在100毫米以上的大炮到底能有多少呢?

首先,东北国民党军总计有3个直属炮兵团,其中有两个是榴弹重炮团、一个是野炮团。

其中炮兵第7团配备的是日造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装备数量为30门;这个团是日本投降时接装2个野战重炮兵联队后装备起来的,是骡马炮兵团。

炮兵第12团配备的是美国支援的155毫米毫米口径榴弹炮,也是当时东北战场上口径最大的重炮,总计数量是36门;这个团采用汽车牵引行军,是摩托化或机械化炮团。

而在东北国民党军的军级单位中,也装备有一部分大口径榴弹炮。

新1军原有的美式105毫米榴弹炮营其实是配给了新7军方面,原有的12门炮中有4门炮配属给第60军,但在吉林撤退中损失;所以在辽沈战役时,只剩下新7军掌握的8门榴弹炮。

另外新6军榴弹炮营,在1948年初时还有8门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后续没有损失但大概率也没有补充,因此它这边也有8门大口径炮。

第71军在1948年初统计还有5门美式105毫米榴弹炮,不过随后在四平损失了1门,应当还有4门炮。

第53军虽然在之前作战中损失大量步兵部队,但它的美式榴弹炮营倒是完整,在1948年初时还保持了12门榴弹炮,此后也并未有损失,因此该部大口径炮计为12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整编第207师当时有个炮兵团,在1948年初时该团有4门日式105毫米榴弹炮;后续到辽沈战役时,增删情况未知,暂计4门。

另外增调到东北战场的第54军,其实也是一个美械军,配备有美式105毫米榴弹炮营,按满编情况计的话当为12门炮。

而在锦州城内,当时还从徐州方面增调了炮兵第13团的一个营,该团为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团,不过来援的这个营只有7门炮,后来作为锦州城防最重型的炮兵使用。

另外东北国民党军的其他军,按编制是没有美式榴弹炮营的,不过当时沈阳兵工厂改造了一批“三七改75毫米榴弹炮”,可能配备给了部分军。

另外东进兵团这边,大概率没有额外带100毫米以上的榴弹炮。

因此,总结以上的火炮配置情况,大致为:

美式155毫米口径榴弹炮36门、日式150毫米口径榴弹炮30门、美式105毫米口径榴弹炮约51门、日式105毫米榴弹炮至少4门,总计各类大口径炮至少121门。

因此单纯以大口径的榴弹炮计,其实辽沈战役时东北国民党军的还是略有数量优势的,尤其以150毫米/155毫米口径榴弹炮计,数量优势还很大。

不过国民党军的后勤问题不小,摩托化炮团汽车缺油料,骡马炮兵团缺骡马,所以它的出动率不佳。

而东野当时口径最大的150毫米口径榴弹炮可经过改造的拖车摩托化机动,反而参战率更高;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也比国民党军的机动、勤务性要好。

另外,东野当时在野炮、山炮方面的数量优势明显,而且上述火炮还能集中使用,尤其集中在锦州攻城阶段,所以能发挥出攻坚威力。

而国民党军的重炮主要集结于沈阳,在锦州、长春之后,廖耀湘兵团带走了大部分可用的重炮,另外则是沈阳留守,所以在辽西和沈阳缴获的榴弹炮是最多的。

至于没能缴获的部分,主要是葫芦岛这边第54军的榴炮营,另外可能在战火中损坏了一部分,其余上百门大口径炮则全被东野缴获,并充实了机动炮兵部队,在随后的入关作战中发挥出了大作用。

4 阅读:1289
评论列表
  • 2024-10-22 18:06

    一个地区5.60万的部队,重炮加起来只比美军一个师多40多门重炮。弹药量可能没美军一个师多

    黑桃J 回复:
    国军的美械师,跟美军步兵师没法比,美军一个师至少有两个炮兵团支持,国军美械师是一个炮兵营支持。还有美军几乎是无限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