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之先,与秦共祖。
根据历史文献,嬴秦人以母族而祖帝颛顼,颛顼居帝丘(河南濮阳);以父族而祖少昊,少昊居奄(山东曲阜),即少昊之墟。
秦人既出于颛顼族,又主少昊之神,正好是其先祖母族和父族分别来自少昊五鸟氏中玄鸟颛顼族和伯赵少昊氏族,这两个氏族可能就是上古相互世代通婚的对偶部族。所以,嬴秦人母系源出玄鸟氏颛顼族,父系源出伯赵氏少昊族,这两个部族其同孕育了嬴秦人先祖。
从族源上讲,赵氏可追溯至颛顼之时。后来,嬴姓始祖大费因佐禹平治水土和调驯鸟兽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大禹晚年以偃姓始祖皋陶为接班人,然而皋陶未就位而死,大禹又授政于伯益(大费)。大禹死后,其子启杀伯益,开启了王权世袭的新时代。
《史记●夏本纪》载:舜死后,禹即位,“举益,任之政”,禹死时“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禹将权力授予益,但益并不胜任,而禹之子启有贤能,所以诸侯抛弃了益而以启为共主。古书说:“益干启政,启杀之。”
而真相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说:“禹爱益而任天下于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启与友党攻益而夺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此禹之不及尧、舜,明矣。”
伯益死后,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
一、蜚廉以后,秦、赵分流。伯益氏族即嬴氏分出鸟俗氏和费氏;费氏之后费昌事夏,后去夏归商;鸟俗氏大廉玄孙孟戏、中衍为商帝太戊御,与商通婚;中衍之后有戎胥轩;戎胥轩之后有中潏,在西戎,保西垂;中潏之后有蜚廉、恶来父子,以材力事殷纣;蜚廉复有子曰季胜。
秦赵人先祖飞廉(蜚廉),曾为商朝大臣,周武王克商,飞廉败逃。飞廉不甘心商朝灭亡,想要“反周复商”,在周武王去世之后,参与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的“武庚之乱”(又称三监之乱)。周公率部平叛,叛乱失败,周成王将商盍之民西迁至陕西西北部,以抵御西戎。商盍,即商奄。
由此这支嬴姓人又分为两个分支:
1、秦人谱系:恶来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族居犬丘;大骆生子成、非子;非子好马及畜,马大蕃息,被周孝王封于秦,号曰秦嬴;非子即秦嬴生秦侯;秦侯生公伯;公伯生秦仲,西戎杀秦仲;秦仲有五子,其长者曰庄公;庄公生子三人,其长男世父;庄公卒,世父让太子于襄公。
庄公长子世父,为报“戎杀我大父仲"之仇,带兵伐西戎,立志不杀戎王誓不还,并让太子之位于其弟襄公。襄公二年,戎围犬丘,世父奋击,为戎人掳走。岁余,复归世父。西周末年,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又因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有拥戴血战之功,遂被封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始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这是秦国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赵人谱系:季胜有子曰孟增,幸于周成王,居于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善御于周穆王,封赵城,造父族由此为赵氏。据《史记》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
秦赵源流如下:
秦之先:母族颛顼、父族少昊——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己——大骆——秦非子(秦人始祖)——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秦始皇(嬴政)。
赵之先:母族颛顼、父族少昊——业父——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明祖——明父——公明——赵夙——共孟——赵衰——赵盾——赵朔——赵武……赵籍跻身列侯。
费氏之先:母族颛顼、父族少昊——业父——大业——伯益——若木(伯益次子)——昌曾——昌祖——昌父——费昌(费国始祖、费姓始祖)。
《史记•秦本纪》所载嬴姓有14国,即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王符《潜夫论•民族》认为,还有一些嬴姓国,如密如、东灌、梁时、白巴、公巴、后蒲,皆为《史记》所不载。黄文弼认为这是《史记》仅举其要者,而非嬴姓之全部所致。
二、赵氏如晋,不断做大。自造父因功被赐赵城开始,赵氏一族曾长期辅佐周王室,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造父的第七世孙叔带掌权。自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时代戎,为御。及千亩战,奄父脱宣王。奄父生叔带。叔带之时,周幽王(公元前795~公元前771年)无道,叔带率族人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由此,赵氏开启了在晋国的发展时期。叔带下传五世而至赵夙,夙生共孟,共孟生赵衰……赵奢为其后代。
赵氏经过缓慢发展,大约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其势力达到高峰。在公元前676~公元前622年,赵氏先后出现两位强势人物,一个是赵夙,一个是赵衰。赵夙率族人帮助晋国四处征战,先后攻打霍(今山西霍县西南)、魏(今山西芮城北)、耿(今山西河津东南)等姬姓小国,并被封为大夫、赐予土地;赵衰一度跟随晋公子重耳流亡近二十年,为晋文公执政于晋国立下赫赫功勋,赵氏势力也随之迅速壮大,一度进入晋国权力最高层,并左右晋国国君废立。
自赵衰之后,赵氏权力过度膨胀,引起晋国国君的警觉和打压。赵衰之子赵盾在族人支持下杀死晋灵公,夺取暂时胜利。但随后在晋景公时严重受挫,赵盾之子赵朔在下宫之难中被杀。该事件标志着晋国各势力之间矛盾的公开化,同时也使晋国国君的根基受到触动。
后来,晋景公又将赵朔的遗腹子赵武召回,恢复了赵氏的田邑和爵位。赵武与其后继者赵景叔相继掌权,使赵氏势力进一步发展,根基牢固,与几位大夫共掌晋国权柄。
吴国使臣出使晋国后曾发出“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之后”的感叹。三家分晋已成不可挽回的趋势。
赵简子(公元前517~公元前458年)虽为晋国卿大夫,但俨然一国之君,他铸造刑鼎,实行新法,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奖励军功,推行郡县制,以国家权力经营自己的封邑,形成了赵国的雏形。
赵简子、赵襄子(公元前458~公元前425年)在位期间,初定赵国疆域。六卿经过长期斗争,范氏、中行氏两股势力被灭,在晋国内呈现出赵氏、魏氏、韩氏和智氏共同执政的局面。至赵襄子掌权后,赵魏韩智四家分割范氏、中行氏土地。智氏被灭后,赵魏韩三家又分割智氏土地,赵氏土地进一步扩大。
《晋世家》记载,晋出公十七年,知伯与赵、魏、韩共分范、中行地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聊,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事实是,知伯率赵、魏、韩共灭范、中行之后,反归休兵数年。因索地于韩、魏、赵,赵弗与,知伯因约韩、魏攻赵,围晋阳三年,终于魏韩反与赵共灭知伯,而三分其地。在此之后,出公因灭知伯而出奔,非因四卿分范、中行氏地而出奔。
之后,赵襄子又灭掉西北地区的代国,为日后赵武灵王北进创造了条件。赵国疆域虽然在赵献侯、赵桓子时期略有变化,但基本上是后来赵国正式受封的疆域。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赵国跻身于列侯。公元前376年,赵魏韩三家灭晋,瓜分晋国残余土地,晋国彻底灭亡。
三、晋阳赵与邯郸赵相争,赵国迁都邯郸。赵国之赵氏是嫡传正宗,在赵国立国前约公元前551年左右,有一赵氏庶支被封于邯郸。
晋阳赵氏与邯郸赵氏虽为同宗,但宗法地位不同,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重矛盾。公元前500年,晋阳赵氏的赵简子与邯郸赵氏的赵午因争夺卫国所贡献的500家食邑而争得不可开交。公元前497年,赵简子向邯郸地区扩充势力,引起赵午不满,赵简子首先发难,发兵围困邯郸,但由于晋国范氏、中行氏联合反对,赵简子被迫退守晋阳,随后又有卫、齐、宋、鲁、郑等国相继援助范氏和中行氏,使得晋阳赵氏无法吞并邯郸赵氏。
在赵简子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公元前491年击败了反赵联盟,迫使邯郸守军投降,将中行氏与邯郸赵氏首领驱逐出晋国,最终确立了对邯郸的实际控制。
赵敬侯时期,即公元前386年,赵迁都至邯郸。赵国下很大气力夺取和经营邯郸的原因,在于邯郸西靠太行山,临漳河,且又能通过险要滏口陉向西连接山西疆域,此地向北可连中山与燕,向东可达齐,向南又可进取中原,易守难攻,进退自如,是十分理想的战略要地;邯郸地区土壤深厚肥沃,农业基础好,是战略粮仓和经济支柱。邯郸有158年的国都历史,经历了赵敬侯、赵成侯、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和赵幽缪王等八代国君,是东周时期重要城市。
四、赵国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赵武灵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实行胡服骑射,取胡地,灭中山,赵国进入鼎盛时期。面对秦国虎狼之师强力东扩,五国伐秦以失败告终,赵武灵王苦心研究败秦之策,他设想:多国联军在函谷关一带与秦军正面交战,赵国铁骑从九原、代地向南突袭秦都咸阳,一举打残秦国。但因为他传位问题,在政治上一错再错,导致内讧,自己也饿死沙丘宫,使得打残秦国的大计策流产。长平之战,秦军大败赵军,赵国45万将卒被杀,元气大伤。秦赵最后一次大战,秦用离间计,使赵王枉杀名将李牧,不久赵国灭亡。
赵国灭亡的原因:一是战略方向错乱,卷入周边战争,外交失策,合纵抗秦不力;二是赵国改革不如秦国彻底,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鼓励耕战亦不到位;三是赵国后期君王或庸或昏,近小人、远良将,名将庞暖隐居林泉、廉颇被迫逃亡、李牧被枉杀,自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