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编辑|泡泡
六十多年军旅生涯,他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好听的歌曲。
阎肃是国家一级编剧,也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艺术家”,他的离开,是我们的损失。
而在他离世三年后,他的妻女和儿子竟然法庭相见,闹了一场争夺遗产的大戏,让人震惊不已。
一边是陪伴了他几十年的老妻,一边是最疼爱的儿子,若阎肃泉下有知,应该也很痛心吧。
那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现在又过得如何?
01 艺术家的成长阎肃出生于河北保定,幼时时局不稳,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去过很多地方。
10岁那年,他们来到了重庆,之后便在这里安家。
他是弟弟妹妹们的大哥,充当着表率,一直都勤奋上进,希望能改善家里的条件。
考入重庆大学读工商管理,可惜,阎肃并未能顺利毕业,而是中途加入了青年文工团。
但他并不后悔这个决定,毕竟他的艺术生涯便萌芽于此地。
阎肃是有天赋的,他不仅能表演,还会唱歌、跳舞,调配舞台上的一切。
后来他又开始搞创作,并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了下去。
他参加过抗美援朝,后被调入空政文工团,自此开始源源不断的创作,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战友的一致认可。
以一首《我爱祖国的蓝天》在军营成了名,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才子的存在。
可阎肃一心都放在工作上,倒是忽略了自己的个人问题。
到30岁,他还是一个单身汉,组织上都开始为他操心,而他自己却不在意。
此时的阎肃在部队颇受重用,职位不低,算是事业有成了,可惜就是还没成家。
把自己蹉跎成了大龄青年,可就不太好找对象了。
专注于创作,他可能也忽略了一些女青年的示好,对于自己的婚姻大事,仿佛一点都不着急。
还是战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他方才铁树开花,开始追求自己的爱情。
而能成功娶上媳妇,其实也离不开他那一身才华。
02 伉俪情深战友给他介绍的姑娘叫李文辉,在辽宁的一家医院工作,比他小几岁,但也很喜欢文艺。
两人一开始因为离得比较远,没有办法见面。
阎肃寄过去一封信,捎带上自己的照片,两个年轻人就这么通过书信聊了起来。
两人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能聊到一起去,对彼此的感觉都不错,便安排着见了面。
可李文辉见到阎肃的第一眼,却觉得有些失望。
之前在信中感受到他的文采,她在脑海里描摹出了他的样子,感觉真人应该是高大俊朗的,至少气质一定不俗。
但见了面以后,少女心中的幻想便全部破碎了。
阎肃的个子并不高,长相也平平无奇,而且还不修边幅,衣着十分随意,看起来老实憨厚,完全不像一个文人。
当时李文辉和家人都是不太情愿的,毕竟两人本就隔着那么远的距离,而且阎肃的经济条件也不怎么好。
李文辉的父母心疼女儿,这完全可以理解。
但李文辉的态度并不是特别坚决,之后阎肃继续来信,二人依然保持着联系。
而她心中的天平也慢慢倾斜,抛去了原本的偏见。
终究阎肃还是凭借才华打动了她。
两人交往了一年多才结婚,但婚后仍是异地,没有办法时常相见。
1961年,二人正式成为夫妻,而大名鼎鼎的《江姐》便在一年后诞生。
也算是度蜜月了,小夫妻很久没见,阎肃好不容易才请到假去跟妻子团聚。
但想象中的浪漫甜蜜并没有发生。
在那一个月的假期里,阎肃把自己关在妻子的宿舍里,一直在写剧本。
写完了之后,还提前结束了假期,直接就回去了。
他的热情都献给了创作,对一般的妻子来讲,有这样一个丈夫一定是很崩溃的。
好在李文辉是能够理解丈夫的,虽然对他的直来直去有些生气,不满他忽略自己,但也能明白他的兴趣和理想。
其实阎肃一开始就抱着这样的打算,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写作,顺便从妻子这里获取灵感。
只是没想到他突然才思泉涌,竟然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创作,一写便停不下来了。
白天李文辉去上班,他独自一人待在家里写东西。
只有到吃饭的时候,二人才有一些交流。
阎肃会跟妻子分享自己的喜悦,跟她讲自己都写了什么,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
可见对这个作品是非常满意的。
李文辉也为他感到开心,支持他的事业。
她默默藏在阎肃身后,是一个贤内助,帮他料理着生活中的一切。
阎肃虽然有才,但在过日子方面真的是一塌糊涂,并不能称得上一个合格的丈夫。
他不会做任何家务,缺乏生活常识,这些都只能交给李文辉做。
他们有一儿一女,恩爱和睦,一般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由李文辉做主,二人很少有矛盾产生。
阎肃心系重庆老家的亲人,每月工资要寄回去大半,自己只留一小部分。
可这样一来,自己家的日子便要紧巴着过了。
李文辉一开始对此颇有意见,觉得他不顾自己死活也要寄钱回去太不理智,至少可以少寄一点,先保障这个家能过下去。
但阎肃坚持己见,时间长了李文辉才逐渐理解他对家人的情谊。
夫妻俩能互相体谅,这是很难得的事。
有这样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也是阎肃的幸运。
而他也在倾尽全力对她好,在心中给她留了足够的分量。
03 气节当初阎肃同意为《西游记》编写配乐,便是因为李文辉。
他原本忙于日常工作,并不能腾出时间来接受杨洁导演的邀请。
而杨洁导演另辟蹊径,找到了李文辉,碍于妻子的面子,阎肃才接了下来,用心雕琢出《敢问路在何方》这样优秀的作品。
包括剧中的十余首插曲,填词工作基本都由他包揽,只有少数几首不是出自于他。
阎肃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军旅红色题材,风格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往往有着十分开阔的意境。
像《雾里看花》这样有着朦胧感的作品,难以想象竟然也是他写出来的。
而且这还是他为“3·15”晚会专门创作的打假歌,着实令人吃惊。
这跟他平时的创作风格相比,跨度非常大,但也有着他一贯的洒脱气质。
所以说阎肃真的非常厉害,不愧为人人尊敬的老艺术家。
他讨厌娱乐圈的恶俗风气,痛恨假唱,认为靠花边新闻来博人眼球令人作呕。
他有着老一辈艺术家的使命感,希望能整顿社会风气,弘扬红色经典。
并不是思想落伍,他也听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只是不喜如今圈内的浮躁和功利。
可惜,以他微弱的力量并不能改变社会走向。
在大家眼中已经过时的那些文化,终究没办法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而阎肃也慢慢老了,无法左右时代的变化。
2015年,阎肃突然病倒昏迷,歌唱家于文华甚至抢先宣布了他去世的消息。
但随后,阎肃家人便出来辟谣,表示他暂时没事,已由重度昏迷转为中度。
而于文华也出来致歉,表示是自己弄错了。
可几个月后,阎肃还是安安静静地走了,享年86岁。
妻子至此没有了丈夫,而儿女们也没了父亲,大家都为他的离开而难过。
但3年后,他们竟然对簿公堂,反目成仇,这是什么原因呢?
04 遗产争夺阎肃是突然陷入昏迷,在病床上躺了好几个月才安详离世。
他生前并未规划好自己的遗产,他创作的那些作品还可以获得版权费,却不知该归属给谁。
由此,他的妻女和儿子便产生了分歧,争夺起了继承权。
阎肃跟妻子早年一直分居两地,儿子小时候是跟着他生活的,女儿则跟着妻子,后来一家人才团聚。
于是他跟儿子其实要比跟女儿亲近一些。
阎肃对儿子阎宇抱有很大的期望,想让他跟自己一样从事创作。
可惜儿子天赋一般,并不能超过父亲的成就。
阎宇有着清晰的自我认知,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达不到父亲的要求。
他知道父亲的成就来源于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刻苦,而他则是再努力也达不到这种程度的。
儿子不是很争气,阎肃或许会感到失望,但并没有强求。
他是个很温和很有耐心的父亲,不会强迫儿子做不喜欢的事。
不过阎宇后来还是走上了文学之路,这一点,或许他是欣慰的。
阎肃向来铁面无私,妻子跟儿子曾经都想开文化公司,利用起自己的兴趣和在圈内的人脉,而他却坚决反对。
儿媳在军艺学过唱歌,想走他的关系进空政文工团,他也一直不肯松口。
只是在他走后,遗孀和儿女们还是为了后半辈子的生活给自己争取利益,闹得多少有点不好看了。
阎肃苦苦维持了几十年的好名声,没想到离世后却让人看了笑话。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这件事最终的结果算是皆大欢喜,至少双方取得了和解,没有真的闹掰。
法院判定李文辉继承了三分之二的遗产,女儿和儿子则平分剩下的三分之一。
并且儿子阎宇也发文解释,表示是自己不懂事,没有跟母亲和姐姐沟通好,导致产生了误会。
这件事到这里就算是结束了,事实上李文辉当时也不是为了财产,只觉得儿子跟自己对着干有些心寒而已。
一家人重归于好,看戏的人也都该散了。
李文辉在阎肃去世后曾回他的老家重庆探望过,结婚五十多年都没有来过丈夫长大的地方,这次来觉得很有感触。
阎宇继续自己的工作,经常在社交平台发一些自己写的小诗。
虽说没有他的父亲那般令人惊艳,但文采也是不错的。
他曾担任过《诗词中国》的总导演,致力于宣传中国古诗词,这份心跟父亲阎肃不谋而合。
希望他能继承父亲的遗志,将来获得成功,坚持不懈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结语阎肃是一位值得人尊敬的艺术家,而他的作品也将永远留存下去,名垂不朽。
感谢他对艺术作出的那些贡献,致敬他对党的忠诚和热爱。
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思想和精神,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付出努力,一生无愧于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阎肃妻女起诉阎肃儿子 要求对阎肃音乐著作财产权析产(新京报 2019-1-7)
阎肃儿子回应著作财产权纠纷:从未讨论 也无分歧(凤凰网娱乐 2019-1-8)
阎肃65年艺术之路:年轻人眼中的“不老男神”(人民网 2015-11-26)
闫肃与妻子李文辉:淡定从容伴君行(中国文明网 201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