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这座受历代帝王敕赐的古寺,秋色渐浓,为了遇见你,等了1700年

Trip在路上 2024-10-31 16:39:24

东南佛国宁波,除了第五大佛教名山雪窦山雪窦寺外,历史最为悠久、名声最为显赫的当属太白山天童寺。

天童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太白山的脚下,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天童寺天王殿

相传当时的云游僧人义兴,在这里结茅而居,见这里是清幽之地,爱其山水,遂建起精舍。天帝慈悲,派遣太白金星化身为童子,默默为其搬柴送水,以助建寺之功。寺院因此而得名“天童”,山由此为“太白”。

此后历代,天童寺几经迁建、修缮和扩建,拥有了殿、堂、楼、阁、轩、寮、居共计999间,如一座宏伟的佛国宫殿。

天童寺万工池

公元757年,唐代宗弼禅师将寺院由东谷迁建至现址。公元759年,天童寺被皇帝赐予了“天童玲珑寺”的美名,成为禅宗十方丛林之一。

至宋朝,天童寺成为禅宗之名刹。景德四年(1007年),真宗帝敕赐“天童景德禅寺”额。靖国元年(1101年),微宗帝敕赐“佛国禅师”号,

南宋嘉定年间,天童寺更是荣耀加身,太师右丞相史弥远奏请皇帝定天童寺为“禅院五山十刹”之中的第三山,其地位之显赫,令人仰望。

“东南佛国”秋色浓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亲笔御书“天童禅寺”四字,作为寺额,更将其御封为天下禅宗五山之中的第二山。

然而,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将寺院几乎吞噬殆尽,昔日繁华,瞬间化为乌有。但禅意不灭,禅心永续。是年末,住持因怀大师在废墟上重建殿堂。明崇祯四年起,经别山祖智与密云圆悟两位禅师的努力,重建了这座受损的禅林,使其重焕生机,再现辉煌。

佛殿

其中,佛殿重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庄严巍峨。殿内,三世佛坐像端坐其上,慈悲为怀,迦叶、阿难侍立释迦佛左右,宛如护法天神,守护这片佛国的净土。殿前,有清顺治帝亲书的“敬佛”碑、康熙帝御笔的“名香清梵”匾、雍正帝题写的“慈云密布”匾,均为稀世珍宝。

天王殿重建于1936年,高达19.6米,四天王总高7.77米,威严壮观,为江南诸刹所罕见。

法堂则改建于1931年,上层为藏经楼,珍藏寺内传世经书。堂西为罗汉堂,传说在水灾肆虐之时,十八罗汉曾拯救此寺于危难之中。

天童寺镇莽塔

令人惊奇的是,藏经楼内珍藏的经书常被拿出来在暖阳下晾晒,傍晚时分月光洒满平台,经书在微风中轻轻翻动,沙沙声如佛音绕梁,这一景象被誉为天童十景之一的“平台铺月”。

因此,我们今日所见的天童寺,其基本格局依然保持着明朝的风格。

寺院依山而建,在层峦叠嶂的太白山下,有“群峰抱一寺,一寺镇群峰”之说,受东、西、北三方六峰簇拥,如众星捧月,气势磅礴。

天童秋色古韵

寺院中轴线由南向北展开,外万工池、七塔苑、内万工池、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先觉堂、罗汉堂,串起巍峨的天童寺。

如今,寺内珍藏有唐、宋、元、明、清碑刻30余方,从中见证了天童寺的辉煌历史。

天童寺不仅历史悠久,受历代皇帝青睐敕赐,每到秋天,更是秋色宜人,在这里,可遇见1700年古寺的秋日风华。

天童寺秋色

古寺与银杏,自古以来便是天地间不言而喻的绝妙搭配。唐朝以来,佛教在构筑每一座寺院之时,总不忘深情地植入银杏,使之与佛光同辉。因此银杏树被尊为“圣树”,其果实则被誉为“圣果”。

而天童寺内的七棵银杏树,相传是民国时期天童禅寺住持净心老和尚亲手栽下。老和尚功成身退之后,仍心系苍生,带领僧众绿化荒山,使得放羊蓬塔院至今仍保留着“提倡森林”的碑铭。

天童寺秋色

这七棵银杏树生长在内、外万工池之间,它们紧密地依偎着七佛塔而生长。每当深秋时节,它们的叶子便化作一片片金黄,将整个寺庙装点得禅意盎然。

阳光洒落,不仅照亮了火红的枫叶,更让整排的银杏树和被落叶铺满的黄金大道美得如梦似幻。尤其在下午三四点钟,阳光变得柔和而温暖,与寺庙的禅意和寂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别样的秋日体验,那是独属于天童寺的秋日浪漫,令人心醉神迷。

阳光洒落,秋色宜人

当秋冬之交,天空如洗,银杏叶随风起舞,宛如一群金色的蝴蝶,在甬道和莲阶之上轻盈飘散,与寺中僧人的诵经声、古朴的建筑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充满禅意的秋色画卷。这样的场景,静谧而美好,让人心生敬意,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变得纯净而神圣。

Tips: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天童森林公园内。

交通:自驾,导航搜索“宁波天童寺”即可直达,或地铁1号线宝幢站换乘公交微55路或162路到天童寺。

门票:免费

感谢你的阅读,你的每一次点赞、分享和留言都让我心生欢喜。

如果喜欢请关注@Trip在路上,我们一起看风景。

1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