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冷水关,涪陵与南川的分水岭,解放后为何整体划归南川

巧云聊旅游 2024-09-02 17:26:49

川渝境内因关口、驿站、塘汛命名的乡镇不少,但以关口而起名的乡镇唯有南川区的冷水关最为有趣。来到冷水关之前,还以为冷水关就是古代关口而形成的乡镇,没想到冷水关镇的历史底蕴非常的很厚,而且冷水关的历史非常的有趣,本文就简单的书写一下南川区的冷水关镇。

冷水关镇位于南川区北部,北与涪陵区接壤,东与武隆区毗邻,可谓是三区核心之地,古代更有“鸡鸣三县”之说。冷水关镇距离南川城区38公里,算是南川区相对较远的乡镇,而且地是界临涪陵与南川分界的高山上,更有高山小镇之说。当然,比起海拔高度,或许冷水关不能跟德隆镇相比,但场镇在高山上,说其为高山小镇都不为过。

冷水关的镇域面积为3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1.4万余人,冷水关或许能说是勉强过万人口的小镇。游玩很多地方,人口2万人以下基本上都已经撤销并入大镇,而冷水关镇1.4万余人口还能够保留下来,想来跟它深厚的历史背景,还有可能是跟冷水关镇的地理位置有关。不管冷水关镇因何原因保留镇级建制,想来上级应该是有所考虑,更何况南川境内万人以下的小镇还有好几个。

冷水关形成于明朝洪武年间,古涪州至隆化的分界线正好在此地,而且还是涪州至隆化的古道必经之地而设卡。起初关口没有地名,因关口在山顶上,因此称之为顶关,也就是山顶关口。顶关海拔较高,冬季漫长,守关口的衙役经常饮用冷水,统计地名时将此关口为冷水关。为何说是涪州与隆化县的的分界线,因为明玉珍成立大夏国后才将南川县改为綦江县,南川这两个字被隆化县继承,虽然属大夏国,但所处时间则是明朝洪武年间。

冷水关本身就是隘口,古时也称冷水隘,而真正成为关口的则是清朝康熙年间,只因涪州至南川陆路通道的盛行,同时为保护这条古官道,朝廷还在古道的各个关口派兵驻守。说朝廷派兵驻守,但其实就是涪州与南川两地派兵驻守,虽是官兵但吃的是地方衙门的饷钱。更有意思的是冷水关是涪州与南川的分界线,北边是涪州,南边是南川。

冷水关不仅是涪州至南川的重要关口,更是涪州与南川的分界线,因此北边驻守的是涪州派出的衙役,而南边则是南川派出的衙役。南川县又是涪州管辖的流官知县,所以涪州比南川高一级,同为驻守冷水关的衙役,涪州这边的待遇比南川这边的衙役高一些,当然涪州这边的衙役打心眼就是瞧不起南川这边的衙役。

随着官商来往的频繁,冷水关南川一侧逐步形成场镇,涪州这边也不示弱,随即也建设场镇,因此就发生有趣的现象,冷水关同时有两个冷水关场。涪州毕竟是老大哥,资金雄厚、物资丰富、人口众多,经常压着南川这边的冷水关场。南川毕竟是小弟,不好跟大哥争,同时为区分两个冷水关场,南川自愿将冷水关场改为冷水场。

民国时期全国实行省县两级管理制度,州府厅一律改为县,涪州则改为涪陵县,涪州降为县就意味着跟南川平起平坐,涪陵仍旧保留冷水关场,南川这边就是不服气,毕竟冷水关整体是在南川境内,而且最早建场,冷水关这个名字理应由南川这边保留下来。涪陵和南川为冷水关这三个字争论不休,最后两县一致同意统一用冷水场,不提冷水关的事,往后启用冷水关这三个字就留给后辈去解决。

民国15年(1926)涪陵县这边的冷水场改为冷水乡,民国27年(1938)南川的冷水场也改为冷水乡,民国时期的冷水关一南一北就有两个冷水乡共同存在。民国时期因裁撤冷水关驻兵,两边的冷水乡赶场的村民不受限制,可以自由互通。不过裁撤驻兵,亦为当方土匪带来发财的机会,冷水关驻兵不仅是守住关口,同时还兼任着安保任务,驻兵裁撤就引来土匪的烧杀抢夺,不知涪陵和南川两县的领导是怎么想的。

涪陵县和南川县交界的冷水关各有冷水乡的现象直到1956年,不知是冷水乡距离县城太远,还是嫌弃冷水乡太穷,涪陵县将冷水乡整体划归南川县。涪陵县的冷水乡划归南川后不再顾及名字的忌讳,1980年将冷水公社更名为冷水关公社。1983年冷水关公社改为冷水关乡,2017年冷水关乡升格为镇。当年涪陵县将冷水乡划归南川,想来应该是地域广,无及顾霞的问题,毕竟坪山区都能划归垫江、邻封区都能划给长寿,小小的冷水乡划归南川又有何心疼的。本文纯属茶后文,拜读就好,谢谢。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