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去印度尼西亚,一定要去苏门答腊岛上的多巴湖,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湖中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岛中之岛。多巴湖形成于七万五千年前的一次巨大火山喷发,这是二十五万年来最大的一次喷发,喷出的岩浆达两千四百立方千米,导致全球降温三度以上,部分地区降温十至十五摄氏度。
2、当时的人类刚走出非洲,无法应对如此大规模的灾害,导致人口大量减少。生物学家根据基因突变速度推算,当时的智人可能只剩下一千人到一万人,几乎面临灭绝的风险。
3、还好,这些勇敢的智人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一直坚持到现在。问题是当时这个硕果仅存的几千人的智人种族,人口数量跟现在一个小区、一个村子差不多,它的文化肯定是非常相似的,那又是怎么演化出那么多样的人类文化呢?
4、在十万年前,人类刚刚走出非洲时,尚未掌握农业、家庭、文字、城市和国家等文明要素。这些文明特征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由散居各地的人类逐渐发明和发展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学会了用火、种植、放牧、说话、穿衣,并开始有了美的意识,这些标志着与过去的彻底告别。
5、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剩余产品,导致人口增长、阶层分化、社会分工和城市的出现,最终国家和宗教也随之诞生。这些看似不美好的变化,正是人类文明开始形成的标志。
6、“分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思想家庄子曾讲述一个故事,混沌没有七窍,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为了感谢他,给他凿了七窍,结果混沌死了。这个故事象征的是朴素的原始时代,就像诗人所说,“人在河边,心也简单,人也简单”,看似美好。然而,这种简单和朴素无法阻挡文明的进步,人们追求更好、更美,逐渐抛弃了单纯。
7、当人的七窍被开发,原本统一的心智、感觉和好恶开始分化,朴素和混沌的时代也就结束了。老子感叹,单纯的心思消失后,人们开始强调道德;当道德不再有效时,人们转而提倡仁爱;当仁爱也无法维持时,人们只好依靠义气。
8、文明的形成通常需要三个条件:首先,社会分工,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如农业、商业、手工业和军事;其次,社会阶层分化,有统治者和劳动者,形成社会等级制度;最后,思想分化,出现文字、宗教和艺术,导致不同的思想和观念。正如《庄子》所言,这种分化最终导致“道术将为天下裂”。
9、如果我们能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远古时代的埃及、两河流域、恒河和黄河、长江,我们会看到人类从几十人的小群体发展成成百上千的群居社会。随着农耕和狩猎的成熟,人类的生活逐渐丰富,食物和物品的积累使得社会出现强弱和贫富的分化。稠密的人口、分工的劳动、复杂的群体和物品交换,最终使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0、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人类逐渐掌握了烧制陶器的技术。考古学家在捷克的下维斯特尼采发现了约两万八千年前的陶制小雕像,可能代表爱神维纳斯。在中国江西的仙人洞和吊桶环,发现了约两万年前的陶罐碎片。在土耳其的恰塔胡由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九千年的女人与猎豹塑像。
下维斯特尼采的维纳斯,公元前29000年–公元前25000年,现存于捷克布尔诺
11、历史学家断定,至少在公元前7000年,两河流域的人已能制造用于储藏食品和饮用水的陶罐,这些陶器上逐渐有了装饰色彩和图案。随后,人类发现了金属,最早冶炼的是铜,约六千年前,人们发现熔化的铜片可作为装饰品,逐渐学会炼铜。铜制器皿和工具成为人类对付自然和其他人群的利器。接着,人类学会了纺织,约公元前6000年,开始用动植物的长纤维纺织,即使是很粗糙的纺织物,也能遮风御寒。
12、早期的文明社会通常出现在大河畔的农耕地区,因为农业能够产生足够的剩余产品,而定居生活使得这些剩余产品能够积累成巨大的社会财富。巨大的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提供了平坦的土地,便于灌溉和交通,从而能够容纳大量人口。
13、正因此,古代文明大多诞生于大河流域,如苏美尔文明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埃及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印度文明在印度河流域,中国文明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因适合大规模农业发展,逐渐形成大型人类群体和早期城市。虽然这些文明并非孤立存在,各地区有多个文明共同体,人们之间有贸易、战争、掠夺、联姻,但世界上并非只有这几个地方有古代人类。
14、然而,这些古代文明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周边文明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不仅有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还包括努比亚人和赫梯人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也出现过多个文明中心,如二里头和陶寺,商朝与鬼方有频繁互动,周人最终取代商人奠定了中国文化基础。印度河流域有两个中心城市,并与古代波斯保持密切贸易往来。这些例子展示了古代文明之间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15、既然当时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其他人群,为什么每当我们说起古代文明的时候,都是说这几个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几个文明发展出成熟的国家和文化,一直影响到今天。
16、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早期城市主要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人口激增,使得粮食能够养活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从而产生了专门的工匠、祭司、士兵以及贵族和统治者。
17、这些人群聚集在密集的定居点,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例如,古代中东的耶利哥和小亚细亚的加泰土丘,这些距今八九千年前的“大村庄”逐渐演变为城市。最早的城市尼普尔出现在两河流域,距今约七千年,而巴比伦城则有四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1920年代尼普尔遗址挖掘现场
18、在中国,距今约三千八百年的二里头遗址已经具备了城市的特征,包括宫殿、城墙、大型作坊和完备的下水道,显示出其作为政治中心的功能。随着人口的整合和向心力的增强,城市逐渐衍生出宗教信仰、文字记录、天文地理知识以及政治权威,最终促使人类由部族形成国家。
19、早期文明在社会结构上有许多共通之处。首先,宗教在早期文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苏美尔人建造了巨大的阶梯神庙,埃及人将法老视为神的儿子,商王在决策时依赖甲骨占卜,而吠陀时代的印度人则创作了数千首赞美诗来讲述他们的神话。
20、其次,这些文明都发明了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用于记录税收和贸易;古埃及人留下了大量的图像和文字,其文字发展出多种形式;早期印度社会的文字记录较少,已知的与贸易有关;中国的甲骨文已是成熟文字,主要用于记录占卜结果,围绕商王朝这一中心。
21、再次,这些文明的天文学都很发达。都发展出了独特的历法,并深入了解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等重要时间节点。天文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农业和宗教。在农业上,天文历法帮助人们掌握生产节奏,如播种和收割的时间;在宗教上,日月星辰被视为天上世界,天文学与神学紧密相关。
22、文明的分化也很明显。在埃及文明中,法老的权威极为强大,这体现在金字塔等巨大工程的建造上,这些工程消耗了大量社会财富,主要用于建造法老的坟墓。这不仅显示了埃及社会的富足,也表明法老对社会有极强的控制力,能够从人民手中征收大量赋税。
23、法老的这种权威部分来源于宗教,将法老塑造成半神半人的形象,同时也得益于埃及农业依赖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农业收成可以通过观测尼罗河水位来准确预测,从而提高了税收的效率。
24、相比之下,在早期印度社会,政治权威并不像其他文明那样强大。四五千年前,印度河流域的主要城市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中,虽然有贫富差距明显的住宅,但缺乏巨大的宫殿和神庙。摩亨佐·达罗最显著的结构是一个大型浴池,可能与宗教活动有关,因为宗教活动前清洁身体是普遍的传统,但这仅是猜测,因为浴池旁并没有发现神殿。
25、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在政治上的主要成就是法律。早在四千五百年前,苏美尔人就有了成文的法律。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刻在石碑上,长达四千行,包含二百八十二条,其中一些条文至今仍不过时。例如,如果丈夫对妻子不好,妻子有离婚的自由;此外,他们向商人征收一种特殊税,用于补偿火灾损失,这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早的保险形式。
26、早期复杂社会主要产生在大河之畔,但西半球的印第安文明是一个例外,包括北美洲的奥尔梅克文化和玛雅文明,以及南美洲安第斯地区的几种文明。这些文明与东半球相比有显著差异:它们位于山地和密林中,没有发明轮子,也没有驯化马,交通工具主要依赖羊驼;金属冶炼技术初级,文字发明较晚。
27、然而,它们的历法和宗教特别发达,如玛雅历法中的2012年世界末日预言。美洲文明的特殊性提示我们,东半球早期文明的相似性可能源于互相影响或亲缘关系,早期人类之间的交流广泛存在。
28、其实人类历史展现了在差异和互动中的频繁交流与相似性,同时在共通性中又显现出文明的多样性。在基本生存需求上,人类的需求和满足方式高度相似,但在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不同文明在复杂社会基础上发展出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29、五六千年前,埃及建立了王国,创造了象形文字并修建了金字塔;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称霸。约四千年前,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古巴比伦王朝建立,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夏代和商代相继在黄河流域崛起,发明了甲骨文,建立了庞大的王朝。人类历史由此开始。
24小时地球历史
30、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瞬息万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似乎是永恒的。相对于地球五十亿年的自然史和人类百万年的进化史,文明只有一万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仅五六千年。如果把地球历史比作一天,人类有史以来不过是最后一秒钟。然而,这一万年的全球文明史并非理所当然,其中存在很大的偶然性。
又是一个从非洲出来的,西方伪史就别拿出来写论文了,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