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作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曾经历了长达 30 年的断流期,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它发源于天山山脉与喀喇昆仑山,流域面积达 102 万平方公里,滋养着南疆广袤大地,是当之无愧的 “母亲河”。然而,自上世纪 70 年代起,这条生命之河却逐渐失去活力,下游河道干涸,生态急剧恶化,往昔的绿洲面临着被沙漠吞噬的危机。
回溯往昔,塔里木河也曾水量充沛,奔腾不息。但随着时间推移,河流径流量逐年减少,最终出现断流。究其原因,气候干旱是一方面,塔里木河流域身处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水源补给主要依赖高山冰雪融水,季节变化对水量影响显著,夏季高温时冰雪融化多,径流量大,冬季则反之,甚至断流。流域内人类活动的加剧更是关键因素,随着人口增长、农业发展与工业兴起,用水量飙升。据统计,流域内人口从 1950 年的 156 万人激增至 2009 年的 902 万人,农业灌溉面积由 34.8 万公顷扩展到 132 万公顷,大量河水被截留用于灌溉,导致下游水量锐减。
那时,断流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干裂,土地沙化,植被大片枯萎,胡杨林 —— 这道曾经阻挡风沙的绿色屏障,也在干旱中挣扎、倒下。生态系统的崩溃引发连锁反应,沙尘暴频繁肆虐,当地居民的生活陷入困境,农牧业受损严重,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新的生机。塔里木河在痛苦中 “呻吟”,亟待拯救。
断流成因:天灾与人祸交织(一)气候干旱,水源补给不足塔里木河流域深处西北干旱区,远离海洋,高山阻隔,水汽难以抵达,气候极度干旱。年降水量稀少,多在 50 毫米以下,而蒸发量却高达 2000-3000 毫米,水分收支严重失衡。其水源主要依赖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稳定性差,夏季高温时冰雪大量消融,河流迎来汛期;冬季气温骤降,冰雪融水减少,径流量锐减,甚至断流。以塔里木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为例,夏季 7-8 月径流量可占全年的 60% 以上,冬季 12 月至次年 2 月径流量不足全年的 10%,这种剧烈的季节变化为断流埋下隐患。
(二)人口增长,用水需求激增新中国成立后,塔里木河流域人口呈爆发式增长。20 世纪 50 年代初,流域人口仅 100 余万,到 2000 年已突破 800 万,激增的人口带来巨大用水需求。为满足粮食生产,农业灌溉面积不断扩张,从早期的几十万公顷飙升至数百万公顷。人们大量抽取河水灌溉,粗放的灌溉方式使得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极低,大部分水在输送、漫灌过程中蒸发、渗漏,导致下游河道水量被大量挤占,入不敷出。像流域内一些大型灌区,亩均灌溉用水量远超合理标准,使得原本就紧张的水资源更加捉襟见肘。
(三)水利工程失当,生态用水被挤占20 世纪 60 年代,为保障农业灌溉,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大西海子水库。其初衷是存储水源,为周边垦区提供稳定用水。但运行后,由于对流域生态系统整体性考虑欠缺,水库一味蓄水,拦截大量河水。据统计,水库蓄水高峰时,截留河水占下游河道来水量的 80% 以上,导致下游 363 公里河道长期断流,台特玛湖干涸,周边生态系统的 “生命线” 被切断,植被因缺水大片死亡,土地沙化加剧,沙漠迅速扩张,生态屏障濒临崩溃。
拯救行动:多管齐下的 “复苏” 之路(一)政策规划先行,统筹水资源管理面对塔里木河的生态危机,国家迅速行动。2001 年,国务院批复《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一场规模宏大的拯救行动拉开帷幕。规划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总投资超 107 亿元,旨在通过灌区节水改造、地下水开发、生态建设等九大措施,实现源流与干流水资源合理配置。其中,节水是关键一环,目标是实现四源头一干流总节水量 26.6 亿立方米。
为保障规划落地,流域管理体制大刀阔斧改革。成立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统筹全流域水资源管理;构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结合的新模式,明确各方权责。水量分配上,塔里木河流域水利委员会精心制定方案,确保各源流按规向干流输水;管理局统一调度水量、监管工程建设,各地(州)与兵团师负责辖区内配水,严守用水总量 “红线”。同时,巧用经济杠杆,推行定额水价,对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倒逼节水,从制度根源为塔里木河复苏筑牢根基。
(二)河道疏浚与生态输水,打通生命脉络2000 年,塔里木河首次生态输水开启,却困难重重。下游河道因断流多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输水至 106 公里处便难以为继。但这并未阻挡拯救步伐,随后大规模河道疏浚工程上马。机械清淤、人工疏通双管齐下,清理河道数十公里,搬走输水 “绊脚石”。
自那以后,生态输水成为常态。每年春夏,源自高山的融水在人为调配下,奔腾涌向干涸河道。截至 2023 年,已连续 24 年输水,总水量超 90 亿立方米。持续输水让台特玛湖 “起死回生”,湖面从干涸时不足 80 平方公里,最大时扩至 500 多平方公里,如沙漠中的明珠重放光芒。下游地下水水位显著回升,距主河道 1 公里处,从断流时的 9.8 - 10.1 米,升至 2.1 - 5.3 米,“地下水库” 得以补充。河岸植被重现生机,胡杨、柽柳等耐旱植物扎根更深,植被恢复改善面积约 2285 平方公里,绿色逐渐回归这片荒芜之地。
(三)产业调整,为生态让步塔里木河流域产业结构深度 “洗牌”。农业上,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滴灌、喷灌取代大水漫灌。以某地棉田为例,采用滴灌后,亩均用水量从 1000 立方米锐减至 400 立方米,节水超六成,不仅保障作物生长,更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耐旱作物受青睐,棉花、红枣、核桃等种植面积科学规划,高耗水水稻面积大幅压缩。
工业领域,“绿色门槛” 抬高。高耗水、重污染项目被拒之门外,新上项目严格环评,耗水量、排污量对标先进。如某拟建化工项目,因年耗水量大、污水处理难,经评估后未获批,确保工业发展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流域各地还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以塔里木河沿岸壮美胡杨林、湿地景观为依托,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既促进经济增收,又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
重生曙光:塔里木河的生态新貌持续的输水行动让台特玛湖迎来新生。如今,水域面积大幅扩展,最大时超过 500 平方公里,浩瀚湖水重现,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复苏。湖岸周边,芦苇丛生,随风摇曳,形成一道道绿色屏障,有效稳固湖岸线,减少风沙侵蚀。据监测,湿地植被覆盖面积较输水前增加数百平方公里,为众多野生动植物营造栖息繁衍家园。
曾经销声匿迹的野生动物纷纷归来。白鹭、野鸭等水鸟在湖面嬉戏觅食,时而振翅高飞,划破长空;野猪、野兔穿梭于芦苇荡与灌木丛,怡然自得。据统计,鸟类种类从之前的寥寥几种增至数十种,种群数量以每年 20% 速度增长。台特玛湖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奏响生命复苏乐章。
不仅如此,随着地下水位回升、土壤湿度增加,周边荒漠植被 “起死回生”。耐旱的胡杨、柽柳根系重新汲取水分,枝叶繁茂,绿色不断向沙漠腹地延伸。以胡杨林为例,过去大片衰败,如今新生幼苗茁壮成长,一些区域胡杨林密度增加 30%,重新成为阻挡风沙的坚实壁垒,遏制沙漠扩张,让南疆大地生态逐步恢复往昔平衡。
展望未来:守护塔里木河的长久生机塔里木河的 “复活” 是中国生态治理的伟大成就,但挑战依然存在。未来,我们需持续强化水资源管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每个人都应成为塔里木河的守护者,从日常节水做起,支持绿色发展理念。政府、科研机构与社会组织应携手共进,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模式,让塔里木河奔腾不息,长久滋养着这片广袤大地,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续写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