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功能的经典渊源——河图天地生成数

炎黄国粹 2024-03-20 09:52:01

郑重提示:本文旨在弘扬传统中医经典,传播炎黄国医文化,如果文中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若要使用医疗处方请依法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

河图洛书不仅是周易的渊源,也是中医的渊源!

河图中的“天地之数”不仅是五行的经典依据,也是人体五脏功能的经典依据!

这是学传统中医者须要首先明识的。

《易经·系辞传》中并没有生成数的描述,而是统一以“天地之数”称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天地生成数的说法,见于《尚书大传·五行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天地之数”、天地生成数与人体五脏功能的关系,笔者思考、研究很多,渐有所悟,也发表过一些文章,今再略述一二: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一之阳气,太阳气,从百会、头部顺着督脉、太阳膀胱经而下命门,在两肾中将脾胃中来的水(地六),演化成“精气”(生命之水,不能等同于刚喝下去的水,是带电、带电解质的水,是富含阳气、生物电的水)。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脾胃中的谷气(轻清部分),发酵升腾入心而化为君火,即是黄帝内经中说的“神气”(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递质应属“神气”)。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一之阳气,少阳气,入肝,与源于脾胃的谷气(稠浊部分)相合,化为“血气”,“血气”从左入心脏,为君主之左将。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脾胃中的谷气(轻清部分),发酵升腾入肺而化为“清气”,与肺吸入的天中清气相合,从右入心脏,为君主之右相。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天一之阳气,阳明气,入脾,与源于脾胃的谷气(稠浊部分)相合,化为基础营养(土气),构成周身的基础框架,承载身体中的其它各种“物”,即土载万物,如现代医学所说的糖、脂肪与蛋白质。

“天成”的脏气,最终表现为上升,多呈气态,如君火(神气)、金气(清气)。

“地成”的脏气,最终表现为下降,多呈液态,如肾气(精液)、肝气(血液)、脾气(基础营养液)。

天地之数是相互作用、相互化生的,五脏之气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化生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有不同的名称,但并非截然分开。

天地之数、五脏之气,以不同的比例合成万物,纷繁复杂,又非上述片语所能全赅。欢迎有识之士阐述高论……

炎黄国医学者吴越

2024年3月20日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

而且,出于对平台规则的遵守,也不发表有关医疗、医案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问题。

文中所述,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作品。笔者的经验:学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容易得多,而且,是真正正确的开启方式!有兴趣者,可参阅笔者的著作、文章或课程。

附1: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A、普及系列:自助中医普及课程(非执业中医师的业余中医课程)

B、经方课程:包括由浅入深的《经方易用》、《经方直用》与《经方深用》等不同阶梯

C、特别系列:中医经方核心课程-中医经方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D、经典系列:伤寒金匮解读-以经方逻辑贯通理解全书

E、医道系列:解读黄帝内经-通过解读黄帝内经传承医道

F、医道系列:解读周易-通过解读周易提升人们的心身健康,匡复生命正道。

附2: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