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欧美做噩梦的“伊斯兰恐惧症”,中国却不在意?这本事中国独有

阿哲嗨一嗨咯 2024-09-17 04:44:43

从“工具神”到“自己动手”:解读中华文化视域下的人民信仰与社会稳定性2017年,特朗普签署“穆斯林禁令”的消息,如同平地一声惊雷,在美国国内外引发轩然大波。这项禁令,直指穆斯林群体,禁止以穆斯林为主要人口的几个国家公民入境美国,赤裸裸地将对穆斯林的恐惧与排斥,上升为国家政策。

这一事件,将欧美社会长期存在的“伊斯兰教恐惧症”暴露无遗。在他们眼中,穆斯林群体,仿佛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代名词,与之相伴的,是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与冲突。然而,镜头转向东方,同样是面对穆斯林群体,中国社会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和谐共处,似乎是再寻常不过的日常。一边是如临大敌,一边是云淡风轻,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要解开这道文化密码,或许需要将目光回溯到几千年前,探寻中华文明独特的信仰体系及其深层逻辑。不同于西方文化中“神”的至高无上,中华文化更倾向于将“神”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人”,而“人定胜天”的信念,则赋予了中国人强大的行动力和主体意识,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奠定了独特的基础。

一、“神”的实用主义:灵不灵,比什么都重要在西方宗教体系中,“神”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创世主,是主宰者,是不可质疑、不可冒犯的绝对权威。然而,当这样的“神”概念,漂洋过海来到中华大地,却在不知不觉中,被烙上了“实用主义”的印记,其功能性被无限放大,最终演变成为了服务于人民的“工具神”。

这种转变,从中国神话的源头便可见端倪。不同于西方神话中,神灵生来就拥有超凡力量,中国神话中的神仙,大多是通过后天修炼,最终得道成仙。例如,家喻户晓的“八仙”传说,八位神仙原本都是凡人,历经磨难,最终凭借自身努力,获得了超凡能力,位列仙班。这种“人成神”的叙事模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对“神”的认知:“神”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努力达成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这种“成神”之路,往往伴随着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壮举。例如,传说中为民治水的“大禹”,最终被尊为“水神”;“神农”尝百草,为民治病,最终被奉为“医药之神”。

换言之,在中华文化语境下,“神”的“合法性”,并非来源于其出身或血统,而是取决于其能否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正如民间流传的那句俗语:“灵不灵,比什么都重要”。人们供奉神灵,祈求保佑,并非出于盲目的崇拜,而是希望借助“神力”获得现实利益。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中国民间信仰中,财神、土地庙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神祇”,会拥有如此广泛的信众基础。毕竟,相比于虚无缥缈的天神,这些“接地气”的神灵,似乎更能满足人们对财富、平安、健康的现实需求。

而当外来宗教踏入中华大地,也无法避免地被卷入这场“实用主义”的文化浪潮中,其教义和仪式,被赋予了更接地气的意义。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因果报应”的教义,被解读为劝人行善积德,以获得现世福报,而非来世解脱。而基督教在华传播过程中,也曾将提供物质帮助作为吸引信徒的重要手段。“实用主义”的信仰观,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化与外来宗教的互动模式。外来宗教要想在中国扎根,必须首先适应这种文化土壤,将其教义与中国人的现实需求相结合,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那些试图保持“原汁原味”、拒绝本土化改造的宗教,最终只能是水土不服,逐渐边缘化。

人定胜天:行动力与主体意识的觉醒如果说,“工具神”的概念,体现了中华文化“实用主义”的信仰观,那么,“人定胜天”的信念,则展现了中国人强大的行动力和主体意识。在中华文化语境下,人并非“神”的附庸,而是自身命运的主宰者。“愚公移山”的故事,或许是“人定胜天”精神内核的最佳注脚。面对巍峨的大山,愚公没有选择向神灵祈求奇迹,而是毅然决然地拿起锄头,带领子孙后代,用最原始的方式,一筐筐地搬运泥土,最终创造了“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神话故事中,人类一次又一次地向自然挑战,即使面对不可战胜的力量,也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这种“人定胜天”的信念,并非只是存在于神话传说中,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基因之中,并通过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内化为一种集体潜意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俗语,便是这种文化基因的生动体现。

回顾中国历史,从抵御外敌入侵到战胜自然灾害,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两弹一星”,无不体现着中国人“自己动手”的智慧与勇气。即使是在条件最艰苦的年代,中国人也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人定胜天”的信念,赋予了中国人强大的行动力和主体意识,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和自信,并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消极地等待“神”的救赎。“中国人民”: 凝聚力与社会稳定性的基石

“人定胜天”的信念,固然塑造了中国人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但要解释中国社会为何能在面对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时,始终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还需要探寻更深层的文化密码。答案或许就隐藏在“中国人民”这四个字中。不同于西方社会以宗教信仰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中国社会更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 “人民”,而非“神”,才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是凝聚人心的终极信仰。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与中华文明“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 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 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孟子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 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将“人民”的地位置于国家和统治者之上。

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贯穿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始终, 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治理理念和模式。历朝历代, 无论统治者如何更迭, 都必须将“民心”视为立国之本,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政治铁律。新中国成立后, “为人民服务”更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 从脱贫攻坚到抗击疫情, 从保障民生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将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

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人民”成为共同的信仰, 当“为人民服务”成为社会的共识, 不同文化背景、 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 才能超越自身的局限性, 找到共同的精神家园, 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更重要的是,“人民”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 每个个体的努力和奋斗, 都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民凭借勤劳和智慧,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在这个过程中, 没有“神”的庇佑, 没有“救世主”的降临, 有的只是亿万中国人民脚踏实地、 拼搏进取的奋斗身影。从“工具神”到“自己动手”, 中华文明的文化密码回顾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我们会发现, 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在面对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时, 始终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 并非源于某种神秘力量, 而是与中华文化独特的信仰体系密不可分。“工具神”的概念, 体现了中国人“实用主义”的宗教观, 人们尊重神灵, 但更相信自身的力量。 “人定胜天”的信念, 则赋予了中国人强大的行动力和主体意识, 鼓励人们自强不息、 勇于挑战。 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则将“人民”凝聚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 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宗教冲突、 文化冲突、 文明冲突此起彼伏。 面对这些挑战, 中华文明独特的智慧和经验, 或许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提供有益的启示。从“工具神”到“自己动手”, 中华文明的文化密码, 不仅是解读中国社会稳定性的钥匙, 更是人类文明走向未来的宝贵财富。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 《发酵丨特朗普推“穆斯林禁令”引争议 这次欧洲也看不下去了》2017-01-31

天眼新闻 《美国国内对穆斯林的歧视与迫害》2021-07-17

环球网 《《快报》:法国将被伊斯兰化》2013-10-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