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辞职的董其昌,字虽然写得丑,但绘画方面艺术成就很高

沐语纪文史 2024-08-28 16:23:18

文 | 沐语纪史

编辑 | 沐语纪史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每个朝代也都有人能开创新风,引领一个领域数百年。

在明朝末年,就有这样一位大臣,不仅有着极高的政治嗅觉,还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华。

他就是明朝大臣董其昌,也是擅长书法、山水画的一代大家,被誉为“华亭画派”的杰出代表。

但同时董其昌又是书画史上贡献最大、争议也最大的人物。

有一种说法叫:不懂董其昌,就不懂中国话,他也被称为“画家中的画家”。

而且这位著名的书画家,在青年时期也曾遭受过一次重大的打击,才走上书法之路的。

在一次会考中,他因为写字太丑没能夺魁,心里既无奈又气愤。

但他并没有抱怨主考官,反而觉得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于是苦练十多年的书法,成了一代大家。

那么,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

他生于嘉靖三十四年,自幼便展现出对诗词文学的浓厚兴趣,幼年时期写出来的文章就能让很多人为之侧目。

到了17岁时,董其昌决定读书入仕,开始参加会考。

在松江府的考试中,董其昌写出了一篇非常好的八股文,最起码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后来经过主考官的审核也确实如此,董其昌觉得自己可以夺魁,但到了放榜时却发现自己的名次在第二名。

排在他上面的是自己的侄子董原正,这让董其昌感觉脸上挂不住了,他非常不服气,于是到处打听为什么自己比董原正差。

后来有人告诉他,松江知府衷贞吉在看过他的文章之后,觉得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但又仔细端详一番后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差,所以就打了第二名。

董其昌哑然失笑,但这一事件对他触动极大,从此他发愤学习书法。

刚入门,他就拿起了颜真卿的《多宝塔帖》为楷模,学的差不多后,又改学魏、晋,临摹钟繇、王羲之的法帖。

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书法终于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带动了他的山水画入门。

而对于书法的练习,并没有让董其昌失望,他34岁时考中进士,由于书法、文章很优秀成为了庶吉士,进入翰林院。

庶吉士一般都是很有潜质的人,起初的工作是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书典籍。

很多朝堂之上的首辅大臣以前都曾经担任过庶吉士,比如说张居正、杨廷和、曾国藩这些国家重臣,都是庶吉士出身,所以董其昌的前途是很光明的。

在翰林院里,董其昌师从翰林学士田一儁。翰林院是明朝最高学术机构,汇集了当时最顶尖的学者大才,所以学习起来格外认真。

他的老师田一儁为官清廉,一心为朝廷社稷着想,所以对新进的庶吉士十分上心,倾囊相授。

在田一儁的教导下,董其昌不仅学到了许多治国理政的学问,还在书法艺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因此董其昌十分爱戴田一儁。

当田一儁去世时,董其昌难过得不能自已,主动请假护送灵柩南下数千里,送别自己的老师回福建大田县。

在路上,董其昌心情沉重复杂,对老师更加思念,甚至想过直接辞官归乡。

不过朝廷没有给董其昌机会,对他委以重任,先后让他担任了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还做到了河南参政这个从三品的官职。

而且由于极高的文学造诣,董其昌还担任过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

后来明朝爆发了长达十余年的“国本之争”,朝廷内大臣为册立太子党政不休。在董其昌眼里,这些人根本不是为了江山国本,而是为了自己党羽的利益。

他感觉累了,于是借口辞官回家养病,当时也没有人顾得上关注他,掌权者很快就放任他回家了。

在这一路的官宦沉浮中,董其昌做官的欲望越来越低,他并未在官场上迷失自我,始终保持着对书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回家后,他更是觉得无事一身轻,潜心研究书法、绘画,其实早在翰林院中,他就经常与同僚切磋书画技艺,还一块临摹前人书法大家的手帖。

病休时,董其昌正值壮年,离了官场,他的精气神也达到了巅峰,所以创造出来很多经典的作品。

比如说《葑泾访古图》、《鹤林春社图》等很多描绘江南风光的著名山水画。

而他的书法也在那时候达到了最好,在他的书法中,受米芾的影响是最大的。

董其昌特别喜欢米芾的书法,多此临写其作品,到了晚年临写的《临米芾天马赋诗卷》出神入化,让人难辨真假。

而且除了书法,董其昌和米芾在鉴藏和其他爱好方面也很相似,这或许也是他独独青睐米芾的原因。

他精通收藏和古代书画鉴定,曾看过、题跋过近300件古书画,现如今存世的晋唐宋元最精品的书画作品,有不少都曾是董其昌的私藏。

这都得益于他养病期间,不遗余力的搜集王羲之、王献之、谢安、米芾等名家的书法作品。

可董其昌自己的作品却很少见,这不失为一种遗憾。

在家待到65岁时,董其昌又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那一年,神宗驾崩,朱常洛即位。

由于担当过朱常洛的讲师,所以朱常洛对董其昌还是很好的,刚一上任就拟旨让董其昌担任太常少卿,给予他很大的信任。

可还没等董其昌大展宏图,仅仅一个月后,朱常洛就驾崩了。

继任者明熹宗和董其昌却没有师徒情分,反而宠信奸臣魏忠贤。

兜兜转转,朝廷又变成了灰暗的,董其昌只能再次辞官回乡,这一次又在家里待了“八年”。

等到1632年,魏忠贤死后,政局逐渐清明,董其昌这才又出仕,彼时他已经七十七岁了。

年龄以大,董其昌也没有当几年官,三年后就告老还乡回家颐养天年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