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天险牵一线,三千玄甲可吞天,2次见证唐王朝命运转折的雄关

闲说宇俊星 2023-10-17 07:32:01

位于洛阳东北部的虎牢关,在古代是防守洛阳盆地的重要关隘,历史上发生了多次载入史册的战斗。

虎牢关在楚汉争霸时就已经相当重要,秦朝在荥阳北面设置一个名为“敖仓”的大粮仓。和虎牢关荥阳构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区域。刘邦修筑了从荥阳直通敖仓的甬道,依托敖仓的粮食,在荥阳跟项羽相持一年之久。

虎牢关(成皋故城附近)的东北就是著名的敖仓

到了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诸胡南下,这里的城防更是被显著加固。成了在洛阳东北屏蔽诸多敌人最重要的屏障。

城北临黄河,西接成皋,四望甚远。

航拍虎牢关遗址,北临大河东拒强敌的虎牢关,红色圈出来的部分仅可通行的通道

但是虎牢关历史上最著名的2次战役还是发生在唐代,这座雄关见证了李唐王朝的兴与衰。

虎牢关响彻秦王破阵乐,大唐开国天王山之战

隋末经过了几年的群雄混战。洛阳王世充(郑)、河北窦建德(夏)以及长安的李渊(唐),三家逐渐脱颖而出。

隋末割据示意图

李唐在搞定了西面的薛举和山西的刘武周之后,统一天下势头更加猛烈。唐军的主帅李世民建议趁热打铁。出击攻灭占据洛阳的王世充,由此李唐王朝统一天下的天王山之战开始了。

武德3年(620年)7月,秦王李世民奉命东征王世充,仅花一个多月时间就杀到洛阳城外。洛阳四周的几乎所有军事要点不久后全部被攻占。王世充降格为洛阳市长,此刻坐困愁城的王世充无奈向窦建德发出求救,11月,窦建德收到来自洛阳的求救信。

一代枭雄窦建德

早就在关注洛阳局势的窦建德发现李唐的军事进展太快了,如果还在坐山观虎斗,那么李世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不过窦建德没有立刻过来支援,而是等到第二年(621年)3月。

窦建德这么做有两个原因。

1.坐收渔翁之利,洛阳坚固不是那么容易打下来的,窦建德希望李王双方再耗一段时间出手。

2.南下路上要解决另外一个势力孟海公。

就在窦建德磨磨蹭蹭的几个月时间内,河洛盆地已经给李世民吃的干干净净。

不过当窦建德大军南下后,唐军还是出现了畏难的情绪。但是李世民力排众议,他说服部下,这一仗是天赐良机可以一战解决两个强敌,不久后李世民率军抢占据虎牢关,完全封锁了洛阳盆地。不管窦建德接下来怎么进军,唐军起码可以利于不败之地。而窦建德的救援计划一开始就出了小问题。

李世民第一时间占领了虎牢关

窦建德那里因为要走哪条路救援王世充而烦恼。

窦建德大军南下后有人建议他不管洛阳,要先西出河阳打进山西去威胁关中,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如果能打下河东就直接准备进攻关中,即使打不进关中也能逼洛阳的唐军撤军,自己能更容易的接收王世充的地盘,这样一来很容易就成了东西魏、北周北齐对峙的局面。

窦建德南下救援有3条路可选

第1条路,打进山西,如果打了一半王世充躺平了怎么办。到那时就是前后都是唐军了,太危险。而且窦建德很看重自己名声,当年李渊的妹妹被俘虏他都好好送回去了,这会王世充主动求救,而自己搞些七七八八的事太败坏自己名声。

既然直取关中风险大,虎牢关又被李世民拿着。

那么可以走第2条线,从洛阳西南部进入洛阳支持王世充。但这条路同样高风险,这一路,粮食物资要从水路转陆运,而且路径更远,消耗极大,还增加了被李世民偷袭粮道的风险(李世民最爱这么干)。

分析来分析去,只能硬着头皮打虎牢关。

就这样,窦建德10万大军(还有一部分王世充和孟海公的部队)就浩浩荡荡的进驻虎牢关以东准备死磕唐军。

虎牢天险牵一线,三千玄甲可吞天

此刻坐困愁城的王世充看到窦建德出兵了,出动洛阳守军两万人袭击李世民部,但唐军战斗力实在太强,郑军头尾不得相顾,打了半天还是只能退回城内。

洛阳城防坚固,唐军攻坚不利

唐军在洛阳外面挖壕沟、筑壁垒,洛阳粮道完全断绝,百姓吃光了草根树叶,接着“澄取浮泥”,混进米屑做饼吃。宫城中饿死者比比皆是:

唐兵围洛阳,掘堑筑垒而守之。城中乏食,绢一匹直粟三升,布十匹直盐一升,服饰珍玩,贱如土芥。民食草根木叶皆尽,相与澄取浮泥,投米屑作饼食之,皆病,身肿脚弱,死者相枕倚于道。

然而,洛阳作为东都,城防相当完备:“大砲飞石重五十斤,掷二百步,八弓弩箭如车辐,镞如巨斧,射五百步。”故而唐军一时也难以攻克洛阳。

窦建德南下,皇帝李渊也动摇了

看到窦建德在不远处驻军,就连李渊都动摇了,他下密令让李世民先撤兵。李世民的压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不过李世民已经赶在窦建德前面拿下了虎牢关,彻底封死了洛阳盆地。而且粮食弹药充足,士卒只是疲惫,不是不能打。

窦建德南下被挡住在虎牢关 (图片来自up主“沙盘上的战争”)

夏军人多势众,但是能在虎牢关前面展开的部队并不多。如果窦建德不走虎牢关,要从东南突破,那更好了,李世民就喜欢打袭扰粮道再疲敌这套打法。

值得一提的是,窦建德并非鲁莽无能之辈,他团结将士、不爱财宝、勤俭节约、不恋女色,在河北主政的短短几年就恢复生产,安抚了人心。怎么看都是一代英主,只可惜他碰到了李世民。

在双方都赶赴虎牢关的时候,唐将郭孝恪就曾建议:

世充穷蹙,垂将面缚,建徳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

郭孝恪的意思,本来王世充就是快成俘虏的货色了,窦建德这时候来救他,是天意让我们大唐一次灭亡他们两国。只要我们据守虎牢关,伺机而动,等到敌人疲惫的时候击破他们是绝对有把握的。

李世民和尉迟恭

郭孝恪(后来的安西都护)建议只要派人围困洛阳,其他精兵前往虎牢布阵,以逸待劳,这样击败窦建德后,王世充自然也就完了,不出20天就能捉住两个国君。

全身漆黑的玄甲军

郭的意见,正如李世民所想。于是李世民变阵,把围困洛阳的任务被交托给齐王李元吉,李世民则带精锐玄甲军3500人在虎牢关应对窦建德。

所谓玄甲军,是李世民亲自挑选精锐骑兵,可谓是唐军精锐中的精锐。他们全部穿着恐怖视觉效果的黑衣黑甲,分为左右四队分别由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翟长孙带队。

李世民自己就是侦察兵+特种兵,单身赴险的案例比比皆是

刚到虎牢,唐军便给窦建德下套,李世民亲自带着4名骑兵,与尉迟敬德两人殿后,慢慢引窦军骑兵五六千人进入伏击圈。但凡有敌军想上前交锋,都会被这两位神射手用弓箭招呼。追击的夏军,一次损兵折将过百,第一次碰面就大大的打击了夏军的士气,首次交锋后两军自此相持。

玄甲军复原,作者李辉

期间王世充的使者不停催促窦建德出兵,又用金银贿赂窦建德军中的将领,但是虎牢关天险实在是太难打了。窦建德多次尝试都失败了。夏军原来高昂的士气也在一次次攻坚未果后耗尽了。

下面是今天的航拍图,今天已经没有了古代的城防设施。但是单看地形就可以看出来虎牢关多难打,南北都是山垒,只有隘口一条狭长通道,最北又有河流阻拦,窦建德此时也后悔选了这么一条路。

唐夏两军在虎牢关的对峙

与此同时,李世明还不断的派遣游骑兵骚扰夏军后方的粮道,搞得夏军上下人心浮动。本来信心十足的南征成了士兵天天对着虎牢关的唐军骂娘。军队的士气和组织度都出现了下滑,而这一切都在李世民的算计中。

到了5月,对峙了1个月的李世民实施最后的部署。他带兵北渡黄河,前往河北牧马,并故意留下上千匹战马引诱窦建德出战,而李世民则在当晚秘密潜回虎牢关。

次日清晨,受到引诱的窦建德果然全军出动,但夏军在汜水东岸布阵时,却始终不见唐军踪影。其实李世民自己带着自己最核心的玄甲军早早就来到了战场隐蔽起来。几千精锐的战士在等待窦建德军队慢慢卸下防备。

窦军一直苦等到中午,人困马乏。李世民见敌军纪律散漫他知道机会已到。他先派宇文士及带300骑兵前往试探,发现夏军果然松动,随即下令大军进发,准备直逼窦建德大营。

骏马“青骓”是李世民和窦建德在洛阳虎牢关交战时的坐骑,战斗中“青骓”身中五箭可见战斗的激烈

唐军突击

到了中午,等的不耐烦的夏军在酷热中晒了一个早晨。很多队伍变得松散,士兵有的干脆脱下甲胄,有的打水解渴,到就在夏军松懈的时候,决战的时刻到了。

玄甲军从隘口突然杀出,几千战马马蹄震动,山河为之变色。10万军容不整的夏军立刻乱成一团。而唐军的重装骑兵如坦克一般碾过夏军,不多时已经杀穿了一半。

李世民亲领玄甲军冲散夏军军阵,来自up主“沙盘上的战争”

窦建德正在营帐里开会,唐军突然杀到,众人顿时乱作一团。窦建德本想命骑兵抵御,但因为百官阻隔,骑兵难以冲上阵前。窦建德只好边战边退。与此同时,打穿了夏军整个防线的李世民跟诸将在夏军背后扬起唐军旗帜,夏军看到阵后的唐旗全军崩溃。

唐军在夏军身后树起唐旗,来自up主“安州牧”

这场战役中,李世民骑着昭陵六骏里的青骓,左驰右掣,“青骓”身上中了五箭(前边一箭,后面四箭),都是从迎面射来的,足见战况之凶险。

玄甲军集体冲锋

窦建德手下的士兵被打散,四乱逃命。夏军余部被唐军连着追杀三十多里,窦建德身带枪伤,躲到了牛头渚。

当年气贯日月的英雄,此时面对追来的唐军,也只剩下求生的本能,窦建德卑微地呐喊:“我是夏王,别杀我,把我献上去你们能得到荣华富贵的!”虎牢关之战,唐军一天之内俘虏了超过五万人,就是五万头猪乱窜唐军也得抓三天,可见夏军当时已然完全士气崩溃无法反抗。窦建德的妻子曹氏只带着数百人逃回河北。

一战擒双王,大唐一统天下趋势势不可挡

夏国援军完了,王世充的结局也近在眼前。李世民押着窦建德来到洛阳城下,王世充流着泪跟窦建德说了几句话。不久他便率领太子和官员两千多人出城投降唐军。河北窦建德的夏国残余势力,则在几年后被彻底平定。唐朝的天下,自虎牢关一战后,再也无可动摇。

封常清的陨落,帝国双壁输的不冤

虎牢关的下一次亮相是在100多年后。

渔阳鼙鼓动地来,755年12月安禄山叛军打到黄河边,渡过了黄河兵临大唐的东都洛阳。此刻负责守备洛阳的是原大唐安西都护封常清。

安史之乱的前期曾经威震西域的安西军大将封常清确实表现得有失水准。尽管他招募的士兵是洛阳附近兵勇,素质不能和安史叛军媲美。

但是封常清最大的问题是他本人低估了叛军,而放弃了天险虎牢关与叛军野战。几天时间就把东都洛阳及其周边都丢了。

曾经统帅安西军击败大勃律的封常清迎来了人生的滑铁卢

封常清是长期在西域主持工作的一员猛将,高仙芝入朝后作为安西都护接替者。他率军平定了大勃律、葛逻禄。算的上熟悉军情又能治理军务的全才,但是封常清有个弱点,他在西域大部分打的都是野战,守城和防守他没干过。而且西域的唐军都是精锐,显然不是东都临时招募的士兵可比的。

安史叛军渡过黄河进展极快

安西军一直在西域和吐蕃、突骑施等军队野战,胜多败少。封常清远远低估了安史叛军的实力,高估了洛阳招募的内地士兵的实力。12月初5,叛军渡过黄河。不久后封常清带着新募的士兵分别在虎牢关、罂子谷、洛阳城三次被叛军击败。洛阳保卫战就打了1天,12月13日洛阳失守。

在西域横扫千军的安西军

西域唐军的装备精良,军事素质极高。经常以少打多,很多时候一顿突突就解决战斗。而百战精锐正是封常清在洛阳所欠缺的,临时招募的兵士从战斗素质到战斗意愿都不及安西军。而他们的统帅还是第一次来洛阳。因为封的祖辈是流犯,封常清一直混到60岁才回长安接受封赏。洛阳一带的山川形胜只在书里看过没有实际考察过。

这些因素让他犯下了人生中最致命的错误——抛弃虎牢关险要和叛军野战。

虎牢关地形两侧高,中间低,最北有大河,如果死守关口一线,当时攻方很难有得力的办法

唐太宗李世民为啥能用劣势兵力看住窦建德10万大军,最后3500玄甲军大破夏军。就是唐军因为占据了这里的有利地形,顶住了窦建德前30多天的进攻,最后对其一击毙命。完成了大唐开国的最重要一战。

虎牢关航拍可以明显看出两侧的高山和北面的汜水,想轻松过关根本不可能

12月8日,安禄山的大军便杀到了洛阳东边的最后一道天险——虎牢关。

几天前的12月初,封就带着几万部队到了虎牢关。这一周多的时候,凭借之前的工事,6万人守住应该可以,我们从叛军后来打潼关、太原、睢阳、南阳的经历看叛军强于野战攻城其实很一般。睢阳一个小城张巡靠着一批募兵也守住了10个月。雍邱、太原、南阳、颍川只要唐军下定决心坚守,叛军其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此刻叛军的士气鼎盛,如果能在险要雄关顶住叛军的三板斧。叛军很快会陷入前有雄关后有骚扰的困境,当时河北的诸郡已经有不少反正了,唐军有很大的战略空间。

放弃险关野战,封常清大大低估了叛军

按道理讲封常清作为一代名将,8天时间内足以修筑好一切防备工事,抵挡住安禄山几天,甚至几个月的进攻。但是,封常清竟然连一天都没有挡住。

虎牢关一破,后面的就没多少悬念了。但是封常清没有立刻组织洛阳的防御,古代洛阳有28公里城防,几万人和撒豆子一样,估计是考虑到这一点,封常清干脆没做部署。

他又将虎牢关剩下的士兵集合起来,与安禄山在葵园硬拼了一次(今河南荥阳市高阳镇),唐军又一次大败。

接下来的洛阳保卫战既没有兵力,也没做部署,东都的陷落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短短4天,唐军连战连败失去拱卫洛阳的机会

12月13日,这座当年抵挡住了李密两年包围,抵挡住了李世民10个月进攻的洛阳城,守了1天安禄山就攻破了。 封常清在洛阳城内与安禄山硬拼了两次没有挡住叛军,最后只好率领残兵败将,砍开了西面城墙向着陕郡逃窜。

最后封常清被玄宗赐死,在人生尽头,还是拿起纸笔写下了人生最后一封战报。字里行间充满了悔恨。

一期陛下斩臣于都市之下,以诫诸将;二期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

安史之后,盛世不在。

1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