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西安无限繁华,为何在之后难成首都!其中有个致命原因

万世与浮华 2024-01-05 18:51:05

引言

西安,古时称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更是作为六朝古都,见证了历史兴衰更替,国家政权更迭。随着历史长河的奔流不息,似乎将长安这座古城抛之身后,它的命运悄然发生变化,难回往日荣光,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代繁华兴盛的古都在历史中香消玉殒。

长安城的兴衰

氏族公社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简单的部族定居,因为黄河水域的泛滥,使得黄河周边形成一片开阔且土壤肥沃的平原,那个时期的人被称为原始人,他们只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以及进行较为基础的耕作,靠天吃饭是其主要形态,因此,在黄河流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为后续形成城镇奠定基础。

到了西周时期,进入奴隶制社会,社会秩序搭建,阶级分明,并且伴随着生产力提高与发展,人们开发土地的能力也得到增强,黄河流域一带的平原得到开发,开始兴建一些小规模的房屋与宫殿,同时期,人们开始寻找等价物进行交换,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此时社会受自然环境限制影响还是较大,因此统治者仍旧将人们活动领域规划在黄河流域一代。

随着秦完成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钱币也进行统一,经济迅速发展,伴随着社会环境的稳定,人口数量迎来了激增,要求城镇规模的扩大,此时的秦朝可举全国之力,大兴土木,规划城市建设以及修筑了不少的军事防御工事,长安作为都城的雏形基本出现。

秦朝覆灭后,汉高祖统一全国,将都城定于此,并且更名为长安,至此长安城正式形成,伴随着文景之治,以及汉初时期的黄老政策,国家与民众休养生息,再度迎来人口的迅速发展,长安城内的基础建设逐步完善,城市规划上更加迎合人民日常生活需求。

在汉朝分崩离析后,魏晋南北朝混战以及隋朝短暂的统一,都对长安城造成一定破坏,城市建设百废待兴,但由于唐朝刚刚建立,对于大兴土木有些力不从心。

直到伴随着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出现,唐朝迎来鼎盛时期,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大繁荣,加之之前历代都城建设的基础仍在,唐朝统治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修建,使此时的长安城规模极为宏大,街道布局规划有序,宫殿林立,城内园林建设彰显着中式美学。盛世时期的长安万国来朝,开放富庶,汇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各民族文化交流,为长安城增添了一抹瑰丽的文化吸引力,不少诗人词人,慕名而来,在长安城内留下华丽词藻与诗篇,更是有不少歌赋赞叹长安城的无比繁华,至今仍流传于世,供后人无限畅想。

定都长安的原因

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挥着辐射全国,统领全局的作用。历任历代统治者定都首先考虑的是政治因素:易守难攻。

秦朝完成大一统后,因秦二世暴政被人民揭竿而起推翻他的统治,仅在统一历史上短短停留片刻。随着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两派势力的崛起,中国大地上演了争霸之战,最终以项羽乌江自刎为结局。

然而,在坐享胜利果实,准备选址建都刘邦却一筹莫展,朝堂上关于在哪建都吵翻天。不少大臣上奏建议建都在洛阳,洛阳地处平原,土壤肥沃,但张良却认为洛阳虽地处平原,适合兴建城镇,但地形过于平坦,不利于都城防御工事的修建。

他向刘邦建议到,关中位于统治疆域的中心位置,可辐射全国,左边有萧关和函谷关把守要塞,右边临近巴蜀与甘肃,巴蜀地势险要,西南的蛮夷进犯都城可能性微乎其微,关内地势虽不及洛阳平坦,但足够开展生产生活建设,加上黄河流域每年的泛滥,周边土壤肥沃,关中地区每年粮食产量极高,既可以照顾日常百姓生活所需,又保障了都城内的粮食存贮以应对战争之需。

最终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带兵前往关中地区,并更名为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祈求大汉政权稳固。

纵观长安的地理位置,三面均有把守,无论是借助自然险要还是人为修建的防御军事,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都城的安全。北面毗邻黄河,可借由水运输送物资或增兵援助,相比陆地作战,水面作战难度极高,只需将黄河堵截,敌军难以抵达长安城下,被迫进行水面作战。

刘邦与项羽曾约法三章,谁先入主中原谁便称王,古代中国朝代政权更迭,一直受到总法影响,讲究正统地位,自古中原便是政治家必争之地,不少统治者在登基后,都会到中原祭祀,以告祖宗宗法,承认其政权的合理。

人类发展离不开水源,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四千年前,如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南平原还未出现适合耕种的情况,仍是被沼泽迷雾所困,黄河流域的关内平原,恰好就是长安的前身,水草茂盛,气候宜人,从西周到隋唐都是定都的不二人选。

因此,长安成为都城首选是各种外部环境造就的结果,适宜的环境促使人们在这里聚集,人们聚集推动了当地的生产劳作,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巩固了政权的稳定。

舍弃长安的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口也迎来大激增,作为国家的都城,自然社会资源极佳,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导致都城承载力过重。不得不大兴土木以扩建都城,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加之黄河流域水量的激增,水土流失情况严重,耕地能力受损,粮食减产,与人口激增带来的人民日常需求增加相矛盾。

统治者在位期间,往往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或者军事防御工事,长安周围的树木被大量砍伐,土壤稀松容易流失,一遇大风天气,便是黄沙漫天飞舞,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环境遭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影响,流失的水土皆汇聚在黄河境内,形成淤泥堵塞,在夏季河水流量较为旺盛时期,对航运的影响还不算大,而在河水易干涸的冬季,淤泥量增加,使航运的船舶易陷入淤泥中,造成货物损失,给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害。

古代中国的气候呈现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的特征,长安所处地位位置在北温带,在宋朝以前,除东周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寒冷期,其余朝代的气候大多温暖宜人,适合人类居住。自宋朝起,全球气温骤降,长安所处的北温带气候普遍降低,当时人们棉花生产能力以及各种取暖措施还不普及,因此宋朝的都城选址被迫南下。

长安作为六朝古都,权力斗争的中心,充满着阴谋与诡计,不少的谋权篡位者对长安布局深入研究,费力摸清城防位置,以便造反攻城。吸取历史朝代覆灭的经验,朱温在谋反后,果断放弃长安作为都城的选择,转设洛阳为都城,因为此时长安作为都城的防御功能已不存在。

笔者感悟:

由于古代生产力低,生产工具简陋,都城的选址与变迁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因素更多,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也大不相同,生态环境与气候还有土地等因素的改变,制约着都城的发展,人们只能择水草茂盛之地栖居。

此外,社会因素也是历代统治者考虑的首要因素,都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保卫着统治的统治地位,在地势上必选择多方面利于守城难攻的地方,其次,都城是人口聚集的重要城镇,人民日常生活生产劳作需求的供应量是非常大的,要有便利的水运与陆运条件保障从全国各地粮食与其他物品的输送,这个条件便要求都城的选择一定要参考各城镇的基础建设。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