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如今的空调市场被美的、海尔和格力“三分天下”,其他的品牌几乎没有发展的可能。但是你知道吗?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空调界的“老大”却另有其人。
它就是火遍大江南北的春兰空调。
据统计,当时春兰空调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0%,相当于全国每售出三台空调,便有一台是春兰空调。鼎盛时期,春兰的最高年销售额高达56亿元,而同时期的格力仅有6亿元。
如今,格力强势崛起成为业界前三,而春兰空调却陷入险境几乎倒闭,这期间,春兰空调到底经历了什么?
提到春兰空调,就不得不提它的创立者陶建幸。
陶建幸生于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脑筋活泛、手脚灵活,尤其对家里的电子产品兴趣浓厚,常常拆了装、装了拆,不厌其烦。
成年后,陶建幸如愿当上了一名技术员,进入泰州林机厂工作。在那里,他勤奋好学、努力工作,很快成为了技术科的科长,并不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1985年,陶建幸临危受命去拯救生产停摆、业绩惨淡的泰州冷气设备厂。
走马上任的陶建幸并没有被现实击垮,经过一番的走访调查,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陶建幸先从精简人员开始,他果断裁掉那些消极懒散的工人,重整组织架构。接着,他又将工厂原有的40多条生产线逐一筛选,只保留了其中最有用的10多条。
经过一番调查,陶建幸发现,市面上的空调全部集中在3000-7000大卡的功率范围内,且种类单一、款式单调,这也给陶建幸提供了新的产品思路。
陶建幸决定从产品的差异化下手,经过一番刻苦研发,他终于生产出了一批3000功率以下和7000功率以上的空调,它们性能优、质量好,很快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春兰空调也顺利打开了市场。
为了追求更长远的发展,陶建幸将目光转向了变频空调,还虔诚地向技术发达的日本购买。谁知,对方态度傲慢、冷嘲热讽,还向陶建幸开出了天价。
陶建幸气愤不已,当即决定自行研发,仅仅一年之后,他就掌握了核心变频技术。
与日本的产品相比,新品成本更低也更节能,因而迅速占领空调市场,也让工厂起死回生、扭亏为盈。
此后,陶建幸加大营销力度,斥巨资在央视投放了5年的广告,也让春兰快速成为了空调行业的老大。
1990年,春兰空调市值高达1.2亿元,稳居全国首位。四年后,春兰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价一路攀升。
此后,春兰空调凭借107亿的身价荣获“中国空调大王”的美誉,而陶建幸也成为了广为人知的“空调之父”。
1990年到1998年期间,春兰空调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然而,命运总是诡谲多变,春兰也在巅峰之中一步步走向了泥沼。
做了几年行业第一的宝座,陶建幸的野心开始膨胀起来,他认为国内的空调市场已经饱和,要把更多的精力分散到其他新兴产业。
此后,他毫不犹豫地扑入发展多元化战略的洪流之中,先后投资了摩托车、重型卡车、洗衣机以及电视机等众多领域。
由于精力分散、竞争力不足,陶建幸投资的众多行业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与此同时,春兰空调作为曾经的主业被严重忽视,硬生生错过了空调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1998年,当格力、美的和海尔不断崛起、占领市场时,春兰却节节败退、急剧萎缩。
此后三年,春兰连续亏损,上交所将春兰暂时停牌。
直到这时,陶建幸才恍然大悟。他四处奔走寻合作伙伴和投资者来挽救春兰空调,可惜却无人问津。
万般无奈之下,陶建幸只好用仅剩的资产和母公司春兰集团以及泰州星威房地产公司做了置换。
如今,重组后的春兰主营业务不再是家电业务,而是房地产。
纵观春兰的发展史,前期朝气蓬勃、一日千里,后期却处处碰壁、苟延残喘,不禁让人唏嘘。
春兰空调的经历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企业能够永远站在顶峰,更没有企业能够永远躺赚。
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首先得不断精进主营业务,这才是终极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主干强劲,企业才有更多的能力进行多元化发展,您说是不?
您对春兰空调怎么看呢?欢迎来评论区说说你的高见。
苏宁易购就是春兰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