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付一夫
经历了“五穷”和“六绝”之后,时间来到了充满希望的7月,可是截至目前,大家似乎还没看到能“翻身”的迹象。
7月首日,A股迎来了久违的普涨,市场振臂高呼“开门红”。然而好景不长,A股在上攻乏力后再度选择了掉头向下,每天三四千家公司“待涨”似乎又成了常态。最令人惊讶的是,市场成交量一再萎缩,最近两个交易日居然只有5000多亿,同二三月份的9000~10000亿体量相比已近乎腰斩。值得一提的是,倘若不考虑市场上活跃的北向资金和量化资金,那么其他资金可能仅剩下3000亿不到——这意味着,眼下很多投资者已经不交易了,要么躺平,要么观望,要么干脆销户不玩了。
在这种级别的成交量之下,市场想要反转向上,几乎不可能实现。
我们知道,股市的涨跌本质上是由资金驱动的,资金之于行情就宛如燃料之于汽车,行情想要向上持续走高,必然需要成交量的充足作为保障。如果成交量能够连续多日保持在较高水平,则说明市场参与者众多且人气极旺,资金量亦是充沛,而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情况下,大家做多意愿强烈,行情自然容易延续上涨势头。
反之,如果成交量持续萎缩,说明参与者少且人气低迷,资金量不足,非但难以支撑行情的持续上涨,反而可能引发市场的连续阴跌。就像近期的A股,自6月中旬以来市场成交量持续在6000~7000亿附近,而近两日更是只有5字头的成交量,足以见得市场的寡淡。
为什么交易A股的资金量越来越少了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近期市场赚钱效应实在太差,让不少投资者敬而远之。
回顾今年上半年A股的表现,各主要指数几乎悉数收绿:上证指数下跌0.25%,深证成指下跌7.1%,万得全A指数下跌8.01%,创业板指下跌10.99%,科创50下跌16.42%,国证2000指数下跌19.67%,万得微盘股指数下跌25.44%,北证50指数下跌34.52%。与此同时,上半年万得全A平均股价累计下跌22.89%,说明上半年持有个股的投资者,平均下来都要亏损20%以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外股市的一路狂飙,其中印度SENSEX3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均在近日创下历史新高,日经225指数更是在日元连续贬值的情况下连续大涨,触及历史新高。如此一来,很多A股的投资者无疑是备受打击的。
要知道,资金是趋利避害的,投资者将钱投入股市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当一个市场赚钱效应每况愈下之时,资金自然会“用脚投票”,要么选择暂时离开,要么选择配置其他市场的投资品种。反映到A股上来,便是成交量的一再萎缩。
其次,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导致市场信心不足。
自4月下旬开始,市场上充斥着不少“唱多中国经济”的声音,尤其是此前一些看空中国经济的外资机构,也都给出了“上调2024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房地产即将触底企稳”等言论。再加上房地产“5·17新政”的出台,更加让人们看到了高层对于房地产这个国民经济的最大拖累项的极度呵护。当时市场情绪也是极为高涨,大盘甚至一度逼近3200点。
然而近期经济数据的发布,却打破了此前的乐观预期。以PMI数据为例,5月和6月的制造业PMI均为49.5,连续两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水平。考虑到PMI是典型的前瞻性指标,PMI的走弱直接暗示了国民经济复苏弱于市场预期的现实。
不仅如此,近期部分行业的薪资下调,让不少人对于未来的收入预期有所变化。而一系列因素叠加的结果,便是投资者信心动摇,风偏下降,做多热情被压制;而资本市场赚钱效应的持续恶化,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压制大众的投资意愿和信心,致使人们宁愿把钱存入银行、购买黄金或是国债,也不愿意投入股市或者配置基金。
最后,政策尚不明朗,市场难以形成合力。
我们知道,7月份有两个重要会议即将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与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当前海内外各方面形势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这两大会议大概率会出台极具分量的政策定调,甚至直接关系到下半年乃至未来数年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全市场都在关注。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大会召开之前,市场各方对于各项政策出台的预期存在不同看法,难以形成资金合力,其中部分资金为了规避政策的不确定性,难免会选择提前卖出并观望,从而造成市场的下跌,这便是为什么A股历来都有“大会大跌,小会小跌”的说法。
那么,市场要何时才能见底呢?
诚然,经历了连续一个多月的下跌,几乎所有投资者都早已身心俱疲,人心思涨。但客观地讲,当前A股各大指数无一例外皆为下跌趋势,正所谓“下跌不言底”,短期内市场继续下探找底依旧是大概率事件,而且不排除还会有一波暴力下杀才能见底的可能性。
按照历史规律,每一次大盘见底之前,总会经历一次持续缓跌之后的放量破位式急杀,也就是所谓的“杀出恐慌盘”。其背后的逻辑是,在漫长的缓跌过程中,多数人都处于套牢状态,其中大部分持股者因不愿意割肉而选择硬熬,而场外买盘亦是不积极,由此造成了市场的连续的缩量与流动性匮乏。但越是如此,市场就越难以在短时间内出清,这就衍生出市场“钝刀子割肉”式的下跌,被套的人内心早已备受折磨,疲惫不堪。
在这样的背景下,忽然出现的瞬间破位大跌,很容易就击溃广大投资者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继而产生恐慌心理,想着先保命再说并选择了仓皇割肉;同时,长期下跌后的破位急跌也容易触发很多机构的预警线,引发机构的被动平仓。他们所交出来的,正是所谓“带血的筹码”,而这往往也意味着最后的抛盘充分释放,即最后一跌,市场成交量也随之放大,场外资金将这些廉价筹码悉数收入囊中,而真正意义上的底部也就差不多形成了。
A股历史上,类似的剧情总是在反复上演。最近的一次当属今年春节之前的一波调整,同样是经历了漫长的下跌,但只要是成交量持续萎缩,就迟迟不见底,直到1月下旬开始的加速下杀,让无数资金心理防线被击溃并恐慌割肉出逃,市场成交量明显放大,而抄底资金也拍马赶到,至此宣布市场见底,随后开启了一大波暴力反弹行情,上证指数反弹幅度甚至超过500点。
平心而论,近期的A股着实让多数人都“很受伤”,但往往越是这样,市场距离真正的底部也就越近。从历史经验来看,每一次历史级别的大底部到来之前,多数人都觉得后市无望,对于市场已近乎死心。但随着短期利空的逐步消化、政策面的不断呵护以及大资金的强势入场,行情都实现了由企稳到反转甚至持续大涨的变化。这也正应了电视剧《繁花》里爷叔的那句经典台词“大暑之后,必有大寒”,反过来亦是同样的道理。
更何况,眼下距离两次重大会议的时间已是越来越近,而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一旦有了政策方向的指引,各方资金便容易达成共识并形成合力,场外增量资金也有望跑步进场,继而推动行情的反转向上。所以,向上变盘的节点应该不远了。
不过,在此之前你需要尽全力保护好自己的本金,活着等到市场反转那天的到来——毕竟,只有在熊市中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在牛市中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