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陈景润病逝后,依然睁着眼睛,妻子由昆:他临终前有两件憾事

奋发图强噢 2024-11-10 20:54:31

1996年3月19日,在北京一处医院病房内,63岁的陈景润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这位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2"而闻名世界的中国数学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睁着双眼,仿佛还在思索着未解之谜。他的妻子由昆后来向世人揭示,丈夫离世时带着两个深深的遗憾:一是未能完全证明困扰数学界数百年的"哥德巴赫猜想",二是无法亲眼看着年幼的儿子长大成人。

天才数学家的崛起之路

1933年,陈景润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家里穷得叮当响,小小年纪的他靠着母亲向邻居讨来的米汤汁度日。

父母为了养家糊口,整日在外奔波劳作,把照看弟弟的重担交给了年幼的陈景润。这个与众不同的哥哥不会讲故事哄弟弟,却用掰着手指头教弟弟数数的方式,展露出他对数学的天赋。

小景润天生爱学习,一有空就练习写字和演算。看着儿子如此用功,父母咬紧牙关,省吃俭用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

在学校里,陈景润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是学校里响当当的风云人物。这份耀眼的光芒一直延续到了高中时期,在那里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恩师沈元。

沈元老师是从清华大学调来的班主任,学识渊博且风趣幽默。那一天,沈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韩信点兵的数学题目。

就在同学们埋头苦算的时候,陈景润眨眼间就喊出了答案"53人"。沈老师让这个衣衫褴褛的学生在黑板上演算推导过程,陈景润的解题方法令人叹为观止。

从那天起,沈老师的一番话深深刻在了陈景润的脑海里:"我国古代对数学的贡献巨大,希望你们能够继续推进,甚至攻克数论中至今未解的'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成为了陈景润日后研究生涯的指明灯。

陈景润开始废寝忘食地学习,连头发都忘记剪。有一次去理发店,他拿着38号等待牌,却因为想解决一道数学题,丢下号码牌跑回了图书馆。

大学毕业后,陈景润被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但因身体虚弱且不善表达,他不得不停职回乡养病,靠在街头摆摊出租小人书维生。

命运之神眷顾有心人,厦门大学的校长偶然发现了这位落魄的数学人才。校长不忍人才蒙尘,向厦大推荐陈景润担任数学系助教。

在厦门大学期间,陈景润住在一间6平米的房间里,到处堆满了演算的稿纸。他在这里攻克了华罗庚《堆垒素数论》中的一些疑点,写成论文后因过于谦逊而迟迟未敢发表。

李文清老师偶然看到这篇论文,立即将其转交给了华罗庚先生。华罗庚对陈景润的才华惊叹不已,多次向厦门大学提出调人请求。

最终,在华罗庚的诚意邀请下,陈景润正式成为中科院数学所的实习研究员。在这里,他住进了四人间宿舍,为了躲避室友的鼾声,他甚至主动申请搬进了3平米的厕所,在马桶上方安置单人床,装上100瓦的大灯泡,开启了他昼夜不分的研究生涯。

数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1742年,德国数学老师哥德巴赫向学术界抛出了一个惊人的猜想:任意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这个看似简单的猜想,困扰了数学界数百年之久,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无数数学家为攻克这一难题绞尽脑汁,却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中国,华罗庚率先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华罗庚向陈景润透露,全世界的数学家都在为此展开竞赛,现在只剩下"1+2"和"1+1"两个难关尚未攻克。这句话点燃了陈景润内心的斗志。

为了证明"1+2",陈景润完全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他用最原始的工具——一支笔和一双手,与全世界使用电子计算机的数学家展开了竞争。

陈景润的研究方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惊人的智慧。他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再逐一击破。

日复一日的钻研让陈景润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他始终不肯放弃。在那个年代,他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纪录:平均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景润终于完成了对"1+2"的证明。这一重大突破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轰动。

国外的数学家们最初对这个结果持怀疑态度,他们无法相信一个只靠纸和笔的中国数学家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经过反复验证,他们不得不承认陈景润的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这项划时代的研究成果被命名为"陈氏定理",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个定理被写入了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教科书中,成为数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陈景润的名字开始传遍北京城,许多人这才知道原来首都还有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青年学者,用自己的毅力和智慧为中国数学界赢得了荣誉。

消息传开后,不少未婚女子慕名而来,希望能与这位数学天才结缘。面对突如其来的追求者,陈景润只得躲进他的数学世界里。

说来也是命运使然,四十多岁的陈景润此前从未对婚姻动过心思。院里领导曾多次为他介绍对象,但他总是不修边幅,对和女孩子接触也十分排斥。

每当有人前来说媒,陈景润总是全神贯注地盯着演算纸,对周围的事物浑然不觉。直到遇见由昆,这个木讷的数学家才终于打开了心门。

"陈氏定理"的成功让陈景润看到了希望,他开始酝酿着向"1+1"发起冲击。然而,命运却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

未竟誓言终成永别遗憾

1984年,正当陈景润全身心投入"1+1"研究之际,一场意外的车祸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更不幸的是,医生在为他检查时发现他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

这个打击对于一个数学家来说,无异于断了他的手脚。帕金森综合征导致他全身肌肉麻木,连最基本的吃饭都成了难题。

由昆每天都要用压舌板小心翼翼地撬开丈夫的牙齿,一点一点地将食物送进他的口中。这看似简单的一顿饭,往往要耗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即便身陷病榻,陈景润依然放不下他的数学研究。他坚持要在病床上看资料,誓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完成"1+1"的证明。

由昆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不让丈夫过度劳累,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所有的研究资料搬回了家中。

这个决定激怒了陈景润,这位从不对妻子发过脾气的数学家,生平第一次发了火。然而,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已经无力再进行深入的研究。

1996年3月19日,63岁的陈景润永远地离开了。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双眼依然睁得大大的,仿佛还在思考着那个未解的数学难题。

追悼会结束后,由昆向前来悼念的人们道出了丈夫临终前的两个遗憾。数十年的梦想"1+1"终究未能完成,这是他作为一个数学家的遗憾。

更让他痛心的是,无法看着年幼的儿子陈由伟长大成人。在病重期间,他常常提起这个心愿,却终究未能如愿。

这位数学天才的离去,不仅是家人的损失,更是中国数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用短暂的一生,在数学的道路上走出了属于中国人的高度。

不久后,国际拍卖公司开出了天价,想要购买陈景润生前的手稿。面对诱人的条件,由昆的态度异常坚决。

在她看来,这些手稿凝聚着丈夫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换来的研究成果,更是他留给祖国的宝贵财富。她和儿子一起做出了一个庄重的决定:将全部手稿无偿捐赠给国家。

这些珍贵的手稿如今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向世人诉说着一个伟大数学家的传奇人生。他虽然带着遗憾离开,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陈景润的一生,就像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写满了艰辛与坚持。他未能亲眼看到儿子成长,未能完成"1+1"的证明,却用自己的人生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奋斗之歌。

传奇手稿永留华夏大地

陈景润离世后,他的手稿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广泛关注。多家国际拍卖公司看中了这批凝聚着中国数学家心血的珍贵文献,纷纷向由昆抛出橄榄枝。

这些手稿记载了陈景润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过程中的每一步计算和思考。密密麻麻的演算过程,见证着一位数学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付出。

面对国际拍卖公司开出的天价,由昆的态度却异常坚决。她认为,这些手稿不仅仅是一堆纸张,更承载着一位科学家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在由昆眼中,陈景润是国家培养出来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成果理应属于国家。这些用生命换来的手稿,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经过深思熟虑,由昆和儿子陈由伟达成了共识。他们决定将这批珍贵的手稿全部无偿捐赠给国家,永久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

这个决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陈景润的手稿不仅是数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更是中国科学家不懈奋斗的见证。

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这批手稿设立了专门的展区。通过这些泛黄的纸张,人们得以一窥这位数学巨匠的研究历程。

展区内,陈景润工作时使用过的铅笔头、演算纸和其他物品也被妥善保管。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见证了一个天才数学家的坚韧人生。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这批手稿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保护。他们发现,很多演算纸的背面都是废旧报纸,这反映出陈景润节俭的生活作风。

随着时间推移,陈景润的故事在中国科技界广为流传。他专注研究、不计名利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专门设立了"陈景润奖",表彰在数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学者。这个奖项延续了陈景润的科学精神。

多所高校将陈景润的事迹编入教材,他刻苦钻研的故事成为激励学子们努力学习的典范。从街头小贩到世界级数学家的传奇经历,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

在中国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开创了属于中国人的新篇章。他用毕生精力攻克的"陈氏定理",至今仍是数学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基石。

陈景润虽然离开了,但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数学成果,更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科技发展永远传承下去。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