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其中备受医务人员关注的是国家卫健委提到的三个结构调整:
1、机构层级间的绩效工资差距调整
公立医疗机构要坚持把公益性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缩小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绩效工资水平差距。
2、不同专业科室间的薪酬待遇差距调整
坚持公益性的要求,逐步缩小医疗机构内部不同专业不同科室之间薪酬待遇差距,使儿科、病理、精神卫生、麻醉、全科、产科等相对比较短板弱势的专业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得到改善。
3、绩效工资中固定与灵活收入比例调整
要按照公益性的要求,逐步提升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中固定收入所占比例,适当调控灵活收入奖金部分的比例,使之更加符合公益性的定位,鼓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多钻研技术,多提供良好服务,而不是简单地把个人收入与创收能力相挂钩。
简单地说,就是三个缩小:缩小大医院和小医院医生之间收入的差距,缩小同一医院不同科室医生之间收入的差距,缩小绩效考核部分在医生总收入中的占比。
网上对这“三个缩小”有不同的声音,我觉得,挺好的。
医改的方向一定应该、也必须向着回归医疗本质的方向推进。
什么是医疗本质?
很简单,就一句话:医生诊治病人。
这句话的定语越少越贴近医疗本质。
我前面的文章里喜欢说“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很多人以为我在讲大道理,其实我讲的是真心话,只有对所有病人都一视同仁,没有身份地位之差,没有富贵贫穷之别,没有亲近疏远之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才叫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而想要实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必然需要医疗回归本质。
现在的医疗,内卷剧烈得无以复加,尽管在许许多多方面都使病人受益,但其本质已经出现了偏颇,很多医院、很多医生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生存,以及,为了更好地生存。
这不可避免会带来副作用。
理想化的医疗,应该在完善三级诊疗的基础上,病人来,医生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病人不来,也不绞尽脑汁去拉病人。
我不是说不要打造品牌、扩大医院、医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而是说,医疗是保障,不是推销。
即便要推销,也应该推销疾病预防的宣传。
当然,现阶段谈医疗本质有些为时过早,毕竟社会的发展、医疗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大方向总还是要明确的。
国家卫健委提到的“三个缩小”,我想对应的应该是年薪制。
我一直认为,年薪制是医改中关于医务人员薪酬改革最值得期待的内容,因为年薪制更容易让“医生诊治病人”这个医疗本质少些外界因素的干扰。
至于大医院和小医院医生收入差不多到底公平不公平?同一医院不同科室医生收入差不多到底公平不公平?
怎么说呢?
只能说,没有绝对公平,只有相对公平。
你要是让大医院小医院医生都拿基层卫生院的收入,那肯定不公平,你要是让大医院小医院医生都拿顶级大三甲医院医生的收入,那应该算相对公平吧!
不错等着吧,看看十年后[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挺好的,以后大家都去小医院上班了,危难重症没有人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