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监督制度,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体系,确保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全面深化党内监督的重要性与总体要求
党内监督是党的生命线,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完善监督制度的总体要求,坚持发展党内民主,坚持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突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二、强化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的结合
强化党内监督是为了保证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国家监察是为了保证国家机器依法履职、秉公用权。我们要把党内监督同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此外,还要将党内监督与国家专门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协调起来,共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是党的活力源泉。我们要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这是党领导国家前进的可靠保证。同时,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发展民主集中制,使其适应时代要求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
四、推进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实现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完善党内监督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增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实现民主集中制的操作性与约束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同时,要保障党内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强化制度意识,加强制度执行监督。
五、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
完备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是健全的党内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尽快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制定相配套的专项法规、制度,做好对现行其他党内监督法规的修订完善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法规制度,为党内监督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奠定基础。
六、完善监督制度
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全面深化党内监督,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推进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以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提供坚强保障。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武器,是促进党内团结和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关键手段。我们必须高度认识并妥善运用这一武器。
一、深化思想认识,解决心态问题
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的优良传统,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然而,仍有部分同志对此存在畏难情绪,使得这一重要武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认识不足。因此,我们必须解开是否要、敢不敢、会不会的思想障碍,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奠定基础。
二、加强共识,提升自觉性
党的建设实践表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着党内风气和党的事业发展。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一优良传统。我们需要加强共识,坚持原则,分清是非,统一思想。同时,要通过思想动员,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让他们紧密联系实际情况,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三、突出重点,提高实效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需要全面推进并突出重点。一把手应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积极的氛围。同时,要直面问题,勇于揭示自己的短板。坚持群众参与监督,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更加精准。谈心交心也是重要方法,需要真交心、讲实话。民主生活会是核心环节,必须真实触及问题。
四、长效机制,确保持久性
为了持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需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树立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导向,营造开放的工作氛围。同时,完善机制,强化制度约束,提高制度执行力。
把握关键少数,强化一把手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度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加强一把手监督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维护党的纪律和形象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导致一些腐败问题的出现。因此,我们必须深化对一把手监督制度的实施,特别是要把握“关键少数”。
一、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并优化制度建设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为有效防止一把手权力滥用,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将一把手的权力置于制度的框架之内。同时,我们应对现有制度进行优化,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建立全方位的公开机制
1. 公开权力清单及运行流程:探索建立一把手权力公开机制,详细编制权力目录,并向社会公开,以便接受公众监督。
2. 权责统一:坚持“有权必有责”的原则,明确一把手的责任范围,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构建有效的制约机制
1. 权责结合:建立一把手责任追究制,对绝对权力进行制约,如用人失察追究制和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
2. 民主与集中的平衡:健全议事决策民主机制,重大事项需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以制衡一把手的权力。
3. 创新监督方式:吸引更多社会群体参与评议,完善向上级纪委全会述职、述责、述廉制度。
四、明确并优化监督程序
1. 明确监督主体:针对监督难题,建立“一把手监督一把手”的机制,明确上一级的一把手为监督主体。
2. 公众监督的便利化:构建方便公众参与监督的制度,保护群众监督行为,让一把手接受最广泛的社会监督。
3. 建立有序的监督秩序: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效率,形成规范有效的监督秩序。
五、完善并强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1. 优化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一把手,严格执行相关任用程序。
2. 完善报告制度:一把手需定期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并接受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核查。
3. 加强廉政教育:实行上级党组织对一把手的廉政教育负责制度,增强其廉政意识,降低腐败风险。
纪委应充分履行党章所赋予的党内监督职责
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职机构,肩负着管党治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明确指出,各级纪委必须全面履行党章所规定的职责,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各级纪委应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深层内涵的理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确保党章规定的任务得到有效执行,从而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的保障。
为了履行好职责,纪委需要适应新形势下的任务与要求,严格遵守党章规定并回归其基本要求。党章是纪委职责定位的根本遵循,应聚焦党章,严明党的纪律。党中央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高度重视,通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我们仍需要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因此,各级纪委必须全面履行职责,将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做得更加严格,坚决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纪委应坚持纪律严于法律的原则,把党的纪律和规矩置于首要地位。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建立在严明的党纪基础上,因为违法往往始于破纪。为了有效阻断不正之风和腐败滋生的通道,各级纪委应深化“三转”,充分运用纪律和规矩这把尺子,及时纠正各种违纪行为,唤醒全体党员的党章党规意识,使遵守纪律、恪守规矩成为党员的自觉行动。
纪委在全面履职过程中应明确工作重点,保持稳定的政治定力。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惩治这一手不能放松。在强调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同时,反腐败的力度不能减弱,而是需要关口前移、扩大覆盖面、加大力度、提高要求。各级纪委应加大纪律审查力度,迅速处理“四风”问题,紧密关注重点人群,对严重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强化责任追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各层级得到有效落实。为了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应有效利用巡视这把利剑。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以坚定的步伐和精准的节奏,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
纪委应切实履行党章所赋予的党内监督职责
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职机构,肩负着管党治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各级纪委应全面履行党章所规定的职责,坚决尊崇和维护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为更好地肩负起这一职责,各级纪委需深入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明确职责定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党章的任务得以有效执行。
面对新形势下的任务要求,纪委的工作应回归党章的规定,聚焦中心任务。尽管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任务繁重。因此,纪委必须全面履行职责,强化监督执纪,坚决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权威。同时,认真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积极协助党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纪委在履职过程中,必须坚持纪律严于法律的原则,把党的纪律和规矩置于首要地位。违法往往源于破纪,要想阻断不正之风和腐败的通道,就必须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前沿。各级纪委应深化对纪律和规矩的执行,及时纠正违纪行为,唤醒全体党员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使遵守纪律、恪守规矩成为自觉行动。
在全面履职的过程中,纪委要突出重点,保持政治定力。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惩治这一手不能放松。加大纪律审查力度,严查快处“四风”问题,对严重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予以严肃处理。同时,加大对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向基层传递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此外,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用好巡视这把利剑,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持续努力,保持坚定的政治定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