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被夸上天的3个名人,其实都坏到了骨子里,很多人都被骗了

阿智通鉴 2024-07-03 18:51:00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孔融

孔融,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提起他,人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四岁让梨的可爱小男孩。

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孔融生于东汉末年,是孔子的后人,天资聪颖,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

十岁时,他随父亲拜访名士李膺。小小年纪的孔融竟然自称是李膺的"世交子弟",引得在座宾客惊讶不已。

当被质疑时,他巧妙地以孔子和老子的关系作答,因为李膺是老子后人,这样的解释令众人哑口无言。

这一幕虽然展现了孔融的机智,却也暗示了他日后锋芒毕露的性格。

随着年岁增长,孔融的才华愈发耀眼。他博览群书,文采斐然,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

然而,这份才华却并没有体现在他的事业上。在乱世之中,孔融频频与权贵发生冲突,显露出不谙世事的一面。

最突出的就是孔融与曹操之间的种种矛盾。

当曹操想要处罚太尉杨彪时,孔融挺身而出,用历史上的故事举例,力劝曹操收回成命。虽然此举彰显了孔融的正义感,却也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伏笔。

不仅如此,孔融还公开反对曹操的禁酒令。

他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质问道:"若因酒乱世而禁酒,那桀纣因色亡国,何不禁绝婚姻?"这番言论虽然不乏道理,却无疑触怒了曹操。

更令人不解的是,孔融竟然多次劝阻曹操南征刘备、孙权。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是"以无义之师讨伐仁义之师",岂有不败之理?如此犀利的批评,让曹操的心中的怒火积压的越来越多。

孔融的言辞之锋利,不仅针对政事,甚至还把手“伸”到曹操的私生活中。

当曹操之子曹丕纳袁绍儿媳为妻时,孔融竟然将其说成是妲己一样的红颜祸水,并大胆地将这一评论写信告知曹操。这样多管闲事又说话难听的人,有哪个君王会喜欢呢?

然而,最令人震惊的莫过于孔融对亲情的“独特见解”。

他曾公开表示,孩子只不过是情欲的产物,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也如同物品与容器,一旦分离便再无瓜葛。

这种观点在重视孝道的古代社会中无疑是惊世骇俗的,可以看出,孔融早已不是那个“孔融让梨”里的孔融了。

随着矛盾的积累,孔融的命运逐渐走向悲剧。公元208年,曹操以不孝、谋反等罪名,下令诛杀孔融全家。

这样一个由“孝子”而闻名的人,最后居然落得了一个这样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匡衡

除了孔融以外,还有我们熟知的凿壁偷光的匡衡。

少年时期的匡衡生活在一个家徒四壁的环境中,但他对知识的非常渴望,想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穷苦的命运。

为了能够读书识字,他宁愿去给地主做短工,只为借阅几本书籍。即便夜幕降临时,匡衡也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他在墙角凿了一个小洞,借着邻居家微弱的烛光继续研读。这个"凿壁偷光"的故事,成为了后世激励学子勤奋向学的经典典故。

匡衡的刻苦终有回报。他对《诗经》的一些观点解读很快传遍四方,"即说诗,匡衡来;匡说诗,解人颐。"的赞誉不胫而走。

然而,尽管匡衡的学识很渊博,但他在仕途之路上却没有那么顺利。

匡衡在考取官职时屡屡受挫,直到第九次才勉强通过,获得了一个不起眼的文学掌故职位。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匡衡成为太子舍人之后。

太子登基后,匡衡开始了平步青云,从郎中、博士一路升至光禄大夫、太子太傅,最终登上了丞相的高位,并被封为乐安侯。

在朝堂之上,匡衡以其渊博的学识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他劝谏皇帝戒掉一些奢靡的习惯,不要任人唯亲,多听一些对朝堂有益的言论。

每当朝廷讨论重大事务,匡衡总能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让在场的大臣们折服。

然而,权力的滋味似乎让匡衡逐渐迷失了自我。

当石显得势时,他与其他大臣一样唯唯诺诺;而当石显失势后,他又立即联合他人弹劾石显。这种墙头草的行为,与他早年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令人唏嘘的是,匡衡竟然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用了四万多亩土地。

当这一丑闻被揭发后,皇帝勃然大怒,将其贬为平民。昔日的丞相,一朝沦为普通百姓,这样的落差不得不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简直是我们幼时对于节约粮食的启蒙。

它朗朗上口的声调,不仅让无数学童记住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耕画面,更让人们对其作者李绅产生了忧国忧民的美好印象。

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出人意料,真实的李绅与其诗中塑造的形象大相径庭。

李绅在年少丧父后,就随母流落各地。这段经历本应让他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却在他后来的人生中演变成了一种极度的虚荣与奢靡。

当他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后,李绅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李绅的府邸中,歌妓舞女如云,觥筹交错之声不绝于耳。他的奢华生活甚至引发了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司空见惯"。

据说,当时的诗人刘禹锡在参加李绅的宴会时,被其家中众多美貌歌妓所震惊,写下了"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的诗句。

在仕途上,李绅也展现出了与其诗歌精神截然不同的一面。

他主张参与了朝廷的"朋党之争",依附"李党"宰相李德裕,其仕途起伏与党争密切相关。为了讨好上司,他不惜滥用职权,甚至造成了人命悲剧。

最令人不齿的是,李绅在担任地方官时,曾经隐瞒辖地发生的蝗灾,并下令驱赶灾民。

当下属质疑这一决定时,他竟然冷酷地表示:"那些受灾的草民就如同秕糠,他们的死活只能顺其自然。"

这番言论与其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体恤之情形成了巨大反差。

除此之外,李绅一生中最大的污点莫过于晚年经手的"吴湘案"。他为讨好李德裕,对江都县尉吴湘罗织罪名,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执意判处死刑。

这一冤案虽在李绅去世后得到平反,但也让他身败名裂,被追究责任,削去官爵,子孙永不得为官。

回顾李绅的一生,俨然是充满戏剧性的。

他的诗作《悯农》流传千古,为后人称颂;而他本人却因为种种不当行为遗臭万年。这种巨大的反差,不禁让人感慨:一个优秀的诗人,并不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

结语

回顾历史长河,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的作品或贡献与个人品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李绅、匡衡、孔融的故事就深刻的说明了这一点。

这种矛盾不仅引发了我们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也为我们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提供了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视角。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学会区分作品与作者。一个人的才华和贡献是客观存在的,不应因其个人品行问题而被全盘否定。

李绅的《悯农》诗作流传千古,其所传递的节约粮食价值观不应因他的奢靡生活而抹去。

同样,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后人,即使他晚年的行为有争议,这个故事本身的价值依然存在。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忽视历史人物的缺点。

相反,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既看到其贡献,也认识到其不足,才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历史。

同时,这种“有才无德”的矛盾现象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才华和成就的同时,也要注重品德修养。

名人的影响力巨大,他们的言行不一致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这启示我们要理性看待名人,不盲目崇拜。

总的来说,面对历史人物作品或贡献与品行的矛盾,我们应该采取开放、包容、理性的态度。既不因人废言,也不盲目崇拜;既要客观评价历史,也要从中汲取有益的启示。

这种平衡的视角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也能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观察和思考这些复杂的历史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性的多面性,也能更清晰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欣赏才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追求品德与才能的和谐统一,这或许才是这些历史人物给予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参考资料

1.孔融——百度百科

2.历史真相:那个写下“锄禾日当午”的诗人,其实是百姓最憎恨的酷吏!——广西卫视,2019年5月27日发布

3“凿壁借光”的匡衡,后来非法侵占四万余亩土地?——上观新闻,2022年2月28日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