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大师,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欧颜柳赵”四大书法家。他的行书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的书法以其雄浑和壮美著称,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据历史记载,颜真卿是一位多产的书法家,唐代时期创作了1700多件作品,到了宋代则有800多件作品流传。
至今,我们能够欣赏到的颜真卿作品共有45件,其中楷书作品尤为出色,几乎每一位书法爱好者都会学习颜真卿的书法。
他的经典楷书作品包括《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元次山碑》、《自书告身帖》以及《祭侄稿》。除了《祭侄稿》是行书外,其他六件作品都是楷书。
《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简称“元次山碑”或“容州都督元结碑”,最初立于河南鲁山县城北的青岭元结墓前,现在被保存在鲁山县鲁山一中的校园内,并有明代建造的碑亭保护。
颜真卿在大历七年(772年),也就是他63岁时,为他的好友元结亲自撰写并书写了这篇悼念文章。
元结,字次山,是唐代的文学家,出生于河南省鲁山县。他曾担任道州刺史,并被任命为左金吾卫将军及御中丞,同时兼任本管经略使。
《元次山碑》这篇碑文以其流畅的气势和生动的笔触,被认为是一件珍贵的书法作品。这座青石制成的碑刻,缺少了碑额。
碑身呈长方体形状,高度为1.9米,宽度为0.95米,厚度为0.28米,其右下角部分有所损坏。碑文刻在四面,因此也被称作四面碑,正面和背面各有17行文字,两侧各有4行,每行的字数在33到35字之间,整篇碑文共有1383字。
碑文的首行写着:“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元君表墓铭并序”。这篇碑文详细记载了元结的家世、生平以及逝世和安葬的时间,并且在多处表达了颜真卿对元结的深深敬意。
《元次山碑》的碑文已被收录于《颜鲁公论文集》中。目前,碑文的大部分仍然保存完好,但缺失了203个字。
故宫博物院现收藏着《元次山碑》的宋代拓本,这份拓本以其精致的纸张和墨迹,以及宁静庄重的神韵而著称,其传承有序,历史价值极高。
这份珍贵的拓本曾被萧山的朱翼盫先生所珍藏,后来在1953年,朱先生的夫人张宪祗及其子将这份拓本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这份晚明时期的拓本在“经略”二字之间没有损伤,同时“都”、“鼎”、“莫”三个字也保存完好。而《元次山碑》的原石则位于河南省鲁山县青条岭的一个高校园内。
【释文】
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
呜呼!可惜哉元君!君讳结,字次山,皇家忠烈义激文武之直清臣也。盖後魏昭成皇帝孙曰常山王遵之十二代孙,自遵七叶,王公相继,著在史。高祖善,皇朝尚书都官郎中常山郡公。
曾祖仁基,朝散大夫信令,袭常山公。祖利贞,霍王府参军,随镇改襄州。父延祖,清净恬俭,历魏成主簿、延唐丞。
思闲辄自引去,以鲁县商馀山多灵药,遂家焉。及终,门人谥曰太先生,宝应元年追赠左赞善大夫。
君聪悟宏达,倜傥而不羁。十七始知书,乃授学於宗兄先生德秀。常著《说楚赋》三篇,中行子苏源明骇之曰:“子居今而作真淳之语,难哉!然世自浇浮,何伤元子?”天宝十二载举进士,作《文编》。
礼部侍郎阳浚曰:“一第元子耳,有司得元子是赖。”遂登高第。及羯胡首乱,逃难於猗于洞,因招集邻里二百馀家奔襄阳,元宗异而徵之。
值君移居溪,乃寝。乾元二年,李光弼拒史思明於河阳,肃宗欲幸河东,闻君有谋略,虚怀召问。君悉陈兵势,献《时议》三篇。
上大悦曰:“卿果破贼,朕忧遂停。”乃拜君左金吾兵曹,摄监察御史,充山南东道节度参谋,仍於唐、邓、汝、蔡等州招缉义军。
山棚高晃等率五千馀人,一时归附,大压贼境,於是思明挫锐,不敢南侵。前是泌南战士积骨者,君悉收瘗,刻石立表,命之曰哀邱。将吏感焉,无不勇励。
玺书频降,威望日崇。时张瑾杀史於襄州,遣使请罪,君为奏闻,特蒙嘉纳,乃真拜君监察,仍授部将张远帆、田瀛等十数人将军。
属荆南有专杀者,吕为节度使,辞以无兵。上曰:“元结有兵在泌阳。”乃拜君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充节度判官。君起家十月,超拜至此,时论荣之。
属道士申泰芝诬湖南防御使庞承鼎谋反,并判官吴子宜等皆被决杀,推官严郢坐流,俾君按覆。君建明承鼎,获免者百馀家。
及卒,淮西节度使王仲鼎为贼所擒,裴茂与来交恶,远近危惧,莫敢谁何。君知节度观察使事,经八月,境内晏然。
今上登极,节度使留後者例加封邑,君逊让不受,遂归养亲。特蒙奖,乃拜著作郎。遂家於武昌之樊口,著《自释》以见意,其略曰:“少习静於商馀山,著《元子》十卷。兵起,逃难於猗于洞,著《猗于子》三篇。将家滨,乃自称浪士,著《浪说》七篇。
及为郎,时人以浪者亦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著《漫记》七篇。及家樊上,渔者戏谓之聱叟,(阙八字)又以君漫浪於人间,或谓之漫叟。”岁馀,上以君居贫,起家为道州刺史。
州为西原贼所陷,人十无一,户才满千。君下车,行古人之政,二年间,归者万馀家,贼亦怀畏,不敢来犯。既受代,百姓诣阙,请立生祠,仍乞再留。
观察使奏课第一,转容府都督兼侍御史本管经略使,仍请礼部侍郎张谓作《甘棠颂》以美之。容府自艰虞以来,所管皆固拒山谷,君单车入洞,亲自抚谕,六旬而收复八州。
丁陈郡太夫人忧,百姓诣使请留。大历四年夏四月,拜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中丞,管使如故。君矢死陈乞者再三,优诏裒许。
七年正月朝就师,上深礼重,方加位秩,不幸遇疾,中使临问者相望。夏四月庚午,薨於永崇坊之旅馆,春秋五十,朝野震悼焉。
二子以方、以明,能世其业,名虽著而官未立。以其年冬十一月壬寅,虔葬君於鲁山青岭泉陂原,礼也。
呜呼!君其心古,其行古,其言古,躬是三者,而见重於今。虽拥旄麾幢,总戎於五岭之下;弥纶秉宪,对越於九重之上,不为不遇。
然以君之才之德之美,竟不得专政方面,登翼泰阶,而感激者不能不为之太息也。君雅好山水,闻有胜绝,未尝不枉路登览而铭赞之。
感中行见知之恩,及亡,至今分宅以恤其子,其不偷也多此类。中书舍人杨炎、常褒皆作碑志,以抒君之志业。
故吏大足令刘褒、江华令瞿令问、故将张满、赵温、张协、王进兴等,感念恩旧,皆送哭以终葬;竭资鬻石,愿垂美以述诚。真卿不敏,常忝次山风义之末,尚存尽往,敢废无鬼之辞。铭曰:
次山斌斌,王之荩臣。义烈刚劲,忠和俭勤。炳文华国,孔武宁屯。率性方直,秉心真纯。见危不挠,临难遗身。允矣全德,今之古人。奈何清贤,素志莫伸?群士立表,垂声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