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名日本兵藏身山中17岁少女劝降反被残忍杀害

史册千秋 2024-12-14 09:49:14

1945年8月15日是日本向我国正式投降的日子,而在日本投降的前几天,却牺牲了一位17岁的中俄混血少女,她就是嘎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杜别耶娃。

1928年,嘎丽娅出生在中俄边境绥芬河市,绥芬河是个多民族交汇的国家,邻里之间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嘎丽娅从小在这样多样的环境中长大,感受着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与友好和谐,这些友好与和谐的邻里,影响着她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

少女时代的嘎丽娅亭亭玉立,眉目清秀,而且善良聪明,他的父亲是一位中国人,母亲是一位漂亮温柔的俄罗斯人,嘎丽娅被父母视若珍宝,对她的教育也从来不松懈,1942年,嘎丽娅从露西亚俄侨学校毕业,会俄语、汉语、日语,而且日语成绩非常好。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苏联红军征服绥芬河后,遇到了部分日军,日军隐藏在天长山,迟迟不愿投降。天长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苏联红军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依然久攻不破。所以,苏联红军就想到以劝降的方式结束战斗,因为嘎丽娅能够流畅地讲汉语、俄语和日语,所以此时的苏联红军非常需要她帮助说服日军接受即将到来的和平:和平既然是不争的事实,日军能否直接投降,免除最后残酷的战争?因此8月11日,嘎丽娅受苏联红军请求,前往绥芬河市劝降日军。

17岁的嘎丽娅当然懂得日军的残暴,但是在她年幼的脑海中想到更多的却是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与折磨,想到了邻里之间的包容和帮助,她认为:生与死的关键时刻需要有人喊出那一声和平的号召。临走时,嘎丽娅平静地告诉母亲:“红军需要我,让我跟他们上要塞,去劝日本人投降,”但母亲却哭了,她为嘎丽娅带上了象征平安的红色头巾,目送她离开。

嘎丽娅到了日军要塞,她双手高高举起白旗,步伐坚定地一步步往前,毫不畏惧,并以坚定不屈的语气和日军沟通:表示苏联红军会保证俘虏的安全,并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日常食物与水,以及医疗救助,希望日军能以投降换来和平,不要再给普通百姓造成无谓的恐慌与伤亡。但11日劝降无果。

12日带着劝降提纲,嘎丽娅同15名战士再次上山。临近要塞时,日军要求嘎丽娅一人进入,以证明苏联红军劝降的诚意,而嘎丽娅没有退缩,她只身前往敌营,数小时后,山里出现了一阵枪声,跟随的战士们赶紧上山了解情况,才得知嘎丽娅遭遇了不幸,她被气急败坏的日军粗暴地拖进山洞,残忍杀害,最后只找到一块红色的手巾,她的母亲和弟弟再也没等到她回来。

2014年7月1日,黑龙江省民政厅正式批准嘎丽娅为革命烈士,绥芬河市专门为嘎丽娅修建了纪念馆,现在我们去绥芬河市会看到一座高耸的纪念碑,在最底端可以看到中、俄文写的一段话:“俄中友谊就是相互理解、信任,为了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我们必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这段话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纪念碑即将落成之时的亲笔题词,这座纪念碑的主人就是嘎丽娅,嘎丽娅为了绥芬河的解放,为了劝降日本,毅然走上了炮火纷飞的战场,扛起了和平使者的历史使命,为和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