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作为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其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书法领域,还涵盖了鉴定、教育和红学等多个方面,展现出深厚的学术素养。
对于他的书法作品,大众普遍持有极高的评价和信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发生了他写错字的事。
1979年,《陕西广播电视报》在重新发行时,邀请了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为报纸题写报头。尽管启功先生的书法被广泛赞誉,但在报纸正式发行后,有读者指出“播”字的书写似乎缺少了一撇,引发了对是否为错字的争议。
这种指责让报社起初并未理会,因为这是大师的亲笔之作,怎会有误?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错误”提出反馈,报社决定将报头改为电脑版。
这种行为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人书法专业人士认为这是文化断代的一个典型表现,反映出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无知。
事实上,在推广简化汉字之前的常用写法中,“播”字的确是没有写上面一撇,这一点查查书法字典就很清楚。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对待公众意见的合理举措,但实际上这一决定背后隐藏着对汉字文化深度的忽视。
关于“播”字的书写正确性问题。启功先生的书写方式并未违背规范,而是体现了一种古典的主流字法。
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播
在对比历代经典碑帖,特别是唐代楷书的严谨规范中,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询的《皇甫诞碑》以及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等,均未在“播”字上添加那一撇。这种省略撇画的写法,在古代书法家作品中较为普遍,而有撇画的则相对少见。
从左到右为李世民、陆柬之、董其昌、祝枝山写的“播”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前我们所见到的“播”字,其简化形式自1956年起便开始推广。在此之前,该字的常见书写形式与启功先生所展现的一致。
换句话说,启功先生并没有写错,他只是沿用了一种历史悠久的书写方式。
而报刊杂志的题名,其实可以拥有更多的艺术处理与文化升华的空间。即便使用了几十年前的老字,或者更古老的篆书、隶书字体,都不算错误。
这样不仅没有错,反而能扩大文化的深度,为公众提供了解中国古文字的窗口。
从这个角度来看,报社的妥协虽然避免了短期内的争议,却也失去了一个宣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
事实上,如果报社能够坚持使用启功先生的题字,到今天应该已经有很多人通过这份报纸了解到“播”字的这种特殊写法,体会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曾经以文化传播著称的报纸,如今已采用了呆板的电脑字报头。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对于汉字文化认知的一种断裂。这种文化断代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启功先生所写的“错字”,实际上应当被大力推广和弘扬,以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所使用的非本平台原创的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自:书法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