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推动河南大学“新文科”建设
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
正式揭牌!
我校举办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中心发展规划研讨会
11月25日下午,河南大学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中心发展规划研讨会在文学院举行。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关爱和教授,校党委副书记杨萌芽,河南大学至善特聘教授陈平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大学教授刘跃进,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心科研骨干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亮主持。
文学院院长武新军围绕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的筹备过程指出,河南大学中文学科在本领域具备三大特长和优势:拥有深厚的“史料”传统,从“唐诗文献整理”到“报刊史料研究”均有学术积淀;目前本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都有重大课题、重大项目作为支撑,如《文选》学文献、词学文献、清诗文献、延安文艺史料等;关于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成果数量丰富,质量上乘。为更好打造高端科研平台、推动中华文学史料的研究与传承,经省教育厅同意,学院将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更名为“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 以“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长刘跃进教授为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以期整合相关研究力量,承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任。
陈平原对河南大学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高度评价了河南大学教授刘增杰在现代文学史料学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希望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以严谨、慎重的态度对待史料,以研究为导向整理史料,提升史料整理与研究的学术含金量,使文学产出具有重大影响;同时在研究特点上,要打造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逐步探索本中心与校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方式,协调研究队伍,保持人文研究的“温度”。
关爱和表示,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的设立,既是为了发扬河南大学中文学科前辈学人的治学经验,又符合当前整合科研机构、凝练力量、推动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研究中心不仅要着手整理前辈学人的学术资源,从中汲取研究智慧,打造传统优势学科的品牌效应;立足现实,遴选优势研究方向,予以学术资源的支持,争取精准突破;更要前瞻规划,在刘跃进老师的带领下打造更宽的学术视野,实事求是地服务于河南大学的学科建设、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
刘跃进在致辞中提出,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要将学科研究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战略相结合,将学院现有的不同学科分支整合在“文学史料”的基础框架下,形成基于史料的研究特色。他强调,史料整理的目的是推动研究的进一步升华,要细致规划研究进程,有计划地开展中心建设和相关学术活动,培育年轻学者,确保中心工作取得实效进展;并希冀研究中心早日打造出精品成果,赢得学术界关注。
杨萌芽代表学校党委,对中心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贺,对刘跃进、陈平原两位教授加盟河南大学致以诚挚谢意。河南大学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学校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立足文学院厚重的“史料”研究传统,整合古代文学、古典文献、近现代文学等优势研究方向,以“史料整理与研究”为基本切入点,打造一个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为一体的高端科研平台,推进文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他表示,学校将为研究中心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持,期待研究中心能产生一批优秀成果,培养锻炼一批青年学者,在学校“强理振文、新工新医”办学新主线下,为中文学科“筑峰”提供有力支撑。
校党委副书记杨萌芽、中心主任武新军、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刘跃进共同为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在209会议室召开“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发展规划工作研讨会。王宏林、胡全章、刘涛、岳淑珍、马铁浩、和希林等围绕中心2025年度学术规划、《中华文学史料丛书》出版策划、《中华文学史料》集刊稿件选题等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未来中华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心将按以上规划开展工作,积极推进高端科研平台建设,推动学科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 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奋发有为 砥砺前行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河大力量
来源:河南大学 统筹:姬志闯
三审:王文君
复审:梁光苇 初审:张晨
来源:文学院
排版:万芊芊
校对:郎雅琪 岳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