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本身活动就不方便,评残、申请补贴、申请低保时,理应由工作人员登门办理,为什么还要残疾人亲自去?就这么不体谅残疾人的苦处吗?
有的残疾人提了如上的建议。
这个建议提得好!确实应该这么做。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这么做了,需要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牵涉到其他社会群体的连锁反应又该有多大?
就拿低保来说,一般情况下,每个镇只有一个人负责这项工作,除了接待申请人之外,还要负责下村走访调查、回复信访投诉、开会、报送审批表、对接其他关联部门,这还不包括民政局安排的日常业务,包括录机、专项活动,如低保提标、低保年审,等等。
这么说吧,正常工作时间根本不够用,加班加点几乎是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残疾人一个电话就要上门,是不是还要配人呢?有的地方服务半径比较大,跑一户残疾人家庭需要穿越几十里路,一又能跑几户?油费谁出?
其他与残疾人有关的业务也大抵如此。
如果残疾人工作实行上门服务的话,卧病在床的大重病患者要不要提供上门服务呢,毕竟与残疾人比起来,他们更为不便。
子女长年不在家的孤寡老人,就医、生活都成问题,上门服务是不是也很有必要?
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孤儿要不要上门照料?
有些与残疾人相关的工作,其实并不像朋友们想的那么简单。但是残联也在想办法,逐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比如,上门评残,去之前县、镇需要安排好时间,提前处理好手头业务,还要协调好医院和医生,协调车辆,您以为这是一个电话就能办妥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