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心,佛学经文“依至真心”原文涉及对佛法、特别是《楞严经》的理解。
其中强调了:至真心(如来藏)的非二元性质,即它既不是心也不是空,既不是地也不是水,以此类推,包括非色、非声、非味等,表明至真心超越了所有二元对立的范畴。
这种解读为何被称为垃圾解读?其原因就是“茅坑边上谈饮食”,文不对题,环境不对。
1)我们一再强调佛学是古老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它的所有阐述都是关于科学研究该如何如何的学问?
2)科研过程中,没有真心假意,只有客观主观。
3)真意,如果是“真诚的心意”,那依然属于主观臆断。根本不是科学精神。
4)由此可见,真意,只能而且必须是:客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5)而所谓的“依至真心”,就是我们常说:调整好客观分析研究的心态。
如此简单的概念,非要解读成:
它既不是心也不是空,既不是地也不是水,以此类推,包括非色、非声、非味等,表明至真心超越了所有二元对立的范畴。
看起来“高大上”,但读来如同嚼蜡,一点收获没有。除了把大家脑子搞得晕晕沉沉不明就里,不是垃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