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将军:回乡探亲带厨子,拔枪要毙亲叔叔,母亲下跪求原谅

蓝江聊历史文化 2024-11-29 22:54:46

许世友将军:回乡探亲带厨子,拔枪要毙亲叔叔,母亲下跪求原谅

1953年的一个秋日,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带着两位厨师回到河南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村探亲。这位从少林寺习武,后来成为开国上将的传奇将领,此时已经离乡近30年。当地百姓得知消息后,纷纷前来围观,场面热闹非凡。然而,就在这看似温馨的场合中,许世友突然拔枪指向自己的亲叔叔许存礼,情势瞬间紧张起来。为什么这位威名赫赫的开国上将会对至亲之人兵戎相见?他的母亲为何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地求情?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这不仅是一个关于亲情与正义的故事,更是一个展现革命军人铁面无私的真实写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在阔别家乡多年后的重逢中,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

一、回乡探亲的准备与抵达

1953年秋,山东军区司令部一间办公室内,许世友正在整理回乡探亲的请假申请。这已是他第三次向上级递交申请,前两次因军区事务繁忙未能成行。这一次,他特意挑选了秋收之后,农闲时节申请休假。

准备工作开始得很早。早在一个月前,许世友就让警卫员挑选了两位手艺出众的军中厨师。这两位厨师一位擅长北方面食,一位精通南方菜系。许世友的用意很明确:要让乡亲们尝尝"大锅菜"之外的美味佳肴。

从济南出发那天,许世友带上了两辆崭新的苏式吉普车。车上装满了当时紧俏的物资:棉布、药品、火柴和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此外,他还特意带上了一批农具和化肥,这是他根据家乡农业生产情况特意准备的。

车队沿着济南到新县的路线向南行进。当时的道路条件十分艰苦,有些地方甚至还没有修建正式的公路。进入豫北地区后,两辆吉普车就必须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在乡间土路上前行。

到达大别山区后,道路更加难行。汽车无法继续前进,一行人不得不改骑马前行。许世友这时换上了一身绿军装,头戴大檐帽,腰间别着勃朗宁手枪,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继续赶路。

消息比人先到。当许世友一行人还在山路上跋涉时,许家洼村和周边乡镇的群众就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许多人放下手中的农活,纷纷赶到村口迎接。到达村子时,道路两旁已经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群众。

村长带着乡亲们列队相迎。有人搭起了简易的欢迎台,还有人准备了锣鼓队。许世友却没有理会这些欢迎仪式,而是直接朝着自己的老家走去。当地干部想要引导他去事先准备好的招待所,被他婉言谢绝。

队伍穿过蜿蜒的村道,许世友看到了熟悉的景象:低矮的土墙,高大的槐树,村头的老井。一切都和他离开时一样,又似乎都不一样了。许多房屋已经修缮一新,村里还建起了新式的晒场。

按照许世友的吩咐,两位厨师立即在他家院子里支起了大锅。很快,饭菜的香味飘散开来,引来更多的乡亲围观。许世友让人将带来的物资分成几份,准备分发给乡亲们,特别是那些在革命时期帮助过游击队的老人家属。

二、许世友与亲叔叔的恩怨往事

许存礼在民国时期担任许家洼的保长,这一职位赋予他相当大的权力。作为保长,他负责户籍管理、税收征缴和民兵组织等事务。但许存礼却利用职权欺压百姓,甚至与土匪勾结。他强迫农民向他缴纳额外的粮食,以"维持治安"为名收取保护费,谁若不从,就安排打手上门滋事。

1927年春,许存礼与当地的反动武装勾结,将一批进步青年的名单透露给国民党当局。这些青年大多是地下党员或同情革命的知识分子。消息泄露导致多人被捕,其中包括许世友的两位同窗好友。这些青年后来被国民党军队押往县城,再未回来。

更令人发指的是,在1928年,许存礼竟然打算将许世友的母亲和三个妹妹卖给商人。当时许家因连年天灾欠下外债,许存礼以替许家还债为由,暗中与人牙子谈妥了价钱。这个阴谋被邻居无意中发现,连夜通知在外地的许世友。许世友立即派人将母亲和妹妹们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担任保长期间,许存礼还建立了一支由地痞流氓组成的"自卫队"。这支队伍名义上是维护治安,实际上却成为他欺压百姓的工具。1929年的一个夏夜,自卫队趁着夜色闯入村民张老汉家中,强行抢走了他家刚收获的粮食,还将反抗的张老汉打成重伤。

许存礼与国民党地方政府的关系密切。每当上级派人来检查工作,他总能提前得到消息,便组织人手粉刷村里的墙壁,修整道路,营造出一派祥和的假象。检查组一走,他又恢复了横行霸道的本性。

1930年,许存礼更是勾结国民党军队,设立检查站,对过往的行人和商队进行盘查。他以查缉共产党的名义,敲诈勒索过往的商人,甚至将无辜的村民诬告为共产党,再借机勒索钱财。据当时的村民回忆,仅这一年,许存礼就借此敛财数千大洋。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许存礼还试图通过出卖革命队伍的情报来邀功。他派人打探游击队的活动路线,准备向国民党军队告密。幸好这个计划被地下党员及时发现,避免了一场灾难。这些恶行,都被当地群众一一记录在案。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在土改运动开始后,许存礼仍不思悔改。他暗中挑唆一些人对抗土改,散布谣言说共产党的政策靠不住。直到1953年许世友回乡前,他仍在村里散布不利于新政权的言论,企图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这些累累劣迹,不仅造成了许多无辜百姓的伤亡,更给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许世友在外打游击的这些年,通过地下党员和群众的反映,不断了解到许存礼的恶行,这也成为他此次回乡后与许存礼发生激烈冲突的导火索。

三、革命时期的生死较量

1926年,许世友离开少林寺后,很快投身革命事业。初期,他在大别山区组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开展抗租抗税运动。这段时期,他带领农会会员多次与地主武装发生冲突,其中最激烈的一次是在黄冈山区的租谷争夺战。

1927年冬天,许世友在木兰山建立了第一支游击队。这支队伍最初只有二十多人,武器装备简陋,只有几支土造的长枪和部分民间猎枪。游击队采取打了就走的战术,经常在夜间突袭敌人的据点,缴获武器弹药。通过这种方式,游击队的实力逐渐壮大。

1928年春,许世友在少林寺习武的经历派上了用场。他利用自己精通武术的优势,为游击队员开设军事训练课程。除了传授拳脚功夫外,还重点训练队员的军事技能,包括射击、投弹和近身格斗等。这些训练为日后的战斗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9年的一次战斗特别惨烈。当时游击队在木兰山接应转移的地下党员,遭遇了清乡团的伏击。敌人占据有利地形,以机枪封锁了山间小路。在这场遭遇战中,游击队损失了七名战士,其中包括许世友的得力助手老王。

游击队与当地农民建立了密切联系。村民们经常为游击队提供情报,帮助转移伤员,甚至将自家的粮食和衣物送给游击队。许世友专门制定了严格的纪律条例,要求队员必须爱护百姓,不得扰民。这种做法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

1930年,许世友开始与其他地方的游击队建立联系。他们相互配合,打击敌人的据点。在一次联合行动中,几支游击队协同作战,一夜之间摧毁了敌人三个据点,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这次战斗极大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游击队经常在深夜行动。许世友带领队员们穿梭在大别山区的崎岖山路上,利用地形优势伏击敌人的运输队。白天,他们隐藏在山洞里或农民家中,等待夜幕降临后再出击。这种游击战术使敌人疲于奔命,始终无法摸清游击队的行踪。

1931年发生的"三里湾伏击战"是一次重要战斗。敌人的一个中队在追捕游击队时,被许世友设伏的队伍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次战斗中,游击队首次使用了自制的简易地雷,造成敌人重大损失。

许世友在少林寺学到的不仅是武术,还有高超的易容术。他经常改扮成商人或农民,深入敌占区侦察情报。有一次,他甚至装扮成国民党军官,混入敌人的军营,获取了重要情报。这些经历为日后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游击队与当地的地下党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配合地下党开展工作,保护进步人士,打击反动势力。许世友和战友们在大别山区的英勇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革命根据地。

四、许世友被押送回南京的真实经过

1953年春节前夕,在许家洼村发生的冲突事件很快惊动了上级。2月15日,江苏省公安厅派出专门小组赶赴现场。调查组到达后,立即对事件相关人员进行了详细询问,并收集了大量证据材料。

2月17日,专案组对许世友进行了首次问询。在此期间,许世友主动交代了事件的全部过程。据现场勘查记录显示,许存礼的伤势主要集中在面部和胸腹部,其中面部淤青,右眼眶周围有明显外伤,胸部有两处骨折。这些伤势与许世友的供述基本吻合。

2月20日,专案组完成了初步调查。根据群众举报,许存礼在担任保长期间的劣迹被一一核实。调查组查明了多起欺压百姓的具体案例,包括1928年企图贩卖许世友母亲和妹妹的阴谋,以及1930年设卡敲诈过往商人的恶行。这些材料被整理成详细的调查报告。

2月22日,上级决定将许世友押送回南京处理。当天下午,一辆军用吉普车和两辆军用卡车抵达许家洼。押送小组由一名军方代表和四名公安干警组成。许世友在村民的注视下登上了军车。押送过程中,沿途采取了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

从许家洼到南京的路程约需两天。押送队伍首日行至淮安时天色已晚,便在当地驻军招待所住宿。期间,许世友始终表现得很平静,与押送人员有说有笑。第二天一早,车队继续北上。途经扬州时,许世友还向押送人员讲述了他在这里带领游击队活动的往事。

2月24日上午,押送队伍抵达南京。许世友被安排在南京军区特设的一处临时住所。这是一间位于二楼的单人房间,有专人负责看守。房间内设施简单,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

在南京期间,多个部门的调查人员轮番对许世友进行询问。他们重点了解了事发当天的具体情况,以及许存礼过去的反动行为。许世友对每个问题都做出了详细回答。同时,调查组还派人返回许家洼,继续深入调查取证。

3月初,专案组召开了多次案情分析会。与会人员包括军方代表、公安部门负责人和政法系统的同志。他们对案件的性质、成因以及处理方式进行了深入讨论。考虑到许世友的革命资历和许存礼的劣迹,以及当地群众的普遍反映,案件的处理方向逐渐明朗。

在南京的这段时间里,许世友每天都按时起居,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他主动要求能够看些书籍,押送人员给他找来了一些革命历史方面的读物。同时,他还详细记录了自己对这起事件的思考,这些材料后来成为案件处理的重要参考。

这次押送回南京的经历,是许世友人生中一个特殊的转折点。尽管身处特殊环境,他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严谨作风和革命者的坦荡胸怀。这段经历也为后来的处理结果埋下了伏笔。

五、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

1953年3月15日,南京军区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此案。会议由军区政治部主任主持,与会人员包括军区纪委、政法部门和地方代表等。会议首先听取了专案组的详细汇报,重点讨论了事件的性质认定和处理原则。

3月20日,专案组向上级提交了最终调查报告。报告中详细记录了许存礼在担任保长期间的多项罪行,包括1927年出卖革命青年、1928年企图贩卖许世友家人、1929年纵容打手殴打张老汉等具体案例。这些材料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证实。

3月25日,中央军委对此案作出初步批示。批示指出,此事应当从许世友的革命历程和许存礼的反动本质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事件对军队形象和基层群众的影响。

4月初,专案组分别约谈了许世友和许存礼。许存礼在约谈中承认了自己过去的恶行,并表示愿意接受处理。许世友则表示服从组织决定,并就自己的冲动行为表示歉意。

4月10日,南京军区根据上级指示,制定了具体处理方案。首先,对许世友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免去军职,但考虑到其革命功绩,保留军衔。其次,责令许世友向许存礼赔礼道歉,并承担医疗费用。

4月15日,许存礼被责令退出村中各项职务。地方政府对其过去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追缴了部分非法所得,并要求其在村民大会上公开检讨。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这一处理决定。

4月20日,在许家洼村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会上宣布了对许世友和许存礼的处理决定。许世友当场向许存礼道歉,许存礼也表示接受处理结果。会议由县委书记主持,参加人员包括村干部和群众代表。

5月初,许世友按照组织安排,暂时离开部队,到江苏省军区机关工作。这段时期,他主要负责一些内勤工作,同时参加政治学习。组织上要求他深入反思此次事件,并加强党性修养。

5月中旬,地方政府对许家洼村进行了整顿。重新选举了村委会成员,建立了新的基层组织。这次整顿也成为当地开展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契机。

6月份,省军区对此案进行了总结。总结指出,这起事件的处理既维护了军队的纪律,又考虑到了革命老同志的实际情况,体现了党的政策和原则。同时,也教育了基层干部要严格依法办事。

这起事件的处理,在当地产生了深远影响。群众普遍认为处理结果公平合理,既肯定了许世友的革命功绩,又纠正了其违纪行为。许存礼后来在村里安分守己,不再从事任何公职。许世友则在一年后恢复了军职,继续为部队建设作出贡献。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