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高要区莲塘镇荔枝村频频“出圈”

风华正茂的记录簿 2024-09-11 00:02:23

日前,《人民日报》刊登散文《荔枝村的文化泉脉》,以文学语言描述高要区莲塘镇千年古村——荔枝村,在党委、政府与村民共同挖掘下,悠久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激活、创新,迎来游人如鲫。一个小小村庄为何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是如何挖掘壮大,其有何独到的经验?日前,记者走进荔枝村,近距离探寻其历史文化发展奥秘。

荔枝村老建筑化身村级新华书店。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摄

千年古村守住文化根脉

神符山下千年古村,书墨飘香古树成荫,童声朗朗敦风厉俗。位于神符山南约2公里处的荔枝村,据悉,由孔子第46代孙孔安愈北宋时期到此开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作为传统古村落,宗族文化在荔枝村传承逾千年。除了孔氏宗祠,荔枝村还有石泉梁公祠、梁氏大夫祠,以及殿华学校、白兰社学、飞鸣书室、中间书房等私塾旧址。古建筑风格多样,各具特点,共同构成了荔枝村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

记者发现,每一处文化古迹都保存良好,古迹旁设了宣传牌,介绍该处文化古迹历史由来和演变。

“村民对于古迹保护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需要集资修补,大家都踊跃出钱出力。”荔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孔令聪跟记者讲道,这些古迹是村中历史文化载体,不仅让村民更加团结友爱,也让荔枝村的儒家文化、耕读文化更好传承下去。

一直以来,荔枝村极为重视文化教育。2018年,村里划拨部分村集体收入,用于奖励考上本科和研究生的本村学子。今年,荔枝村又奖励了12位学子。孔令聪说:“以奖促学,希望鼓励村中年轻学子能够继续发挥优良传统,在学业上奋发向上。”

赋能古村文化新动能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近年来,荔枝村通过发展罗氏沼虾养殖产业,不少村民的钱袋子都鼓起来。如何利用已有历史文化底蕴,引导村民积极向上,成为村干部要思考的问题。

记者漫步在荔枝村内,书香文化、村规家风、廉洁文化等各式文化宣传小景分布在村中主次干道旁,整个村庄形成一种浓厚文化宣传氛围。村里还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制定相关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营造良好民俗乡风。

在“百千万工程”东风下,荔枝村也完成蜕变,用“旧瓶”装下了新时代文化新风。

一方面,盘活利用村中古巷,把殿华学校、贞文书房、飞鸣书室等私塾串联在一起,融合孔子文化、状元文化等,建设书香文化阵地,打造以孔子文化为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村。

另一方面,广东首个村级新华书店荔枝村新华书店、全省首个乡村气象科普学堂、公益咖啡厅、乡村工坊(广府金绣非遗特色手工艺)……一个个文化项目进驻,荔枝村的书香氛围日渐浓厚,这里成为高要富有本土特色的乡村阅读阵地,“书香莲塘·励志荔枝”文化活动品牌也逐渐打响。

为了充分发挥宗祠文化阵地作用,荔枝村还将耕读文化、德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以展览等方式植入祠堂,并在部分祠堂、酒堂设置乡村文体活动点。年逾七旬的村民孔繁星每逢寒暑假在孔氏宗祠为附近学生开展书法义教,让墨香浸润乡间。

古村文化流量变“留量”

除了上《人民日报》,荔枝村近期先后登上CCTV-17《乐游新乡村》及大湾区卫视《奋进“百千万”湾区行》两档体验式综艺栏目,向全国观众分享荔枝村的独特文化魅力。

荔枝村的“出圈”让孔令聪倍感振奋:“荔枝村在众多大媒体平台出镜,希望能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来,同时让在外地的乡贤看到本村新貌,从而回乡支持建设。”

记者采访当天,现场看到众多外地参观团来到荔枝村。在村内哈哈乐农耕文化园,吸引不少中小学校学生、家长参加研学游。不少游客通过各种平台了解到其深厚文化底蕴。

“我第一次见到把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结合得那么好的村子,这种把乡村振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相结合的乡村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市民邓先生说。

为了抓住这“泼天流量”,荔枝村正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建设重点任务,加快推动“书香荔枝”项目建设。荔枝村以《论语》作为文化IP,规划环村书香大道、书山大道和状元大道,形成闭环游线,村巷学习里、励志里、君子里、家风里、诗词里五条线贯穿其中,致力于把巷里变书里,祠堂变学堂,麻将声变读书声,让古韵荔枝成为一个文化古村。“通过深化文农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古村经济,带动创新创业,真正推动‘百千万工程’在荔枝村落地见效。”孔令聪说。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严炯明 实习生 黄希临 潘韵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