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不为人知的两首七绝,构思精妙,又引人深思

墨有云水心语 2024-11-08 06:04:46

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农夫们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时可以获得丰收,遇到灾害则经常全家挨饿。农夫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不怕辛苦,只是希望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可是这种极其朴素的愿望却很难实现,乡亲们不仅要防范各种自然灾害,而且还要缴纳各种税赋,这些都让他们感到苦不堪言。古代的一些文人墨客非常关心田家的生活,并用笔墨记录了他们遭遇的困境,下面一起读诗:

田家(其一)

清代 • 黄淳耀

田泥深处马蹄奔,县帖如雷过废村。

见说抽丁多不惧,年荒已自鬻儿孙。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嘉定(今属上海)人,明代崇祯年间进士,未受官职。他40岁时与朋友侯峒曾一起参加抗清斗争,并被推为首领。清兵攻占嘉定之后,他与弟弟一起自缢于僧舍。黄淳耀的诗文明朗朴厚,也有一些感讽时事之作,这首诗构思精妙,又引人深思,值得细读。

前两句宛如一个精彩的戏剧镜头,官府派人下乡抽壮丁,一位小吏快马加鞭,竟然不顾马踏良田,显得焦急万分。县帖即官府的文书,“如雷”二字非常生动,刻画出任务紧急。“废村”二字,则道出土地荒芜,暗指村里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很多读者或许对这样的情形非常陌生,不过杜甫的《石壕吏》中就曾记载了类似的场景,杜甫暮投石壕村,发现有吏夜捉人,让他悲叹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出田家遭遇的困境,黄淳耀则采用了侧面描写,展现了农夫们经常面临的悲苦。

后两句耐人深思,“见说抽丁多不惧,年荒已自鬻儿孙。”官府派人下乡抽壮丁,本来是一件让人焦虑之事,可是农民们并未惊恐受怕,因为在如此饥荒的年头,他们早已把自己的亲骨肉都卖掉了。

这样的表现手法非常新奇,反衬出封建社会里农民们所受的剥削和压迫之惨重,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全文朴实无华,真实地反映出田家的悲戚生活,也抒写了诗人对乡亲们艰难处境的同情,更表达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愤慨。

田家(其二)

清 • 周馨桂

每当秋熟尚啼饥,况此河干尘欲飞。

买得前村钓溪水,归来典尽箧中衣。

周馨桂,字小山,诸生,生于道光六年。他喜欢钻研典籍,诗宗唐人,曾有不少作品传世。这首诗笔触细腻,描绘了田家艰辛的生活与困苦的境遇,值得一读。

起首两句描绘了田家艰辛的生活画面,过去几年即使粮食丰收,乡亲们依然感到饥饿难耐,何况如今河水干涸,尘土飞扬,更加剧了田家的生活困境。“尚、况”二字形成转折,说明了农夫失望又无奈的情绪。

“尘欲飞”三字,极其形象地描摹出生存环境的恶劣,以及灌溉用水的缺乏。作者没有交代“秋熟尚啼饥”的原因,反而让读者深入思考造成田家日子艰难的缘由,也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对百姓们的同情和关心。

后两句具体阐述了田家的困境,“买得前村钓溪水,归来典尽箧中衣。”为了不至于颗粒无收,乡亲们只好通过购买溪水,解决灌溉和饮水问题。同时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他们又不得不卖掉箱箧里稍微值钱的衣物。

溪水本来不属于个人,每户田家都应该可以获取,可是如今却要花钱购买,表明当时的生活物资已经严重不足,又被一部分人巧取豪夺,从而更加重了农夫们的负担。“典尽”二字,情感悲切,生动地刻画出田家的日子已经陷入绝境。

全文情感深沉,笔触凝重,又引人深思。每个人都渴望美好的生活,可是很多事情难遂人愿,只有勤劳朴实远远不够,百姓们必须翻身当了主人,才能最终实现心中的梦想。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