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明儒学案》记载,王阳明先生病重之时,弟子钱德洪前来问安。
这位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者,临终前说了一句令人费解的话:"因果报应从不虚妄,只有一件事情例外。"
这句话究竟有何深意?为何要在生命最后时刻说出这样的话?
这是发生在明正德十六年的事。王阳明先生重病在床,朝廷特派御医前来诊治。
其时,他的弟子钱德洪日夜守候在侧。
一个深夜,王阳明忽然睁开眼睛,对钱德洪说:"你跟随我多年,学问渐有所得。今夜我要告诉你一个重要的道理。"
钱德洪赶紧跪下,认真聆听。
王阳明说:"我一生研究儒释道三家之学,深知因果报应绝不虚妄。古人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道理千真万确。"
钱德洪点头说:"先生教导我们要积德行善,正是这个道理。"
王阳明继续说:"不过,我要告诉你一个奇特的现象。这些年我遍访名山古刹,遇见许多高僧大德。其中有位空云老和尚,跟我说了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智海的和尚,他修行很久,也明白因果报应的道理。有一天,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小孩。几年后,这个小孩长大成人,却做了很多坏事,害死了不少人。"
"智海和尚很困惑:我救人是好事,为什么反而让一个坏人有机会害人?这是不是说明因果有时候会有例外?"
钱德洪听到这里,也陷入深深的困惑:"先生,这确实很难理解。难道真有因果不报的事?"
王阳明说:"空云和尚给了智海一个很特别的答案。他说:'你的困惑来自于对因果的理解太过简单。让我给你讲个更早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个商人遇到强盗。强盗要杀他,一个过路的和尚救了他。这个商人后来做了很多善事,救助了很多人。这位和尚内心很欢喜,觉得自己种了个好因。"说到这里,王阳明示意钱德洪靠近一些,轻声说:"你知道这个故事里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吗?"钱德洪屏住呼吸,等待着师父揭开谜底。
王阳明微笑着说:"空云和尚告诉智海:'这两个故事看似不同,实则一样。你救的那个后来作恶的人,跟那个后来行善的商人,本质上没有区别。'"
"为什么这么说?空云和尚解释道:'你们都执着于表面的因果。救人是善因,应该得善果。作恶是恶因,应该得恶果。但这种理解太过肤浅。'"
"真正的因果,不在于事情的表象,而在于心的造作。一个人行善,如果心中带着期待回报的念头,这就不是纯粹的善。一个人作恶,如果是由于无明烦恼,这也不是纯粹的恶。"
"智海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执着于行为的善恶,忽略了动机的纯不纯。'"
钱德洪问:"先生,这就是您说的因果例外的情况吗?"
王阳明说:"你要明白,所谓的例外,不是说因果法则有漏洞,而是说我们对因果的理解要更深入。《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这个道理。"
"真正的善,是要超越善恶的对立。就像孟子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要让善成为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为之。"
这段话被钱德洪记录在《传习录》中。后来,很多儒家学者都对这个观点作出阐释。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善之所以为善,不在其迹,而在其心。"这与王阳明的见解可谓异曲同工。
明代的罗近溪也说:"为善而求善报,已落第二义。真正的善,是随缘而应,不著痕迹。"
佛教经典中也有类似的观点。《维摩诘经》说:"若菩萨行于善法,心有所著,是为魔缚。"强调行善不能执着。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也是告诉我们要超越善恶的对立。
宋代的大慧宗杲禅师更是直接点出:"行善而求果报,是商贾之见。真正的善,应该像虚空一样,不留痕迹。"
王阳明的这番临终开示,实际上是把儒家的"至善"和佛教的"般若"智慧结合起来。他指出:真正的因果,不在事相上,而在心性上。
《华严经》说:"一切法无自性,全依缘起。"王阳明所说的"例外",正是让我们明白:任何事情都不能执着于表相的因果,要明白更深层的道理。
这种见解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末清初的高僧三峰藏和尚说:"因果之外更有因果,非常人所能知。"他把王阳明的这个观点进一步发挥。
明代的陆九渊也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但要知道,影子只是假象,真正的因果在心地上。"
这些见解都在告诉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看因果。就像《金刚经》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王阳明的这段临终开示,把儒释道三家的精华融为一体。
他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不是执着于外在的善恶因果,而是要明白内在的心性道理。
这种见解至今仍在影响着无数修行人。
他们明白:行善不是为了求福报,而是要让善成为自然流露。这才是真正的"至善"境界。
《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王阳明的这番话,正是帮助我们明白:真正的明德,不在善恶之相上,而在心性之中。这才是他临终所要传达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