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为何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乎饭

八方镜 2024-11-06 14:41:38

“九重宫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古往今来 ,不知有多人想要登上龙椅,尝一下那天下共主的滋味;然而,历数各朝皇权争斗,下毒杀帝之举却甚少成功,这又是为何?

想行刺皇帝,先进来宫门再说

古代皇宫大多有高大的围墙与外界隔开,比如北京故宫有高 12 米、长 3400 米的宫墙。

宫墙的存在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皇宫安全防护的重要设施,起到了阻挡外界人员随意进入的作用。

围墙外,驻扎着精锐士兵,昼夜轮班守护,比如唐朝的禁军就负责保卫皇宫及京城的安全,宋朝也有相应的禁军驻扎在京城附近保卫皇宫。

明清时期的北京,皇宫周边也有大量的卫戍部队负责皇宫的安全。

而宫殿内则有数量众多的侍卫和太监,无论白昼黑夜都寸步不离地在皇帝周围巡视。

明代有锦衣卫所属的大汉将军等作为殿廷卫士,凡朝会及皇帝出巡,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轮值。

清朝皇宫有侍卫亲军、内务府包衣护卫武装等不同的护卫力量,负责皇宫的守卫和巡查。

即便是那些身份显赫的贵族、甚至皇族亲眷,也只能在规定时间和特定场合觐见皇帝。

进入宫殿的内院,离皇帝真正的寝宫或御前也相距甚远。

每一道门槛、每一个台阶,权力层次分明,这些门前,均设有守卫严阵以待。

每当觐见皇帝,身旁都有数不清的侍从相随,他们随时环绕在帝王身侧,甚至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暗卫。

对于任何想在觐见时暗藏毒药的刺客而言,这些无处不在的眼睛让行动步步受限,谁敢在这种严密的监视下轻举妄动?

更何况,皇帝的作息安排有着严格的规定。

比如清朝皇帝每天都有严格的作息表,早上起床后要向长辈请安、早读,上午处理朝政,下午也有相应的活动安排。

皇帝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各种制度和礼仪的约束,并非随心所欲。

在宫廷宴会等场合,也会有大量的侍从、侍卫等人员在场,一方面是为了服务皇帝和宾客,另一方面也有维护秩序、保障安全的考虑。

即使是相对私密的家宴场合,通常也会有一定的人员在旁伺候和守卫,确保皇帝的安全。

御膳房

从晨曦初现到夜幕降临,御膳房的厨师和太监们都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每当一道膳食即将进入御膳房时,所有的食材都会先经过细致筛选,从品种到来源皆有讲究。

大米、蔬菜、水果、肉类等,必须是最上乘、最纯净的品质。

更为特别的是,所有食材的产地、供应人乃至采摘日期都有详细记录,并在运送过程中层层筛查,以确保没有任何差错。

可以说,连一根青菜、一片叶子,都会经历重重检查才能进入御膳房的后厨。

进入御膳房之后,食材将经历一套细密的加工流程。

御膳房里的厨师们大多只擅长一道菜系或一道工序,所有的操作被分解成精细的步骤。

比如一位厨师或许一生只负责煮粥,而另一位则专司蒸鱼,他们对每个细节都精确掌握,因为每一道工序都关乎皇帝的安全。

每一道菜从处理到烹饪的全过程中,总有多个太监与厨师一起盯守,防止意外发生。

无论是翻动刀具、添置调料,还是食物的摆放,任何细微的改变都会被即刻察觉,就连烧水煮饭的炉火温度,都需要层层把关、精确控制,确保不因过分心急而影响安全性。

当食物烹饪完毕,检验环节随即展开。

御膳房中设有专人负责逐道检验,不仅要观察食物的色香味,还需细致检查食材的完整性,确保其中无一丝异物。

每道菜肴不仅仅是普通的膳食,而更像是一件件需要严密保护的“重要物品”,所有的工作流程都因此被推到极致。

厨师们的职责往往被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和时间内,甚至没有机会离开视线范围,一举一动皆在监控之下。

御膳房内外也有暗岗、明岗相互交替,确保任何人不可能私下接触膳食或在烹饪过程中擅自添加成分。

为了防止任何意外,最终的餐点通常还需由御膳房的负责人进行最后的检查。

漫长的“传膳”流程

“传膳”从一声“传膳”号令发出开始,御膳房中专门的太监便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这些太监会逐一检查每道菜肴的完好性,确保颜色、摆盘和温度符合皇帝的习惯要求。

随后,几位身穿特定服装的太监依次排成队列,手持绘有金龙的朱漆膳盒,小心翼翼地将菜肴摆放整齐,然后开始一道道将膳食逐层传送。

这些膳盒紧紧盖好,层层封闭。

御膳房和皇帝居所之间的通道蜿蜒曲折,且不乏安检之处。

每经过一道门,一名太监便会细致检查膳盒的封闭情况,确保中途无人擅自开启,负责传送的太监们神情紧绷,不敢有丝毫分神。

在沿途的拐角处,另有几名侍卫轮流值守,他们同样肩负着检查任务。

传膳队伍经过时,这些侍卫会再次确认膳盒的封闭情况,确保无人动手脚。

这支队伍若是沿途遇到其他人,所有人都需立刻避让,不得靠近,以防混入可疑人物。

当这些膳盒到达皇帝居所外的门厅时,膳食传送的环节并未结束。

最后的检查队伍由几位御前太监组成,他们再次细细检查每一道菜肴。

检查完成后,膳盒被重新封好,御前太监们才会将其小心翼翼地端到皇帝的用膳区域,将菜肴整齐摆放在餐桌上。

试毒

皇帝的饮食之安,全赖最后一道关键防线——试毒。

即使膳食已在御膳房经历了层层筛选、漫长传膳流程中的多道安全关卡,最终呈到皇帝面前的每一道菜仍需由专人进行试毒。

在正式开膳之前,专职试毒的太监会依次上前,亲口品尝每一道菜肴的第一口。

他们会细致地咀嚼、吞咽,然后在片刻的观察时间内站在原地,以确保食物无毒,确认身体无异常反应,若是无碍,这才允许将膳食端至皇帝面前。

一旦发现试毒者出现异样,便会立刻采取应急措施,将食物撤换并彻查来源,与此同时,太监们的反应情况会被记入档案,以供日后查验是否曾有异常情况。

除了亲口试食外,试毒的太监还需借助一种特殊器具——银针。

银针细长如发簪,轻轻插入菜肴中,若无毒,银针则无变化;若其中混入毒物,银针便会因毒性成分而发生颜色变化。

银遇到某些有毒物质,如砒霜(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等,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颜色变化。

古代生产技术有限,砒霜中常含有硫或硫化物杂质,银与硫接触会生成黑色的硫化银,从而使银针变色。

每一根银针都是由最纯净的银打造,精细而坚固,皇帝的膳食皆需经过这一仪式般的检验,才能正式呈到御前。

试毒的流程结束后,膳食方可被送到皇帝面前,但这一过程中已然耗费了不少时间,皇帝即便贵为九五之尊,往往只能享用到温度已降的饭菜。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曾写道 “我从没吃过一口热饭”,可以说膳食的温热不是皇家关注的重点,皇帝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不过,也有人对于溥仪的说法存在质疑,认为溥仪的记忆出现偏差或是他的夸张描述。

众所周知,溥仪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清朝的覆灭、伪满洲国的建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他对过去在宫中生活的回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而且人在回忆时,有时会出于某种情感或表达的需要,对一些事情进行夸张的表述,所以,他说自己 “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夸张成分。

总有例外

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即便是再严格的审查,也有百密一疏的机会,那如果就是想要对皇帝下手,有没有可能呢?其实还真有。

古代众多皇帝都对长生不老有着强烈的渴望,于是会服用所谓的 “金丹”。

然而这些金丹往往含有铅、汞等重金属,长期服用必然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可能会利用方士,在丹药中加入剧毒物质,从而加速皇帝的死亡。

这种方式相对较为隐蔽,难以被立即察觉,毕竟,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人们很难将皇帝的疾病与丹药中的毒药联系起来。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对长生不老疯狂迷恋、类似的还有北周武帝宇文邕、宋宁宗赵扩还有雍正帝,有观点认为这几位皇帝的死因,极有可能就是因为长期服用丹药导致中毒而死。

值得一提的是光绪帝,经现代科学技术检测,其尸骨和葬衣上有超过致死量的砷含量,且砷的种态分布与砒霜中毒的代谢机制一致,由此可以确定,光绪帝是死于砒霜中毒。

也因此,慈禧太后成了最大的嫌疑人,毕竟这两位的关系可是错综复杂,慈禧太后甚至曾放言:“我断不能先之尔死”,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

接下里说第二种方法,那就是买通御膳房人员,若能买通御膳房的厨师、采购人员或上菜的太监等,在食物或饮品中下毒,理论上是有可能的。

但这种方式风险极大,御膳房的严格管理使得下毒之人很难找到机会,且一旦被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三,在皇帝的常用物品上下毒,比如在皇帝的酒杯、茶具、餐具等物品上涂抹毒药,当皇帝使用这些物品时就可能中毒。

不过皇帝的这些物品通常有专人保管和清洗,想要接触到并下毒也并非易事。

古代帝王之死,往往伴随着种种谜团,而毒杀皇帝的这些可能途径,也只是后人的推测罢了。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

0 阅读: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