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解【道德经】五

桃花流水文化 2024-12-30 15:06:53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并不怀有什么仁心,只是把万物当作刍狗。圣人也不怀有计么仁心,只是把百姓当作刍狗。

天地之间,不就象一个风箱吗?虚空而无穷,动的时候就出风。说多了话就少了机变,不如一直守住虚心状态。

【注释】

①天地不仁:天地没有意志,也没有仁爱之心。它只是物理的、自然的存在,不具备人类的感情。②刍狗:草狗,一种草籽。③圣人不仁:圣人效法天地,纯任自然,无所偏爱,不干涉百姓的行为,任其自我生灭。④橐籥(tuo2yue):古代的风箱,多用于冶炼时为炉火鼓风助燃。⑤屈:匮乏。⑥多言数穷:多言,言语多。数,数术,机变。穷,困难到走投无路。⑦守中:持守虚静的意思。

【解析】

这一章其实明显分为两个不相关联的部分。

前一部分,我们需明白“刍狗”是什么。看他们的解释:“刍狗,用刍草扎成的狗,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古代用于祭祀中;当用之时,备受重视,祭祀完毕,随即丢弃。”此种荒唐,在于以下几点:

1,用狗祭祀。古人用于祭祀的牲礼多以牛羊猪鸡鱼肉等,不曾见何处记载拿狗作祭品的。或曰以草捆扎成草狗,祭祀后践踏之。魏源本义:“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这种解释很是怪异,如果真有这种祭祀,这种祭祀也透着怪异。如果可以结草为狗,那么也可以结草为牛为羊猪,用之作为祭祀岂不更美!

2,《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庄子离老子已二百多年,他对刍狗之义的解释未必和老子原义有相通之处,甚至取义相反。又《庄子.天云》中有句“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诗、书、礼、易、乐、春秋,是汉代以后才称为经,显然这篇《天运》是汉代以后的人所作,此刍狗之解更加不可靠。

3,此等扎草狗用于祭祀后弃之践踏的解释与老子的本义相违背,简直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老子说天地并没有什么仁爱之心,它任万物繁衍生长;圣人也没什仁爱之心,他也任百姓繁行生息。但绝不是开始重视,后来弃之并践踏。天地虽不仁,但绝不会把什么放弃并加践踏。圣人更不会开始重视百姓,后来放弃并践踏百姓。老子本义,不过是任其自然,不用过分关注什么,重视什么。

那么,这刍狗到底是什么呢?刍狗,草狗,草狗子。一种植物的种子,俗称草狗子。这种植物叫苍耳,种子壳生有刺,成熟后很容易粘到人或动物身上,借此被带到另一个适宜的地方繁衍。这个种子就是草狗,就是刍狗。天地不存什么仁心,不过把万物当作草狗子一样,随它在哪繁衍生长。圣人不必存什么仁心,只把百姓当作草狗子一样,随它在哪繁衍生息!万物和百姓,被视为一粒粒种子,遇上条件适宜,便生根发芽生长开花结子,如此生生不息,这就是道。

第二部分,需要明白“数”是什么,“守中”是何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此句之前是一个比喻:“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之间不就象一个大风箱吗,虚张着从不压下来,如果动就会有风吹出,越动,越吹出更多的风,那么最好别动。上句以风箱比喻天地虚空,下句,则以言比喻风,以人的虚心比喻为风箱。说了太多的话,就象压蹩的风箱,再鼓风,则必须重新撑起风箱。这就是数穷,“数”就是办法,应对的招数。守中,就是一直坚守虚空状态。一直处于虚空状态,你就拥有源源不断的风!

上章,他们把“道冲”之冲释为盅。此章又把“守中”之中释为冲,这无疑是荒唐错误的。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