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一:
发动机马力表现不佳,通常归因于两大因素。首要因素在于技术滞后。回顾上世纪,美国的大V8发动机,排量动辄四五升,但马力输出仅一两百匹。这归因于当时的发动机效率低下,燃烧模型陈旧,且控制技术尚未成熟。尽管这些发动机在当时已属性能卓越,但与现今技术相比,马力数据确实相形见绌。然而,通过技术革新,如将化油器升级为电喷系统,融入现代电控逻辑,增加增压装置,并配备全取代电脑,这些老发动机仍能爆发出惊人的马力,甚至达到大几百乃至上千匹。这无疑彰显了科技进步的巨大力量。
另一因素则与发动机的设计初衷紧密相关。某些车型,如商用卡车或越野车,其发动机设计并非追求高转速和大马力。相反,它们更注重在低转速下发挥足够的扭矩,以满足拉货或脱困的需求。在这些车型中,转速越低越有利,因为高转速不仅会增加损耗,还加大了控制难度。因此,这些发动机主动放弃了高转速区间,转而强化低转速扭矩。柴油发动机尤其如此,它们通过更长的冲程来换取扭矩输出。
以三种发动机为例,若排量相同,第一种更适合高转速,常见于赛车。而大部分家用车则倾向于缸径小于行程的设计。第三种则是长冲程类型,这种设计在商用卡车或越野车中更为常见。对于汽车而言,马力至关重要。获取大马力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高转速,这多见于赛车;二是增大排量,这更多应用于卡车和越野车。前者追求轻量化,后者则强调耐久性。例如,一辆1700转就能输出峰值功率的卡车,在拉货方面远比8000多转的本田红头机更为可靠,尽管两者马力相近,但排量可能相差数倍。
车主二:
简而言之,发动机排量大而马力小,关键在于升功率的差异。马力,即功率的一种表示方式,直观反映汽车动力性能。排量,则指发动机气缸工作容积之和,通常以升(L)为单位。
直观上,排量增大应带来更强动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同主机厂发动机开发水平各异,导致性能表现不同。因此,引入升功率指标,以评价发动机单位排量内做功能力。升功率越大,发动机单位排量内做功越多,马力相应增大。
环保与经济性要求下,提高升功率成为内燃机研发的重要方向。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增加单位体积内空气量,实现更大输出功率。同时,VVT、VVL、缸内高压直喷等技术也显著提升升功率。如今,1.5T、2.0T发动机动力已远超十几年前的3.0L自然吸气发动机。
在发动机开发中,升功率与热效率均为关键指标。两者均达到顶尖水平,方为优秀发动机。
车主三:
要理清楚几个概念的关系:功率(马力)、扭矩、排量、转速。 我看过一个比较形象的解释,我也一直用来给新人科普。 驴拉磨。 功率:一天能拉多少磨 扭矩:能拉多大的磨盘 排量:拉一圈吃多少草 转速:能拉多少圈磨盘 并且,这不是光驴的问题,是驴和磨的组合。 有的组合拉小磨拉得飞快,但是套上大磨纹丝不动。 有的组合,不管大磨小磨,只能拉那么慢,但是再重的磨都拉的动。 排量大,马力小,那就是吃得多,拉磨少,有可能是拉大磨。毕竟磨盘和磨盘不一样,一辆车拉两个人还 是两卷钢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