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新节目开播,央视给的排面超过龙洋,可惜观众有了审美疲劳

思菱观察体育 2024-11-06 03:56:45
引言

央视新综艺《大唐诗人传》高调开播,撒贝宁率团穿越唐代,试图重燃文化节目热度。然而观众却反应冷淡,疲于同类节目“扎堆”。面对这档高排面的节目,观众是否还会埋单?

正文

都说央视在文化综艺的路上“不忘初心”,但看来看去,这次撒贝宁的《大唐诗人传》似乎让观众的“心”不再有动静。穿越唐代、拜访诗人、再现盛世——一听就像个文化盛宴,但事实是,观众的胃口似乎早已被类似节目喂饱了。这种创新形式在新鲜劲过去后,审美疲劳便迅速占了上风。节目组可能也没想到,在经历了《唐宋八大家》等一系列文化节目后,撒贝宁的笑脸和唐装也难再引发观众共鸣。

央视这次给足了《大唐诗人传》排面,黄金档连播两天,看来对节目寄予厚望。但问题是,观众的“审美疲劳”不分档期,给再多黄金时段,也没法抹去大家心头的“文化综艺疲劳”。近年来,央视文化综艺层出不穷,但换汤不换药的模式逐渐让观众觉得“换个皮看个新”。撒贝宁这次依然带着探访团“穿越”,把观众带回唐代,仿佛是在博物馆重逢老友:一见欢喜,再见无趣。

或许,央视高层也隐约察觉到了这个问题,才把节目安排在了周五、周六连续播出,试图用“强势曝光”重燃热度。然而,对于不少观众来说,这种“连播两天”的方式反倒增加了心理负担:“已经腻了的东西,两天连吃实在受不了。”而且,与撒贝宁平时的“幽默风趣”不同,这类节目带着厚重的文化感,让人一时兴起,但持续跟进的动力却不足。

再说撒贝宁本人。他这几年来成了央视文化综艺的常驻主持,从《典籍里的中国》到《唐宋八大家》,再到如今的《大唐诗人传》,撒贝宁的身影无处不在。一开始观众是被他那种“穿越笑点”的主持风格吸引,但随着他在各类节目中的高频亮相,观众对他的兴趣逐渐疲软。撒贝宁已经不再是“新鲜的撒贝宁”,而更像是个文化节目“老熟人”,即便他穿着唐装在滕王阁开场,带着观众“穿越盛世”,也难再激起当初的热情。

这不仅仅是撒贝宁的问题,更是央视文化节目“题材固化”的一种缩影。节目内容长达180分钟,比一般的纪录片多出不少篇幅,但长不代表深,丰富不代表新。节目以“穿越”形式探索唐代文化的思路确实新颖,但这种新颖在频繁使用后,开始让观众产生“代入疲劳”。穿越了这么多次,观众已经对“回到古代,再回现代”的套路了然于心。撒贝宁的探访团即使再穿越几次,也难掀起更大的波澜。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节目观众定位上。《大唐诗人传》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才能真正体会其内容深度,这让受众群体变得相对狭窄。对那些追求轻松娱乐的观众来说,这种内容体量丰富、文化门槛较高的节目显得有些“硬核”,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花180分钟了解唐代诗人。央视或许需要在普及性和专业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说到底,央视在文化节目创新上确实做出了努力,但也陷入了创新的“怪圈”:总是让撒贝宁穿着古装带着观众去“穿越”,结果成了换汤不换药。创新不是单一的穿越体验,而是从观众视角去打破传统,融入现代元素和互动性。这次《大唐诗人传》引发的冷淡反应,或许正是一次提醒——文化综艺的未来,不能单靠高排面和高排期来拯救。

那么,文化节目究竟该怎么走?也许可以借鉴“文化流行化”模式,增加更多观众互动,甚至让观众参与到节目内容的选择中,比如在节目末尾设置投票环节,决定下期探访的诗人或历史名人。或是加入现代人视角对比,用当代问题去思考唐代诗人作品,这样的角度不仅更接地气,也能增加年轻观众的兴趣。毕竟,文化的传播不是单靠“排面”给力,而在于内容走心,能让人从古人智慧中看到当下的共鸣。

结语

撒贝宁带队穿越唐代固然精彩,但再多的“穿越”也难穿越观众心中的疲劳。或许,下一次央视文化节目不妨换一种方式,不要再靠“高排期”抢眼,而是真正为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注入新鲜的血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