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故事:箬阳独特的茶蛋习俗与外公传奇的故事

温州故事大叔 2024-10-11 16:21:10

在箬阳村的方言里,成家后的女人被称为妇道人。外婆是童养媳,在童年的时候,就开始在家干家务活。成家后,家里的家务活都是外婆在操持。不仅洗衣做饭、养鸡喂猪,外婆甚至还学会了做泰顺的红曲酒。但是在家里,外公是主心骨。每到春节团圆,外婆总是最后一个上桌吃饭。

外公是做大木的木匠,很少在家,哪里有活干就去哪里。外公在家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朋友来拜访外公。只要有朋友来,外公都会用箬阳人最高的礼节,泡蛋茶接待他们。那时候,只要外公的客人来,我便凑在旁边,因此没少吃外公杯子里的茶蛋。

蛋茶也算是箬阳村的特色。说起来,蛋茶就是将洗净的鸡蛋与茶叶一起用沸水冲泡。片刻后,蛋壳内的鸡蛋便成了半生半熟的状态,鸡蛋便在茶杯里半沉半浮。有的人家还会在在茶叶中加入白糖显示对对方的尊重。

但是,吃茶蛋就有讲究了。通常当客人把茶水喝了大半后,才可以拿出茶杯中的鸡蛋。因此,主人通常不急于续茶。客人拿出鸡蛋后,用主人拿过来的一枚骨头钉子把鸡蛋的两头戳个小孔,然后将鸡蛋一吸而净,只剩下一个完整的鸡蛋壳。当客人吃了茶蛋之后,主人才可以再帮客人续茶水。

在箬阳那一带的农村,蛋茶还有个特殊的用途。男方叫媒婆上门提亲之后,女方的长辈要上门去看看男方的家庭情况,这在箬阳叫“踏人家”。女方长辈来“踏人家”的时候,男方也是要泡蛋茶的。如果女方的长辈只喝茶,留下了茶蛋,代表女方的长辈看不上男方的家庭。

由于,离箬阳村最近的公路也要走上20里山路。因此,外公通常会安排他的朋友在家留宿。到了晚上,外公就会陪他们喝上几杯。我回县城后不久,在外公近60岁那年夏天,外公因为喝多了,起夜的时候从二楼的楼梯上摔了下来,一直不能动弹说话。母亲接到通知,就急忙带着父亲赶到了箬阳。

母亲看到外公的第一眼就开始在抽泣了。那时外公躺在床上根本不能动弹。

村里的旁族兄弟就做了担架,安排了6个人轮流抬着担架,翻山越岭,硬是走了30里山路到了通公路的珊溪镇。遇到上下坡时,抬担架的长辈时而高高举起担架,时而放低担架,真是如同电影《小花》里的情景,十分不易。不会抽烟的父亲一路上不停的给旁族兄弟分着烟。到了珊溪镇之后,托人买了六章张车票,把担架直接架在座位的靠背上,乘坐班车才到了县城。多年后,母亲说起这一幕依然哽咽。

到了医院检查之后,发现外公脑部有块因跌落伤形成的淤血。因时间太久,对外公的神经系统影响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后,外公身体左右侧对外界的反应依然完全不一样的。当外公的双手同时泡在脸盆中,一只手的感觉到冷,另一只手却感觉是热的。为了让外公尽快恢复,外公在我小县城的家里住了小半年。

我放学回家后,母亲总让我陪着外公多说话,让外公尽快能开口说话。父母亲下班后,便用板车拉着外公去医院针灸。到了外公能蹒跚行走的时候,父亲就扶着外公去门口散步,以便尽快的恢复行走功能。

母亲担心外公不能适应县城的高温天气(箬阳海拔500多米,与县城有着3-5度的温差。)特意让父亲去搞到一张买电风扇的计划票。记得那天临睡前,父母压低着嗓子在商量,是否要多花10元去买带有定时功能的电扇。当母亲把电扇扛回家的时候,我发现那电视并没有带定时功能。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外公的讲话也越来越流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能丢到拐杖独自行走了。大半年后,外公就回到了箬阳,便再也没有外出做木匠了。

到了箬阳的外公,虽然没有活干,但是喜欢在村里四处转悠,外公走路的姿势虽然摇摇晃晃,却从来没有摔过跤。

外公到了90岁,依然喜欢到村里的广场前去走走,丝毫看不出他在不到60岁的时候身体受到如此重创。

外公91岁那年,永远的离开的我们。外公慈祥的面容,爽朗的笑声,蹒跚的脚步,都化成了一张照片被挂在大厅的墙上。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