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首楚国民歌赏析(二)

看历史信息小俊 2024-08-22 11:22:42

原创 残荷

沧浪歌

沧浪①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②;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这首楚国民歌,见于《楚辞·渔父》。这篇文章记叙了屈原被流放之后,在投汩罗江前邂逅渔父,两人就人生态度、处世方法开展的一场辩论。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渔父唱着这首歌离去。

该歌流传很广,不但屈原听到过,孔子和孟子也听到过。

记录和引用者根据来源的不同对歌名也作了不同的命名,现在人们一般称其为《沧浪歌》、

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收录了这首歌,是从《渔父》中摘录的(并在歌前还摘录了本文),所以将其命为《渔父歌》,

孟子将其又称为《孺子歌》③。大约记录者最先是听一个小孩子唱的。

对于这首歌的含意,由于引用的目的不同,引用者想用它来表达的意思也各不相同。

如孔子用这首歌的大意来教育弟子:“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孩子们听着:清的水洗帽缨,浊的水洗双脚,这都是取决于水的本身。)

他说的是:是什么东西就派什么用场。这可能是这首歌的本意。

而我们读了《渔父》,就会发现,渔父用这首歌想表达的却是另外一种意思。

原文不长,抄录如下。

渔父

屈原既放④,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武汉东湖行吟阁前屈原塑像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⑤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⑥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⑦?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傅抱石所作《屈子行吟图》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⑧,受物之汶汶⑨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⑩ 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从文中渔父与屈原的两次对话中,可以看出,二人关于身处乱世的人如何面对社会的态度绝然相反。

屈原认为作为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在乱世之中更应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与污浊的尘世不苟合,不妥协。甚至不惜以“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的方式与社会抗争。

而渔父则认为,真正贤明的圣人不会拘泥于一事一物,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不作无谓的牺牲,“而能与世推移”(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首先保全自己。

保全自己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苟活于乱世,而是等待时机,有图于未来。有点“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意味。

"水清"、"水浊"、"濯缨"、"濯足"到底借喻什么?王逸结合当时的语境。作了明确的注释。

他在《楚辞章句.渔父章句第七》中作了如下点评:“沧浪之水清兮(喻世昭明),可以濯吾缨(沐浴升朝廷也。清喻明时,可以修饰冠缨而仕也)。沧浪之水浊兮(喻世昏暗),可以濯吾足(宜隐遁也)。”

由此可见,渔父在离开屈原时唱的“当沧浪之水清澈的时候,就用来洗帽缨;当沧浪之水浑浊的时候,就用来洗双足。”这首歌,还是在劝他“与世推移”。

说得直白点就是:当遇到明君盛世时,就入朝而仕,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当遇到昏君乱世时,就隐遁江湖,韬光养晦。

这在当时,应该说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君不见,乱世隐士何其多!说明这也是多数人的一种选择。

雷传庆作

除了隐遁之外,还有一些不想过乡野生活的人,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如春秋时期的宁武子,就采用装傻充愣来规避危险。孔子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知:通“智”),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见《论语·公冶长》)

意思是,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就显得很聪明,很有智慧。但在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他就装出很愚昧、一无所能的样子。他的聪明,别人赶得上,学得到,但那种装愚笨装得那么像,让别人看不出一点破绽的本事,是别人无法学到的。(由此可见,“愚不可及”的原意是说人非常聪明,与“聪明绝顶”是近义词。)

渔父(年老的打鱼人)在屈原由于楚国面临着厄运,自己的正确主张不但没有被采纳,反而遭到沉重打击而变得“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时,仍能一眼认出他,并知道他担任的职务,而且对当时楚国的政治形势也很清楚。可见他绝不是一个长年“出入风波里”,靠打渔为生的人。

此人大概率是一个隐士,一个乱世智者。他对屈原说的哪些话,可能也是他在遁迹江湖之前深思熟虑的结果。

本文以屈原出场开头,以渔父离去结尾。

对二人在对话中,表明的两种绝然不同的观点,作者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作了如实、客观的记录。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其实,对于两人的不同的观点,孰是孰非,也确实难于作出决断。

因为他们之间的争论,是不同的处事态度和处事方法造成的,没有人格的高低之分。

屈原的那种对祖国无限忠诚的精神,为追求真理宁死不屈节操固然象耀眼的星辰,光照千秋,值得后世景仰。

但渔父的那种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在明知不可为时,不作无谓的牺牲的处事方法,也闪耀着人生智慧的光芒,让人折服。

正如伟人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反对党八股》)

《渔父》的作者是谁,一直众说纷纭。王逸的《楚辞章句》将其归于屈原名下。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昭明文选》和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也都说这是屈原的作品。

但文风严谨的司马迁在《史记·屈贾列传》中引述了这篇文章,并没说这是屈原的作品,有可能是他也认为这不是屈原的作品。

王逸对本文的作者也是举棋不定。他在《楚辞章句》先说“《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但在后面又说本文是“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

郭沫若也认为:“《渔父》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屈原赋今译》)

近现代认为这不是屈原作品的人甚多。就连笔者这样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的人也觉得,说它是屈原的作品实属牵强。

因为在文中,尽管作者对二人的观点未作只字的评价,但并不代表他没有倾向。

如果说通过文中对屈原的外貌、语言的描写,我们感受得到作者对他的同情、敬重的话,那么通过对渔父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我们更读得出作者对他的睿智的佩服!

雷传庆作

特别是文章的最后一段,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作者用欣赏的态度写道:渔父“莞尔而笑”,没有再和屈原辩论,而是心平气和地随着敲击船舷的节拍,高歌远去。

这些传神的描写,使一个乱世智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而且,他把文章的题目命为《渔父》,也说明了他对渔父的认可。因为记叙二人交锋的文章,没有谁会把持错误观点的人名作为文章的题目。

可见作者是倾向渔父观点的。如果作者是屈原,哪会有他后来的“怀石投江”的结果呢?

毕竟报效祖国的方式也不止一种。这位被梁启超奉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的人过早辞世,对华夏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谁会希望他走这条路呢?

注释:

①沧浪:湖北境内的河流名,有人认为是汉江,有人认为是汉江的一条支流。

②濯吾缨:濯:洗。缨:系帽子的带子,这里是代指帽子。

③原文为“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见《孟子·离娄上》

④放:被流放。

⑤战国楚官名,掌昭、屈、景三姓贵族。屈原流放前任此职。

⑥淈(gǔ):搅浑。

⑦哺其糟而歠(chuò)其醨(lí):哺:吃。歠:饮、啜。醨:薄酒。这里是劝屈原吃点糟,喝点酒,以麻醉自己。

⑧察察:洁净。

⑨汶汶:玷污。

⑩ 鼓枻(yì):敲打船舷。

文章中的图片除署名者外,其余来自网络,侵权请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