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很多人觉得这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纪,事业小有成就,家庭和和美美。
魏延政在41岁那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2016年8月8日,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个年轻的妻子,一个年幼的孩子,以及对他无限怀念的亲人和朋友。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90多万善款涌入他的账户,来自7451位北大校友的爱心,希望能为他延续生命,却最终未能挽救这位才子的命运。
这笔沉甸甸的捐款,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惋惜,也见证了魏延政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辉煌却短暂的一生信息来源:魏延政——百度百科
魏延政的小时候,就在新疆的乌鲁木齐那地方长大的。
父母都是勤恳的打工人,家里的条件一般,但他从小就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魏延政那时候条件不好,但很用功,对学问特别渴求,在子弟学校的学习成绩一直很棒。
十二岁那年,他就参加了乌鲁木齐的小学数学比赛,成绩很出色。到了中学,他在数理化竞赛上也常常获奖。
这些早期的成就,为他后来考上北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魏延政而言,家的温馨是他勤奋向学的强心剂。
父母的关爱和支持,让他在求学之路上充满信心和力量。
1994年,魏延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一次独自远行,他经历了火车票难求的窘境,最终不得不爬车厢。
在被列车长查票时,他忐忑不安,但列车长得知他是北大的新生后,不仅没有罚款,还给他补了半价票,并鼓励他好好学习,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
这段经历,让魏延政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也更加坚定了他在北大努力学习的决心。
魏延政进入北大后,并没有止步于现状,他继续追求更高的成就。
他清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就得不停地学习。
他在计算机领域勤奋学习,同时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攻读经济学双学位,还自学掌握了外语。
他整天忙忙碌碌,每天专心致志地学习,持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北大求学期间,魏延政还展现出了他的商业头脑。
为了解决看电影的经济压力,他尝试批发电影票,并逐渐发展成包场经营。
他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叫卖,将电影票销售到周边学校和单位,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商业能力,也让他体会到了经济独立的意义。
1998年,北大庆祝百年校庆时,魏延政作为学生代表,迎接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的访问。
他流利的英语和出色的沟通能力给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长当即表示愿意提供全额奖学金,邀请他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进修。
魏延政成功申请并拿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电子工程硕士文凭,时间是在一年之后。
硕士毕业后,魏延政又前往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师从一位在人工智能领域享有盛誉的教授。
读博期间,他遇到了不少学术难题。他做的数学模型被第二位导师批了,差点连学都读不下去了。
魏延政没有轻言放弃,他坚守己见,并通过一篇出色的论文成功证明了观点的正确。
这篇论文在全球学术盛会上一枝独秀,成功入选并发表,也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命运的馈赠与抗争2006年,魏延政博士毕业后,他并没有选择留在国外发展,而是接受了华为的邀请,回到祖国,加入了这家充满活力的科技公司。
在一次电信项目招标中,他结识了华为驻英国代表,这次相遇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魏延政在国外条件不错,但他心里还是想回来为国家出力。
华为也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博士抛出了橄榄枝,盛情邀请他回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魏延政在华为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超强的市场感觉,很快就成了耀眼的新星。
他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升任无线营销部总裁助理。
2009年,他转岗到了华为位于上海的无线产品管理部门,正式加入公司的重要部门,开始负责关键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这一时期,魏延政的事业可谓如日中天,他年轻有为,年薪百万,成为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也是在这一年,魏延政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孙艺玮。
两人都曾在新加坡留学,有着共同的海外经历和相似的文化背景,这让他们很快找到了共同语言。
孙艺玮也是个人才,俩人搭配挺般配的。
2010年,魏延政升职涨薪,妻子的肚子里也孕育了一个新生命。
此时的魏延政事业爱情两全,生活过得挺美满,充满了希望。
可就在他人生如日中天的时候,命运却给了他重重一击。
2011年2月,魏延政从巴塞罗那出差回来后,发现右脚无名指上长了一些小疙瘩,起初他并没有在意,但疼痛逐渐加剧,最终发展到寸步难行。
在妻子的陪同下,他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结果被确诊为透明细胞肉瘤,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将魏延政从幸福的云端打入深渊。
医生更是告知他,这种癌症的死亡率高达80%,很多患者都活不过四年。
这个冰冷的数字,让魏延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绝望。
魏延政的日子从此变得漫长且充满艰辛,他踏上了抗癌的艰难征程。
他经过多次化疗,右脚还动了手术,可病还是没好利索。癌细胞蔓延,最终使得他不得不接受截肢治疗。
高昂的治疗费用耗尽了他和妻子的积蓄,为了不给家庭增加负担,他甚至被公司解雇,并拿到了一笔20万的解聘费。
尽管压力山大,魏延政还是没丢掉希望。
他积极地寻找各种治疗方案,尝试了断食疗法、中医、艾灸等各种方法,希望能控制病情,延长生命。
即便在养病的时候,他也不闲着,开始做起了独立咨询和兼职教学,把他的所学所经历传授给更多的人。
他拼尽全力对抗病魔,只想多陪家人一天算一天。
2014年,魏延政的儿子出生了,他给儿子取名“未来”,希望儿子能像他一样,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这个家庭因为新生命的降临,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只是魏延政的病情却在不断恶化,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肺部,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2015年,魏延政的病情恶化,医生告知他肿瘤已无法通过手术去除。
面对死亡的威胁,魏延政开始思考,自己还能为孩子和妻子留下些什么。
他拉着4岁的儿子走到小黑板前,写下了“智力、毅力、朋友、助力、眼界、定力”这十二个字,并将这十二个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一字一句地教给儿子。
他知道自己无法陪伴儿子长大成人,只能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传递给儿子,希望儿子能够健康成长,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同一时间,魏延政的北大校友们得知了他的病情,纷纷伸出援手。短短30个小时内,90多万善款汇聚到他的账户,7451人参与了捐款。
这些来自朋友和校友的关爱,让魏延政备受感动。他知道,即使自己无法战胜病魔,也拥有了最宝贵的财富——友情和爱。
2016年8月8日,魏延政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他留给世界的最后礼物,是写给儿子的十二个字,以及写给妻子的诗歌。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爱和感激,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和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