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150万人的英雄,建国后含冤自尽,后人痛惜:他不该如此落幕

阳泽评历史啊 2024-10-12 18:15:10

卢作孚,1893 年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一个小商贩家庭。家境贫寒的他小学毕业后便辍学,但凭借顽强的自学能力,完成了中学课程,还展现出极高的数学天赋,编著的教科书被正式学校采用。

17 岁时,受孙中山先进思想影响,他加入同盟会,积极参与反清保路运动。清朝灭亡后,国家的发展未如他所愿,他陷入沉思,踏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这次旅程,让他看到江面上尽是外国邮轮,而下等舱挤满穷苦国人,心中种下了发展轮船事业的梦想。

1922 年,他婉拒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当中学老师,认为教育是国之根本。后又受杨森赏识任成都通俗馆馆长,积极开展教育工作。然而,军阀混战使他失去经济支撑,意识到实业救国的重要性。

于是,1926 年他回到合川,创办了民生实业公司,通过朋友募资 8000 元在上海订购了一艘小型轮船 “民生” 号,开启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尽管当时长江航运基本被外国人控制,但卢作孚凭借坚定的信念和独特的经营理念,使 “民生” 号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并在半年后开始盈利。

两年后,他又购入两艘轮船,逐渐扩大公司规模,决心将外国轮船赶出长江。最终,在 1931 年,他以产权联合的方式统一了川江上下游航运,让民生公司成为长江航运霸主。

神奇的 “三段航行法”

1938 年,武汉沦陷,当时的局势极其严峻,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陷。蒋介石虽将重庆作为抗战大后方,然而,大量的重要人员和物资还滞留在武汉,转移工作迫在眉睫。

宜昌作为长江上的咽喉要地,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十万吨重要物资堆积在江边,如同国家的命脉等待着被安全转移。但运力的严重不足,加上日军的步步紧逼,让这个任务变得无比艰巨。

而且,40 天后就是枯水期,大船根本过不了江面。这意味着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卢作孚凭借着坚定的爱国信念,毅然决定接受这个任务,成为这场大撤退的关键人物。但卢作孚此时也陷入困境,他在权衡利弊,思考着如何才能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卢作孚想出的 “三段航行法”,在当时的困境下犹如一道曙光。

大船凭借其庞大的载货量在宽阔水域中稳定航行,为整个运输链条提供坚实的基础。

小船则灵活地穿梭于险滩之间,将那些大船难以抵达的地方连接起来。

中型船如同纽带一般,负责衔接大小船只,确保货物能够顺利地从一段航线过渡到另一段。

这种创新的运输方式,就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接力赛。每一艘船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着最大的作用,共同为了国家的命运而奋力奔跑。卢作孚调集的 22 艘轮船,成为了这场生死大撤退中的主力军。

在传统的运输方式下,一艘船往返一趟至少需要 6 天时间。而采用 “三段航行法” 后,虽然需要进行货物的重复装卸,但第一段航线的船只当天就能返回接新的货物,这样运力能提高好几倍。

在卢作孚的精心指挥下,民生公司的全体员工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紧密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货物的装卸和运输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不出现任何差错。

无论是在宽阔的江面上,还是在狭窄的险滩处,都能看到民生公司的船只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国与担当,为了国家的存亡而拼搏奋斗。

轰炸下的生死营救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日本人很快发现了这支 “船队”,开始疯狂轰炸,每天都有船只被炸沉,有船员牺牲。

1938 年 11 月,装满伤员的 “民俗” 号在巫山遭遇空袭。7 架日机俯冲轰炸,炸弹如雨点般落下。船长大喊:

弃船!快弃船!

但船员们没有一个人离开岗位。大副李晖汉冲进驾驶室抢救文件,被弹片削去半边脸。报务员陈志昌死死抱住电报机,誓死也不肯离开。加油工邱宝定腹部中弹,仍坚持在岗位上。

整整一个小时,轰炸才结束,“民俗” 号沉没了,70 名船员、160 名伤兵和 20 名旅客永远留在了江底。这样的悲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上演。

卢作孚的儿子后来回忆说,从 1939 年到 1945 年,民生公司有 16 艘主力船被炸沉,69 艘船被炸伤,117 名船员牺牲,76 人伤残。但是,船队没有停下脚步,相反,他们越战越勇。卢作孚说:

我们不是在做生意,我们是在打仗,在前线冲锋,在跟敌人拼命!

这话一出,全体船员都热血沸腾,他们把自己当成了不拿枪的战士,用生命守护着祖国的希望。

更让人感动的是,卢作孚在这种危急关头,不但不涨价,反而只收了极低的运费。当时的资料显示,民生公司运送兵工器材每吨只收 30 到 37 元,其他公物 40 元,而外国轮船要收 300 到 400 元!

对于穷苦的难民和儿童,卢作孚干脆免费运送,还提供热腾腾的担担面。有人劝他:

都什么时候了,还做善事?

卢作孚笑着说:

越是危难时刻,越要有人性。我们不能让老百姓寒心啊!

就这样,在卢作孚和全体船员的努力下,这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奇迹般地完成了。40 天里,民生公司共运送了 150 万难民和 100 万吨物资,其中包括 2 万吨空军器材,11 间兵工厂,2 间钢厂,3 间机器制造厂。

这些工厂到了重庆后立即开工,为前线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弹药。据统计这些工厂每月可造手榴弹 30 万枚,迫击炮弹 7 万枚,飞机炸弹 6 千枚,十字镐 20 多万把。

这场大撤退,被后人称为中国版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它对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堪比欧洲战场的那次大撤退。

卢作孚告诉我们,在国家危难之际,一个企业家应该做些什么。他没有趁机发国难财,反而不惜亏本也要完成任务。他没有躲在安全的后方,而是带领员工冒着生命危险与日寇斗争。

建国后的贡献与悲剧

新中国成立后,卢作孚收到周总理的邀请回国,他毅然决定带着民生公司以及在海外保存的两千余万美元资产回到大陆,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0 年 8 月,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长章伯钧和卢作孚共同签署了《民生实业公司公私合营协议书》,标志着民生公司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卢作孚积极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他希望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为新中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添砖加瓦。

然而,在 “三反五反” 运动中,卢作孚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别有用心之人诬陷他为 “不法资本家”,他被错误地批评。

在 1952 年 2 月 8 日,重庆一间房子内,这位满怀对民族、对国家无限深情的老人不堪其辱,选择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他留下遗书一封写给自己的妻子,信中交代了自己的后事:

一、民生公司的公物要记得归还;

二、民生公司的股票上交国家;

三、以后要和儿女们好好生活。

卢作孚的自尽,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在错误的运动中含冤而死。

直到 1980 年,卢作孚才被平反,此时距他逝去已经过了二十八年。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充满了坎坷与无奈。他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最后,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你们对卢作孚的认识和感悟,一起探讨这位民族英雄的传奇人生和他所代表的精神价值。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 毛泽东不能忘记的实业家:“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 2011-10-18。

0 阅读: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