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德”并不是弘扬“光明的品德”,而是发挥个人特长

风在校文化 2024-10-08 16:32:42

儒学《大学》中强调“明明德”,很多译文几乎毫无特色的翻译成“弘扬正气和高尚品德”。

虽然有各种修正和修饰,但基本概念还是把“明德”理解成“好品德高尚品德,善良光明的品德”。如下图所示

这种认知注定对《大学》的解读走入歧途和垃圾解读。

因为,《大学》就是“大学问”。类似于现代学习体系的:大学生就读于的各种大学院校。特指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学习体系!

只要不是混日子,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该记得,在大学毕业前有“实习”。一些理科生更有各种实验科学研究课程,以至于延伸到研究生博士生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主流。

这才是真正的《大学》含义。

而很多人根本不懂儒学中《大学》概念,还以为《大学》仅仅只是一个称谓,与科学研究并无关联。这注定你读不懂《大学》。

由此可见,

1)《大学》中的“德”与“道德经”的“德”,一个概念,特指科学技术,也就是一个人获得的各种“技能”。

注:《道德经》中:道=科学原理;德=科学技术。

2)明德=明确的技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特有的技能。

用现代语言表达:明德=一个人的明显的技能、独特技能。或者说“特长”!

3)我们经常性“德不配位”,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技能”不适合这个工作岗位!

我们经常性说“品德”,特指一个人做事能力的品级。

品德高尚=一个人做事能力的品级很高!而不是我们经常性迷迷糊糊的说不清楚的“高尚品行”。或者理解成“人际关系很好”!

这种认知与我们经常性的习惯认知截然不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进入垃圾遍地的原因所在。也是儒学被人们经常性抨击的重要性问题所在!

让我们看看《大学》第一章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原文解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在于把一个人的特长发挥出来,在于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因人施教,在于把每个人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了每个人的特长所在就可以制定学习目标,目标确定就能安心学习,安心学习就是认真思考所学的问题,认真思考问题必然能获得分析研究成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各种各样的事物运动变化千奇百怪,但因果逻辑清晰可见,我们都可以分析研究)。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白了其中的因果关系的前后逻辑,则接近对道的分析研究)。

《大学》第一章【原文奥义译文】:

在大学中的学习方式,注重对个人特点的培养。把每个人的特长弄明白,并根据个人特长选择研究方向,最终获得科研成果。这才是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

注释:

①亲民,并不是亲近民众,而是指规划的学习方式适合每个学生。

这里几乎都是“统治阶级如何与民众亲近”的解读,简直风马牛不相及!

②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特指发挥一个人的特长达到极致。

但,几乎清一色解读成“最善良”。

③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事物运动变化的“由因而起由果而终”。

特指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因果逻辑关系!

④则近道矣=接近了大学学习的“道”。也就是:与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吻合。

⑤《大学》就是古文“高等教育,把自己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的含义。不要总是理解成: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或者说:“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本含义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而这种“有用人才”不能泛泛而谈,它在中国儒学传统文化中有特定指向:具有特殊色彩和特长的人才!

0 阅读:7